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塑“内容+” 发力融合3.0

2021-09-10石大东

新闻潮 2021年3期
关键词:报业郑州融合

继1月刊推出新华社社长、总编辑何平的《从“融”起来到“强”起来》、2月刊推出《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的《打破路径依赖 重塑融合“基因”》后,3月刊的“社長总编谈媒体融合”栏目,刊发的是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石大东的《重塑“内容+” 发力融合3.0》。这三篇论文体现了中央级媒体、省级都市报及省会城市党报三个层次的媒体及其当家人对促进媒体融合的代表性观点和创新性做法。

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郑州报业集团旗下“正观新闻”秉承“扎根郑州、立足中原、影响全国”理念,设立“两会黄河说”“总书记,郑州向您汇报”等专题策划,站在全国视角传播两会声音,面向全网用户讲述中原文化,并以郑州歌舞剧院“唐宫小姐姐”出圈的影响力,讲述郑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故事、新成就。《重朔“内容+” 发力融合3.0》具体阐述了郑州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上的实践案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媒体融合的客观规律和方法论。

敬请关注。

2020年是媒体深融的机会点和窗口期,主流媒体纷纷从“融媒体”向“智媒体”、全媒体转变。如何抓住这个机会窗口,郑州报业集团进一步强化一体化发展方向,聚焦内容这个媒体融合的核心要素,坚持移动优先、技术驱动、网上网下一体推进策略,坚定走好“内容+”媒体融合路子,推动不断向前奔跑、向下扎根。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加快从相加迈向相融,内容始终是新闻呈现的基底、媒体深融的底色。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正在进入3.0时代,作为用户的人成为融合的主体,每一个个体都有发起、参与、认同、拒绝任何一次传播和互动的自由选择。必须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媒体生态圈,推动用户、终端、内容、服务的智能化深度融合。

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向更加优质、更加本土化转变。老用户的需求不断升级,对低质、低智内容越来越排斥,而对高质量、新知识的内容需求持续增长。有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新网民,特别是下沉市场中的新增网民,对本地化资讯服务表现出了明显的需求和兴趣。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省会党报集团,近年来,郑州报业集团一方面以“内容+议题”“内容+技术”“内容+文化品牌”等一系列“内容+”深耕本土市场,紧跟时代节拍和用户需求做强做优移动端,引领集团向前奔跑;另一方面紧跟县市及乡村一线变化,依托技术输出加速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动媒体影响力向下扎根,努力打造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党报都市报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

(一)内容+议题,策划引领新闻主业

2019年7月1日,《郑州日报》推出创刊70周年百版纪念特刊《精忠报国》,梳理了郑报人的辉煌历史,展示了郑州70年的巨变历程。此后,《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又先后推出《丝路花雨》《石榴红了》等一系列有影响、有分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特刊,持续出新、不断出彩,擦亮了党报都市报“特刊品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集团旗下媒体先后推出“@千万郑州人”系列新媒体产品、《郑州晚报》疫情防控系列新媒体作品、“郑州发布”为疫情防控推出的三封信、《郑州晚报》迎接援汉医疗队凯旋的报道、《郑州晚报》116版《战疫郑能量》大型特刊、郑州报业集团对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的专题报道,都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由郑州报业集团负责运营的“郑州发布”官微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每天15万只口罩网上预约,40多天预约出700余万只口罩,为郑州18900位空巢老人申请免费发放口罩,有效缓解了市民购买口罩难的问题。“郑州发布”第一时间发布郑州23个抗疫通告、传递防护知识,撰写“四封抗疫家书”,通过郑州移动、郑州联通、郑州电信向总计超1700万手机用户、400多万郑州“物业家庭群”、近200万“学生家长教师群”以及“郑州发布”300余万粉丝定向推送,阅读量超1亿人次。

2020年3月26日,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新郑黄帝故里举行。郑州报业集团积极参与、主动设置议题,实现大屏小屏互动、线上线下协同、全媒集中融合发力、境内境外媒体联动。通过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同频共振、各大传播平台广泛推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多个栏目播出大典盛况,海内外知名华语广播报道,人民网、新华社等客户端首页推荐,通过知乎(APUS)和海外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等平台加大海内外华人朋友圈传播。

郑州报业集团旗下中原网“心通桥”四级网格办事服务平台深耕“移动问政”,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近年来,“心通桥”坚持结果导向,强化督办,在《郑州日报》和《郑州晚报》开辟固定栏目——“心通桥民意排行榜”。截至目前,已经累积了近百万实名注册的市民用户,累计处理问题16万余件。2020年上半年,“心通桥”共受理网民诉求及建议3697件,回复3327件,综合回复、办结率90%。同时,结合“郑好办”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功能,打造郑州市民了解权威声音、掌上办事、处理问题的重要通道,作为智慧城市的标配,建立城市级平台。

