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亮

2021-09-10神青赶

特区文学·诗 2021年3期
关键词:咏物诗月牙形状

有时是月牙

有时不是月牙

在黑夜里

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

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

它光亮的那部分

越锋利

诗人简介:

神青赶,本名孟军平,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南孟村农民。《月亮》入选2019年度(第八届)“中国好诗榜”。

世宾:弱者的反抗

月亮对于无边无际的夜空来说,那是微乎其微的存在。诗人使用了他的特权,把黑暗的夜空当成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事物,它可以支配月亮的圆缺,所以就有了第一段“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月亮相对于夜空,它是多么弱小,它的存在都由不得自己做主,它的形状都是被黑夜决定的。但是,如此弱小的月亮的存在,也是对黑夜的反抗。《月亮》这首诗的高潮部分无疑是这结尾三句,前面四句的描述就是为后面三句准备的,相当于前戏。在过去的短诗写作经验里,前面四句都可以不用,只直接把最凝练的诗句呈现出来,就像匕首露出光芒。“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这三句强有力地凸显了月亮作为弱者的反抗姿态和内在的精神。诗人用“黑”和“光亮”这一对相反的词构成对抗的张力,以“越鋒利”这带有流血和暴力色彩的词语来加强对抗性的力度。

口语诗的优点是短平快,给人一目了然的阅读体验。但对于诗来说,它只是用形象讲了一个“理”,它的立足点在于“理”,而不是在建构一个诗性的或诗意的世界。这是我一向反对口语诗写作的原因。

吴投文:像一把弯刀悬在我们的头顶

月亮是自然的神迹,似乎只有悬在天上才有意义,只有人仰起头才有意义。不管是满月也好,月牙也好,都让人难舍那份千古眷怀。此诗作者神青赶,本名孟军平,是河北石家庄一个村镇的农民,他写月亮虽是写得比较直白,然而也有一份特别的婉转。记得年少时在乡村的夜晚,月亮就像跟在身后似的,就像拖住孩童们的尾巴,要把一个故事洗白一样似的。我为什么有这样近乎荒诞的记忆?大概是因为在乡村的事物中,月亮与每一个人都不隔膜,是属于每一个人身体上的事物,不像在城里人看来,月亮是“另一个”事物。我想,神青赶写月亮,也就是写抬头那一瞬间的感触而已,如此自然,全无做作。

不是吗?诗的起首两句,“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这就是白描,月圆月亏,乃是极自然的事情。然而,这是一个极好的铺垫,如此引出后面的两句,“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就显得丝毫不露痕迹,就像月光照在乡村的草木上一样,不是恩泽而是自然的神会。在黑夜里,月亮被遮掩或被部分遮掩,难以再坚持自己的形状。但它愿意妥协吗?

显然不愿意。月亮“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明的那一部分就变得越锋利,像一把弯刀悬在我们的头顶。诗中应该是有所寄托,却是在事物的固有形态中引申出来的,看不出诗人刻意使用象征与隐喻的痕迹。此诗写得非常巧妙,文字简省却隐含深意,没有铺叙却自有层次,其中有着诗人隐微的情绪波动。

向卫国:月亮的“光亮”还是锋利的吗

此诗相对简单,阐释的空间也小,无非从“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创设一个关于“黑”与“光亮”的二元象征,并且相信“光亮”依然有“锋利”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此期“十面埋伏”正好还有一首朵渔关于当代人的生命困境的诗《雾中读卡夫卡》在前面,而这首诗又正好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光亮”—哪怕是月亮的光亮—已经无效,也许连“光亮”本身,也陷入了一个永不得超生的“无物之阵”。

所以,问题仅在于,两首诗,两种认知,你愿意相信哪一个?

周瑟瑟:锋利的光亮,揭开月亮的盖子

《月亮》入选中国诗歌流派网2019年度(第八届)“中国好诗榜”。写得简单,短短两段,属于四两拨千斤的写法。

神青赶的月亮是一枚锋利的月亮,他在藁城区南孟镇南孟村看到的月亮,与别人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样的。“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

诗是发现,是从众多月亮中分辨出属于诗的那一个。诗人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其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有的诗人从来就不知道黑是什么,也不能感知到黑,要做锋利的月亮就要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

“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读这样的“简语诗歌”,我不知神青赶是一个什么样的写作者?我对他并不了解,搜到他的作品,介绍他是1968年生人,“喜欢写温良的诗,视本分为一生的品格。他的诗总是言简意骇,越读越耐读,让读者总能从中得到一点什么。”

我看神青赶浓黑的眉,宽大的嘴,头发掉了不少了,属于眼明心亮的人。读他的其它作品,都是简洁如电报体,一个字都不多写。《方便》:“狗,牛,马/这些通人性的牲口/宰杀起来方便”。《无题》:“世界是只老鼠”。

读了他的《方便》《无题》等更多的作品,对他的写作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神青赶像一个密码写作者,他以最少的语言揭开了事物的盖子,月亮的盖子,人性的盖子,世界的盖子。

