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六要”策略

2021-09-10于勇张黎袁秀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笔算口算小数

于勇 张黎 袁秀英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应从口算着手。培养小学生快速、正确的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有效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优秀数学思维品质的基本需求,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必要的口算技巧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要前提。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口算教学实践及反思,从基本口算、简便口算、常用口算数据、口算练习形式、口算习惯培养等六个方面,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基本口算要熟练

每一个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大都包含了若干个基本口算式题,口算式题是混合运算式题的基本构成部件。如,20÷[7×(62-58)]就是由62-58(差是4)、7×4(积是28)、20÷28三个基本的口算式题组成的。小学生对这些基本口算式题的准确与熟练程度直接制约着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3年级)“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第二学段(4—6年级)“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出发点,强化口算训练,逐步使小学生对基本口算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二、简便口算要自觉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一些简便计算不很明显,常常需要利用数目特征、运算关系,应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经过添、转、分、移等手段,巧妙调适,然后才能进行简便口算。由此可见,在进行四则式题计算时,应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找准特征,自觉进行简便口算,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如,计算125×32×25一题,可通过“分”的方法,把32分成8×4;然后再根据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口算。再如,计算29÷7+20×,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计算较为复杂,计算时若把“29÷7”转化为29×,然后根据乘法分配率进行口算即可。

三、常用数据要熟记

在计算四则式题时,往往需要利用笔算竖式,有时还需要进行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这样计算速度较慢且容易出现错误。但在计算过程中,某些数据或算式出现频率较高,若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这些数据或算式的结果,则可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如,常用的分数、小数互化:=0.5、=0.25、=0.75、=0.125、=0.375、=0.625、=0.875等。再如,圆周率近似值与一位数各自的乘积,2×3.14=6.28、3×3.14=9.42、4×3.14=12.56等。另外,还有一些数据的平方数或立方数等也应熟记。

四、口算练习要经常

口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一项基本功,真正使小学生成为口算的“脱口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常、反复的过程。口算练习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进行有针对性且时间长短适宜的口算练习,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新课前进行口算练习,可温故知新、促进迁移。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先口算0.24÷6、2.4÷60、24÷600、240÷6000等式题,然后让学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填写7.84÷0.7=( )÷7、7.84÷0.007=( )÷7等式题中的被除数,进而让学生明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新授课中练习口算,有利于新知识的巩固。如,学习小数乘法后,可让学生根据45×18=810说出下列各式的积。4.5×1.8=4.5×18=4.5×18=0.45×18=0.45×0.18=45×0.018=通过这种口算,让学生明确计算小数乘法与计算整乘法的区别与联系。新授课后练习口算,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如,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可口算下列各题:①18÷6×318÷(6×3)②72-56÷8(72-56)÷8③8+32-8+32(8+32)-(8+32)。

五、口算形式要多样

口算式题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相对抽象、枯燥,对此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口算练习时,只有抓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采取灵活多样的口算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耳等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才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口算技能。在练习形式上,可采取听算、视算、互算(同学之间相互出题,互相测评,对比提高口算能力)等;在组织形式上,可采取接力赛、抢答赛、夺红旗等;在式题呈现形式上,可采用口算卡片、小黑板、扑克牌、闯关口算等;在口算评价形式上,可采用评“口算小能手”、争夺“智慧星”等。这种采取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算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口算习惯的养成。

六、口算习惯要培养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確率的保证,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也是口算教学的重点之一。口算时,一定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审、三算、四检。一看:进行口算时,学生首先感知到的是由数字和数学符号组成的算式,可由于口算速度的要求,学生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口算45+5,却偏偏算成54+5。因此,要求学生口算之前,一定要完整地看清每个式题的数字和符号,知道一个算式是由哪些数字和符号组成的。二审:认真审题是口算正确、方法合理的前提与保证。审题时,首先审顺序,看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如:口算7×÷7×=1,就是顺序不清造成的,其次审数据特点,看式题能否简算,思考如何简算,如:口算73×64+27×65,若不通过审题,把27×65转化成27×64+27,是很难口算的。三算: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与选择的算法合理口答。四检:口算式题,虽不像笔算那样要求严格检验,可也不能急于求成,每答一题(特别是纸笔口算)都要及时检验,及时纠错,保证口算的正确。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200)

猜你喜欢

笔算口算小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口算,我在行
怎样做将格子乘法与三位数乘法笔算相结合
失踪的小数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怎样笔算加、减法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