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中教师的支持与指导

2021-09-10李春园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探究

李春园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儿童不仅在探究过程中习得一定的科学经验,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看待世界的态度和方法。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者,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引路人,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要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指导。

一、保护好奇心,在大自然中开展探究活动

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得以维持。幼儿没有兴趣,就缺乏真正的动机,而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求知欲望的生长点。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孩子们通过学习科学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获得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在提高幼儿兴趣的同时,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大自然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事物,是进行探究活动的乐园。例如:秋天里不止有水果还有多彩的颜色。让幼儿到大自然寻找并观察各种东西的特点,并分辨出颜色、特征等。又如:沙子和水是来自于大自然最天然的玩具,是幼儿最喜欢玩的,用手抓起一把沙,拍打着水的时候,是对他们感官最直接的刺激,当幼儿把沙子堆积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时,无疑是对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发挥。幼儿的探索活动就是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开始的。当幼儿拥有了可以触摸、玩耍的物件,他的探究之旅就开始了。探究的内容越贴近生活,越能使幼儿体验和感受世界的神奇。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幼儿问题,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开展探究活动,不是随随便便玩耍一下,之后的回顾非常重要,因为教育是与幼儿的交流。而师幼间的交流,除了练习幼儿的口头表达之外,也会引导幼儿多多观察、思考。让他们今后越来越注意自己的目标。与成年人先有目标再行动完全不同。幼儿是在做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逐渐清楚自己的目标的。是先有了行动,再有目标的。通过和幼儿交流讨论,玩了什么,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等,能够让幼儿的思维更有逻辑性,探究能力也会不断发展。

二、捕捉兴趣点,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都是他们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等等都蕴含教育的契机,幼儿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和愿望。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稍纵即逝的兴趣点,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要接纳、重视和鼓励幼儿,要看到幼儿乐于探究的良好动机和通过探究所获得的有益经验,教师不要急于批评或制止幼儿,而要真诚地询问、耐心地倾听和观察,要寻求幼儿真实的动机,教师也要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操作物体,才能真正了解真实意图。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

三、丰富材料,在操作中观察建构科学经验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学习与发展的,他们天生喜欢观察,尤其对于他们感兴趣且不知道的事物,所以丰富的材料能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能持续幼儿探究的深度,教师需要在多种层面上支持儿童的观察,这个支持体现在对材料的丰富上。首先是创设美丽的育人环境,做到环境美化、育人化;其次是让幼儿参与环境的丰富,如让幼儿观察、记录天气预报,种植的观察与记录,在游戏故事墙上展示幼儿用图画或简单文字进行记录的活动中的发现;第三是创设科学探索区、科学发现室,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提供支持;最后是不断投入适宜幼儿发展、感兴趣、能增进他们探究的材料,如,在让幼儿探究神奇的光时,可以在科学区提供手电筒、不同颜色的塑料片、不同形状的镂空模具、镜子、直的弯的管子等,引导幼儿去探究,发现更多光的秘密。

四、最适宜的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

相比较幼儿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碎片化,且个体间发展不均衡,集中教学活动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最多的小朋友获得最多的知识,且习得一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必要的觀察、比较、发现的方法,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作为老师要做的是选择最适宜的内容,以最适宜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首先要关注它的价值取向,明确这节课到底“要什么”“想让幼儿获得什么”。如活动“神奇的静电”,在短短30分钟内想让大班幼儿获得什么?能否体现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育?可以制定两条目标:一是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摩擦产生的静电的力量和有趣;二是能大胆提问、猜测、推理、动手实验,并尝试反思。教师聚焦的是幼儿的求知欲和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到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各种关于“静电”的问题,幼儿觉得很好玩、很有趣,就会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一系列有意义的思维过程。其次是活动设计游戏化、情境化。科学是严谨的、严肃的,科学活动往往也是相对枯燥的。游戏化、情境化的设计,可以让科学活动“静电的力量”充满趣味,教师可以设计“会跳舞的回形针”“小鸡啄米”两个游戏,使幼儿产生了进一步探究静电现象的兴趣。第三是思维过程结构化、可视化。可以通过“思维五步骤”提问、讨论、计划、实施、反思让幼儿的思维过程看得见。

五、学会记录,体验发现的快乐

科学要有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对于观察结果,要随时记载下来。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实验结果,这就是让幼儿体验创新的过程。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把实验的现象,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发现,并就某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这对于幼儿与他人的交流十分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加深理解和认识,学会合作学习。教师要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设计记录表,教会幼儿看懂简单的符号、在实验中如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让幼儿能看得懂、会操作、会记录,记录的形式可以是小组记录、个人记录。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巧取水中物(乒乓球)》的实验活动中,教师首先出示各种操作材料(乒乓球、水、吸管、勺子、贴纸、铁丝等),把乒乓球放入水中,让幼儿大胆地猜一猜、想一想,巧取水中这些物品所需用的工具,接着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调查表上。然后让小朋友动手进行实验,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最好的取物方法记录在记录表上。最后,让幼儿把自己的调查表和记录表相比较,并向同伴说说自己的新发现,从而促进幼儿相互学习,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幼儿记录下每一次实验结果的过程,也是其思维创新的过程,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肯定,又使幼儿体验了创新的快乐。在操作与记录中,幼儿充分体验探究的快乐,也培养幼儿的坚持、合作、分享等品质,让探究得到深入,探究能力进一步发展。

(临沧市云县县城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科学拔牙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