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阶段美术基础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1-09-10田慕青
田慕青

摘 要:美术基础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美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使得基础教学存在方法单一、效率不足的问题,无法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基础绘画能力。本文试从中职阶段美术基础教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新课改要求及具体的教学实际和生活经验,对学生如何更好地掌握美术基础技巧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中职阶段美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助力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基础教学;双向式教育
一、美术基础教学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素描与色彩教学是一切中职美术教学的基础,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现实生活中,素描与色彩教学所涵盖的知识体系较为广泛,对美术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但素描与色彩的掌握与研究是学习绘画艺术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基于此种难以掌握与必须掌握的教育矛盾,运用适当的、创新性的、易于被学生广泛接受的教学方法自然而然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唯一途径。
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素描与色彩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推动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使其区别于传统的单向式教育(只注重理论及技法的被动灌输,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隔阂甚至敌视,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足),逐步建立起新课改要求的新型双向式教育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与老师和谐沟通的桥梁,建立互相理解、互助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让知识的传递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如此,美术的基础教学才能成功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绘画功底,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人才。
二、中职阶段美术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缺乏形式创新
当前绘画艺术的教育模式虽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但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式教育,注重教而不注重学、注重传而不注重育,只是单向的输出美术理论知识灌输和绘画技法的传授,而非与学生们互动共通,寓教于乐,在彼此的和谐相处中达成美术教学的目的。这种缺乏创新、不与时俱进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降低美术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更会影响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如今的各种绘画补习班便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因此,加强教学模式的形式创新,是当今美术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注重技术指导,缺乏思维培养
素描与色彩的基础教学是学生绘画入门的基础,也是今后绘画艺术发展的基石。素描与色彩教学作为涵盖众多知识体系的学科,技巧和整体思维意识的培养缺一不可。但在长期的绘画“基础”训练中,往往偏向于写实能力的培养,缺少甚至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得学生拥有艺术的水准,却无法体悟艺术的高度。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作品的功利化和单一化,无法调动和运用艺术的创造力来进一步提升绘画水平,感悟艺术的精神魅力和艺术内涵。
(三)学生兴趣缺失,主动意识不足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的关系,在学习的自制力和忍耐力上还存在各种不足,有时无法意识到学习对于今后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容易被各种诱惑吸引而耽误学业,如早恋、泡吧、睡懒觉等,特别容易使学生失去對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误入歧途。久而久之,学生由于不用功而跟不上学业,有时甚至产生厌学、弃学的想法。因此,学生的主动学习问题对于现今的美术教育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美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开发新型双向式教学法,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新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明显不同,不再局限于纸板和教室,而是将日常生活和时事热点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找寻蕴藏在其中的绘画基础知识,如《疯狂动物城》的观影、国家领导人的漫画形象创作等,都是双向式教学法可以运用的形式。同时,通过寓教于乐、言传身教的新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树立教师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的质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艺术人才。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将艺术的理论知识进行扩展,同时介绍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例如,在上色彩课时,我通常不会给学生特定的题目,而是给学生一个概念,允许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在每次讲评作业时,我不再扮演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裁判者,而是和学生共同探讨一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对一些大家都认为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和借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2015届学生通过采用新型的双向式教学法教学并建立朋友似的师生关系后,这一届毕业生成绩优异,本科率高达77%,其中一半的学生都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可以说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
(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对学生进行造型训练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其对于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以及整体的思维分析能力。欣赏优秀绘画作品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蕴含在其中的技巧魅力和艺术内蕴,从而激发其主动掌握该艺术技巧的积极性。在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观看各类画展、设计展,从各类大师的作品中得到灵感,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成为自己的创新。在欣赏大师作品的同时,让学生大胆想象,自主分析,并有意识地赞同学生的观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理性分析,深入物体及作品的结构内部去认识其本质,提高对于形态、空间、明暗的理解并进行延伸;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

(三)学生为评价主体,激发学生潜在能力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可以说是影响美术教育活动和知识传授效率的关键。在辅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不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而是以鼓励为主,使他们对学习美术充满了兴趣。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候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了老师的—顿毒打。作为从事艺术教学的教师,我始终秉持“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这一观念。我从不吝啬我的鼓励,如“你画得真棒!”“你色彩搭配得真漂亮!”“你比老师画得好!”……学生们会因此得到鼓励,把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愿意和你接近,愿意和你交流,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欢乐……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孩子们的—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此外,虽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诱惑,但学生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应对学生的错误盲目打压,而应抓住侧重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成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如引导早恋的同学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树立共同的理想目标,让早恋不再是一种阻碍,而是前进发展的动力。
四、结 语
美术基础教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绘画艺术的发展以及学生绘画水平的高低,必须让传统的单向式教育向新型的双向式教育转变,否则美术教育事业的创新便无从谈起,美术教育之于社会教育事业的意义也无法得到体现。新课改为普通中职美术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普通中职必须要重视学生的美术教育,让学生从学习中掌握美术的技能与知识,掌握美术学习过程与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将新课改下普通中职美术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改进美术基础教学方法,从而提升美术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绘画艺术的发展。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参考文献
[1] 张会元:《素描教学》[M].江西美术出版社,1990年。
[2] 马新宇:《色彩基础教学》[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