(二)内容+技术,积极连接省县级融媒体平台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郑州报业集团积极参与郑州市所辖的6个县(市)、6个区、4个开发区的平台建设,按照国内一流的水平规划,更好地连天线、接地气,全力打通省、县级融媒体平台的技术壁垒,努力探索省、市、县三级媒体融合的路径模式,竭力做好省、县级融媒体平台的连接者和助推者。

(三)内容+文化品牌,多元助推城市发展

由郑州报业集团主办和参与承办的多项大型国际文化体育活动,有力传播了城市精神,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

2019郑州(伯牙BOYA)国际钢琴艺术节覆盖了全国200多个城市的15万人次。郑州国际马拉松赛举办首届即荣获中国田径协会颁发的“铜牌赛事”称号,并摘得“最美赛道”称号,第二届赛事举办后,又获得2019年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排行榜第15名。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彰显出更多河南、郑州特色,全网发稿量超73万篇(幅),各媒体平台合计阅读量突破10亿人次,有力提升了郑州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

媒体组织、承办大型国际文化体育赛事,并逐步打造成为城市文化品牌,不仅是对外展示城市发展成果的载体,更是撬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为今后做好文化交流合作、人才储备、挖掘赛事衍生价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建设大平台, 打造“正观”新架构

“推出‘正观’, 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集‘新闻+政务+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主流媒体”,已被列为2020年郑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十大工程”内容之一。7月1日,与共和国同龄的郑州报业集团再出发,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出崭新的新闻平台——“正观”,意为“居中、守正、观天下”,旨在扎根郑州、立足中原、影响全国。当日,已经面向全国正式发出“求贤令”,“正观”百万元年薪招聘执行总编、执行总经理以及各岗位人才,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8月26日,在“正观”即将全面上线之际,郑州报业集团战略合作伙伴澎湃新闻派出的指导团队全面入驻“正观”,全方位支持“正观”上线。

为全面落实6月30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精神,郑州报业集团将以“正观”为中心进一步优化集团内容运营的顶层架构,负责统筹指挥管理整体采编和新闻安全生产,聚焦聚集优势资源。将“郑州发布”矩阵体系和中原网“心通桥”粉丝和流量与“正观”衔接和互相导流,与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水电气暖、智慧城市和网上信访结合起来,打通数据,将其作为前置平台,群众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网上办理,最大化实现“新闻+政务+服务”的功能。

(二)推进大融合,成立郑州全媒体新闻中心

用内容先融带动机构后融的新思路,既保证宣传不受老体制、老机制、老人员、老思路的干扰,又保证新的全媒体中心的重要时政报道、深度报道和特别报道有亮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

郑州全媒体新闻中心统筹实施大策划、大线索、大沟通、大协调机制。人员组成主要从《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郑州电台、郑州电视台、中原网等市属五大媒体中抽调优秀编辑、记者、主持人、新媒体和短视频人员,同时引进一批优秀人才,集成郑州全媒体精锐力量,着力培养一批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网络大V。

下一步,將稳步推进郑州全市媒体的机构融合,初步计划用5年时间,循序渐进地完成市属媒体频道、频率、专刊、栏目的融合,力争通过“郑州实践”,走出“郑州模式”。

(三)做好大培训,升级因才制宜的人才培养、薪酬体系

为适应新的媒体融合需求,郑州报业集团将实施全媒体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已经成立的“全媒体学院”,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以岗前培训、记者交流、骨干开讲、专家授课、专题调研等形式,在内部建立讲师库,以老带新;二是邀请传媒界大咖授课,以新促老;三是外派交流培训,学习新理念,以优促新。同时,升级与新媒体发展相适应的薪酬体系,用灵活的制度保障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专业人才。

“正观”将对所有人员统一指挥、统一绩效、统一考核,体制机制和薪资标准参照国内先进的新媒体互联网平台考核,薪酬考核与发放区别于原有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新闻激励力度,加重对视频和策划创意的奖励,考核将视频素材、议题设置作为加权项予以量化,提高全员策划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内容+”的价值。

与共和国同龄,与大郑州同行。面向未来,始创于1949年的郑州报业集团将紧跟新时代节拍,抢抓技术迭代和媒体深融风口,努力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继续锐意改革、务实进取,继续扎根生长、领风前行!

(转自中国记协网)

猜你喜欢

报业郑州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增强资本运作促进报业经济发展
融椅
《关于郑州的记忆》(部分)
郑州擂台赛纪实
数字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