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入初中生物课堂
2021-09-10陈祎平
摘要:新课改对生物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须致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全面的发展,而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应以初中阶段培养的为重点。本文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为例,简述如何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渗入到初中课堂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课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1]。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内容。本节主要是通过模拟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进而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潜移默化的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旨在培养一个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有责任有担当并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
1以核心概念为载体,树立学生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2]。
通过自学教材并结合实际,学生掌握了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控等核心概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时也认识到每个生命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这个能力,任何一个生命系统的稳态都会遭到破坏,认同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稳定的重要性,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
2运用合理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理性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2]。
本节重难点是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学生须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通过演绎、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构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师可以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设计问题,提问并追问,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如何为具体的探究实验环节做铺垫。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基础。教师要立足科学探究素养培养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立足教学所需为其提出一些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借此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巧妙设计实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2]。
为了更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以“技能训练”和“探究”栏目为载体,逐步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思维。在本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合理的探究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還要让学生通过此次探究性实验的实施,要对常规的探究性实验的操作模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讨论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可以按照老师所介绍的配制比例,用食醋和清水配制实验用的模拟酸雨。为了实验方便起见,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状况,作为判断酸雨是否对生物有影响的指标。确定探究主题后,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有效地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有用的学习经验,并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不同想法和意见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可以汲取更多高效的学习方式,这对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物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与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2]。
除酸雨外,教材上还列举了其他一些对生物造成危害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列举污染事例。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典型图片,学生思考问题“回想你和你周围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能够、打算为环保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述,学生初步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简单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2]。
生物是一门生命科学,学科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在新课改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初中生物地位尴尬,培养生物学科培养核心素养的重任应从小开始重视,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1-09]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
作者简介:陈祎平(1989.01-),女,籍贯:甘肃通渭,学历:研究生,职称: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育。
(广元市八二一中学 四川广元 6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