APP下载

论如何在文化纪录片中开辟出蓝海

2021-09-10孟祥意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选题

摘要: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质纪录片,成了广大年轻人的下饭神剧。纪录片已经走下神坛,撕下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固有标签,步入活色生香的烟火人间。本文结合个人从业经历,阐述如何在日常拍摄中,发现大热的文化纪录片的选题蓝海。

关键词:文化纪录片;微纪录片;选题;《我们的传承》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149-02

一、前言

纪录片的收视人群明显存在天花板,由于固有的收视习惯,这个片种在各个年龄段的播放量,与热门综艺、影视剧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开辟更新的选题,找寻更独特的视角,在维系固有收视人群的同时,加速纪录片的启蒙,培养年轻一代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审美情趣,是当今纪录片界的首要任务。

二、“85后”导演团队与千年古都的碰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8年,笔者所在的团队接到了一个特别的项目:拍摄北京市委宣传部2016年度文化精品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我们的传承》。这是一部30集的系列文化微纪录片,我们历时一年,深度挖掘30个北京文化传承的故事,用“平凡中传递文化的力量”的视角,寻访这座城市中的普通人,记录他们用平凡的力量,传承北京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匠心。

《我们的传承》采取“整体策划、分集实施”的制作模式,核心成员均来自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团队约20人,无论导演团队、摄像团队,还是后期团队,都是“85后”甚至“95后”的年轻人。因此,我们的拍摄手法、讲述风格更加年轻化、多样化。在30集的《我們的传承》里,有17集选择拍摄国家级和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选取新鲜的角度,从秘境、秘闻、秘技、秘宝等角度,讲述了北京城里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三、秘境:白云观里过大年

《我们的传承》于2018年初开始策划、拍摄。《白云迎春》作为本项目的样片,于2018年1月底开始拍摄。本片以北京白云观的道长们紧张筹备迎春会的故事为主线,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按照以往拍摄春节题材的思路,导演们大多会选择厂甸、龙潭湖,或者已经入选市级非遗的东岳庙庙会,作为拍摄首选。但是翻阅大量资料后,笔者了解到位于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迎春会,是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庙会,在崇祯八年出版的《帝京景物略》就有记载,白云迎春会至少延续了400余年。此外,清光绪年间的《燕京岁时记》、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等,都记录了老北京人参与白云观迎春会的热情。

经过两个月的沟通与采访,这座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千年古观,首次对媒体敞开大门。为了拍到独家画面,我们从丁酉大年二十,一直跟拍到戊戌年正月十五。本片拍摄时,北京地区气温骤降,全天最高温度仅-14℃,为了拍到道长们最真实的筹备情况,我们每天凌晨4时出发,6时开始拍摄,工作时长长达14个小时。在那个令人瑟瑟发抖的三九天里,我们拍到了很多绝美的镜头,也完整地记录了全道观60多位道长们紧张筹备的场景,以及大年初一全国游客汇聚观内迎福纳祥的盛况。

作为样片,5分钟的《白云迎春》文稿修改次数高达20次,影片颠覆性修改超过10次,是本系列里用时最久、影调最美、镜头最多、观众期待值最高的一期。

四、秘闻:这里有中国京剧的半壁江山

作为一部讲述北京城文化传承的系列微纪录片,国粹京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题。为了让观众耳目一新,我们没有选择如谭门七代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主人公,而是剑走偏锋地邀请了京剧科班富连成第四代传人,叶派小生叶盛兰的孙女,中国戏曲学院的教师叶芳。

富连成是京剧教育史上公认的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深远的科班。在创立的44年间,它共培养了八科近800多名京剧学生,我们熟悉的许多京剧名家,如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叶盛兰、袁世海、谭元寿等,都是富连成的学生,就连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曾在这里入科学艺。然而这样一个为京剧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科班,却很少被人关注,因此我们选择跟拍富连成第四代传人叶芳。

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开拍当日,我们赶上了北京盛夏40℃的高温,从早上6时到晚上6时,镜头记录了叶老师在没有空调,朝西的排练厅里,为四个班的学生上八节专业课的情景。那一天的剧目指导课,恰巧是下午3时,在西晒的屋子里,每一次呼吸都能感觉到鼻腔里的灼热,即使躲在窗帘的阴影里,依然头晕目眩。再看叶芳老师,依然步履轻盈、闪转腾挪地为学生们示范每一个动作。

《四代梨园情》成为《白云迎春》之外,拍摄条件最艰苦的一集,我们只是记录了叶老师一天的日常工作,但是她和全国那些数以万计的京剧老师却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国粹的传承和发展挥洒青春与汗水。

五、秘技:竹签+宣纸=国家级“非遗”

