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三年级朗读能力教学

2021-09-10卢小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竞赛感情课文

卢小玲

我们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朗读拖泥带水无感情,停顿错乱无规律,高低快慢无节凑,读不出其意的现状,而进行了“如何提高三年级朗读能力教学”的专题教研。使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朗读,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课文中比较优美的句子·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或者是平常的语言中,在无形中提高生的整体素养。朗读训练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朗读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这“四读”。

一、预习——读到位

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自主”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需要反复阅读思考以初步形成对文本的“沿波讨源”——体会感悟,而行之有效的督查则可较成功地避免无效预习的出现。技巧指导:如给课文或语段加上许多标记,如重读、停顿等。这对于三年级的朗读水平还比较差的学生而言,也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这样做与新课标要求还不够,往往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情感,不利于语文能力的生成。因此,朗读训练应让学生多些自读、自悟、自赏,读中领悟文意,读中体验文情。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例如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第二小节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读,找出风的声音怎样变化的?接着,让学生说说这里为什么读较慢,并且稍停了一下,让学生各抒己见:“因为当微风来临是轻轻柔柔的!”这样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这到底怎么读,也是无法定论的,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到的远比老师要告诉他们的,甚至比作者在此处想像得多、美得多。

二、课堂——读出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道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音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把文章读得入境、入情。所以,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的任务首先是营造一种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去读的氛围,并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起学生乐于朗读的欲望,使其达到自读自悟,提高水平所谓的朗读灵活多变形式,一是在初读时让学生用较宽松的形式自由读,可以自由选择读的内容、速度、方法,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发现问题可以提问;二是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最好是分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流利的要求,讨论解决一般性的问题;三是精读时,实施师生活动交流,进步读懂课文,实现丰富语言、内化语言文字、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读,但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优化组合,自读、指读、仿读、小组读、引读、问读、疑读、表演读齐读等都要以求得最佳的效果为目标。品读是品赏优美词句、领悟文章和作者的情感,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空间。如果运用竞争、评价等机制引进学习中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欲望更加强,学习成功率更大。四是在现固朗读时,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读文入境,入情记忆,美读成通,积票丰富语言。五加强范读,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倾听高水平的朗诵,是理解作品的一种途径,再对照朗诵,则可提高自身朗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有感情范读,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力图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通过教师搭起的桥梁去参悟文本,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在引领下“入情”。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学生先模仿,其后才有实践,才有感悟,才有个性化的解读。

三、早读——读出趣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读书的黄金时段。

早读是进入一天紧张学习的开始,学生的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让学生“放任自流”固然不好,但一味让学生去读去背,学生也极易产生厌倦,甚至逆反心理。

我们可以组织竞赛读。同桌对读(互评等第),男女竞赛,小组竞赛,大组竞赛,南北竞赛,代表竞赛,赛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而,举办“课文诵读比赛”,“诗歌吟诵大赛”……同学们在竞争激烈的朗读水平对抗中,不知不觉地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朗读能力。

还可通过音乐、挂图渲染出符合文章意境的朗读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跟读、自读、轻声读……读得有味道了,能够体味文本了,有感情朗读自也不在话下了!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早读,有了情趣,也就乐在其中!

四、课外——读到根

课外是课堂朗读指导的有效补充,更是朗读指导的最终目标所在。课外活动给予我们丰富的生活阅历,课外阅读给予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终身学习的“地基”正是从这课外阅读上筑起。让他们读出声吧!让他们摇头晃脑地读,让他们乐呵呵地“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就在这书声琅琅中,终身阅读的“根”悄然生成!

本次朗读教学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点滴的成绩,学生朗读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喜怒哀乐,抑扬顿挫,但是要想彻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不断地创新实践,不断地努力工作,才能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朗读能力。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中心小学 526451)

猜你喜欢

竞赛感情课文
最好的感情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感情工作
创新思维竞赛(3)
端午节的来历
不分对错
背课文
感情强烈的叹号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