扎燕风筝是很多北京人童年里不可或缺的玩具,而那些形态各异的“小燕子”,其实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扎燕。目前传承这门手艺的,是一位名叫费保龄的92岁老人,他是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3年,费保龄与孔祥泽相识并开始合作,两位大师根据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的残卷,复原了6大类、73幅符合人物个性、季节时令、吉祥助词的扎燕风筝。

然而选择费老这样年岁已高的拍摄对象有很大的风险,老人家的身体如何?年轻时的故事是否还记得?但在费老家见到他后,这些顾虑都烟消云散了。尽管已是92岁的高龄,可费老依旧神思敏捷、逻辑清晰、风趣幽默,聊起红楼歌诀更是如数家珍。谈起扎燕风筝时,费老眼睛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恍惚间,他仿佛就是四月天里放飞纸鸢的风雅少年。

众所周知,拍摄扎燕风筝这类纯手工艺非遗项目,展现制作过程无疑是全篇最大的亮点,但是费老年事已高,而且已退隐江湖多年,于是我们联系了老人家钟爱的大徒弟杨利平。原以为一个风筝的制作流程非常简单,谁知一个中号纯手工扎燕风筝,需要经过绘制底稿、制作骨架、糊制风筝、上色、试飞等数十道工序,仔细算来工期至少需要半个月。然而让我们非常感动的是,为了配合拍摄,杨老师废寝忘食、衣不解带,在短短5天之内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扎燕风筝诞生的全过程。

本片虽然拍摄时有许多惊喜和意外,但却成为广大观众最喜爱的一集。曾有网友评价,费老开篇那句“我叫费保龄,今年92了……”让他瞬间想起了儿时四合院里,那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而那些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亦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六、秘宝:一份价值连城的乡愁

作为一部讲述北京地区文化传承的微纪录片,片中的主人公90%都是北京土著,而里面最有名、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紫檀女王”“中国女首富”“‘唐僧’老婆”,这些都是大家给她贴的标签,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年逾七旬的陈丽华,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檀雕刻技艺的传承人。

有人说,爱一个人,倾一座城。陈丽华十几年前就凭借一己之力斥巨资,根据图纸、珍贵资料、照片,以榫卯结构,按照1∶10的比例,精准再现老北京城现存和消失的内“九外七”16座城楼及角楼。她计划未来在北京通州,建造一座关于北京城的主题公园,在公园落成之际,将16座城全部连在一起,让世人看到老北京城曾经的雄伟格局。

我们第一次见到陈丽华老师时很意外,谁也没想到会在早上8时的台湖紫檀工厂,看见陈老师和她的爱人迟重瑞。尽管是第一次见面,但腿脚已不太方便的陈老师,还是非常热情地带着我们走遍了每一间存放城楼的房间,为我们详细地讲述紫檀城楼上的每个细节是如何雕琢的,这些成千上万的小零件,又是如何拼接出一座座重达一吨、价值上亿的大城楼的。

由于紫檀城楼的特殊性,《十载城门梦》这一集我们整整拍摄了10天。在这10天里,最让笔者难忘的一个镜头,莫过于陈丽华老师轻抚着这些国宝级的作品,回想起这几年的披星戴月、殚精竭虑,一度哽咽,潸然泪下的情景。《我们的传承》整个系列播出结束之后,有网友戏称,《十载城门梦》是本系列最“贵重”的一集。在笔者看来,这种贵重,不仅仅是无可估价的“内九外七”十六座紫檀城楼,更是一个老北京人,对北京城的无限眷恋与深情。

七、我们的收获

经过一年的拍摄、制作,《我们的传承》于2018年12月24日在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首播,在新闻频道、科教频道、财经频道重播,并在优酷、爱奇艺、哔哩哔哩(B站)[1]、咪咕、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4月,网络总播放量已超过7500万。此外,2019年12月,《我们的传承》作为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文化交流精品,在匈牙利、波黑等国家电视台播出,并荣膺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优秀作品,以及第25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微纪录作品一等奖第一名,入选《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2018年中国纪录片大事记[2]。

八、结语

目前,各大媒体平台都给予纪录片许多支持,但是纪录片的收视人群,明显存在天花板,所以在维系固有收视人群的同时,加速纪录片的启蒙,培养年轻一代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审美情趣,是当今纪录片界的首要任务。因此,挖掘顺应当下发展,满足年轻人情感需求,内含商业变现潜质的题材,是未来纪录片选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我们的传承》视频专区[DB/OL].哔哩哔哩(B站),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4974 601/?from=search&seid=3732545438031642373,2020-04-25.

[2] 张同道,胡智锋,樊启鹏,等.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9:320-336.

作者简介:孟祥意(1985—),女,北京人,本科,三级导演,研究方向:纪录片拍摄与制作。

猜你喜欢

选题
生物学情境化新高考复习选题例析
出版社如何科学地落实好选题论证制度
《二次函数》专题训练
新年刊
第三批重点电视剧选题开始报送
选题有误
浅谈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
选题——让我们站在正确的起点上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