宫白云:自然天成的暗示与讽喻

写月亮的诗很多,大多平庸而雷同,如何写出新意是许多诗人的困扰。神青赶的这首《月亮》写得别出心裁,不仅写出了月亮的自然属性,还挖掘了它的现实属性,诗人从月亮“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的形态中得到灵感,接通了“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的真相,精准地呈现出“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的寓意所在。简单而不乏其妙,全诗只有七行,但细思起来却有万象包罗、千变万化的深长意味,蕴藏着无可捉摸的魔力。古有的“阴晴圆缺”之说,只是人们看到的表象,是被“黑”遮蔽或被“光”照亮的映像,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但每时每刻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却完全不同,诗人利用它们在人们眼中的不同形状暗示了“黑暗”与“光明”的相互作用,赋予大家眼里很熟悉的“月亮”料想不到的意蕴。诗歌寥寥几行都是很普通的常用词语,却组合得慧黠又目的明确,“黑”得不动声色,“亮”得尖锐耀目,虽然诗人只字未提“现实”,而现实感却无处不在,“月牙”或“光亮”周围的黑暗之域,才是诗人让隐喻的真相游走的地带,在那里,诗人埋下未言明的真相和暗喻,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填补,这首诗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还有就是整体设计得巧而不露痕迹,暗示与讽喻都自然天成。

赵思运:一首漂亮的咏物诗

《月亮》是一首漂亮的咏物诗!

对于现代诗人来说,“月亮”已经是一个可怕的意象。因为咏物诗是很显豁的中国诗学传统,在咏物诗中,“月亮”是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这枚月亮已经蒙上了太厚的文化灰尘,甚至还有后人刻意涂抹的矫情的釉彩。谁还有勇气和能力再去写一首免俗的诗?!一首好的咏物诗,既要精准地捕捉到物象的特点,还要以充盈的诗意体验,辐射出内在的神韵,抵达超越物象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关键是,“物”和“意”之间不要太“隔”,不要“造作”,要自然呈现。

神青赶的这首《月亮》起句平淡,意象极其简洁,但是越往后,越奇崛,韵味悠远。开头两行,“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似废话,无奇。“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一个动词“坚持”,点亮了诗境。拟人化的描述,赋予了“月亮”一种属人的品质。“月亮”这种客观意象具有了情态和生命。月圆月亏的定数,月亮难以逃避,万事万物亦如此。宿命感油然而生。悲悯感油然而生。

对于一般的诗人来说,能够完成第一节,也算一首不错的诗。神青赶却又在完成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写出了光彩夺目的第二节。“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利用了圆与亏、黑与白、遮蔽与释放等对立的范畴,展开了诗意空间。而这些诗思,都精准地寄托于月亮的物理特点而展开的,意境奇崛,真力弥满,却没有雕琢的痕迹。一首《月亮》,擦亮了蒙尘的咏物诗!

高亚斌:锋利的月亮

《月亮》是一首小诗。小诗的好处,在于能够以少胜多,这就非有出其不意的奇兵不可,《月亮》就是以这种奇巧取胜。我们知道月亮只是太阳的反光,是作为陪衬的角色出现的,仿佛总是受制于人,而没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而在这里,月亮开始摆脱“阴晴圆缺”的缺憾,变成了一种弱势对抗强权的的利器。月亮的盈亏,成为吞噬与被吞噬、遮蔽与反遮蔽之间的较量,更进一步,成为了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较量。

在诗歌中,“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表达了人被外部事物、被社会这个庞然大物所裹挟的必然命运。诚然,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博弈和抗衡中,总会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所谓光明必定战胜黑暗,也许只是一种祈愿和慰藉。但就算难免在悲剧的命运里挣扎轮回,那种不甘沉沦的气节,和不愿与黑暗和解的良知和勇气,在无论多么糟糕的时代,都让人充满了敬意。

海德格尔说过:“一切冥想的思都是诗,一切创作的诗都是思,思与诗是邻居。”正是因为有了哲学的思考和生命体验的参与,一首短短的小诗,却能够笔底生风雷,纸上有波澜,诗人和读者都有福了。

徐敬亚:天下人都没发现月亮里藏着一把刀

神青赶此人有异感,我想到了顾城写过的星星是黑色天幕外面漏出来的光。

在那么小的一圈面积上,天空每天都在进行着黑、白切换。古人仰头观了几千年的月,也写了几千年的月,竟然没有看见月亮里藏着的这把刀!黑暗成为一块磨刀石,它磨得越多,刀越锋利!—这首诗让我感到很奇怪:这么简单的现象,这么简单的因果,天下所有人都没想到—就是想到了,也没有想到还有黑白转换、越磨越锋利的深意。但神青赶一说,大家立刻惊呼—这就是诗的发现。

诗中的“黑暗”与“光亮”,不是隐喻,而是聪明叙事对隐喻的侵入。明明白白的事,一语点破,隐喻就变成明喻了。有意思的是这首诗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不是因果,而是叠加与补充的关系,正顺序看,可以。把顺序反过来,也可以。

诗,到了一个分界期。像《月亮》这样的诗,在过去的诗人那里可能要多绕几个弯,起承转合后才把诗意“鼓捣”出来。现在的诗人,直截了当,诗意突然跳出来了!当然,它不够复杂多变,不够曲折丰富,但我觉得本诗可以作为口语诗的一个优良文本。我们不能用火要求水,不能用A要求B。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一个尖锐的发现,在写作上没有太大难度。但逐字逐句看下来,修辞上丝毫没有破绽。而且“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一句,还释放出某些神秘模糊的诗意境界。足可见今日的农民不简单,虽身处一隅也照样手眼通天。

韩庆成:发现、力度与回味

《月亮》是2020年12月评出的第八届“中国好诗榜”上榜诗歌中的第2名。这首短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发现、有力度。

发现集中在第二段,主要有两点:一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月牙的细弱,被作者认作“锋利”;二是月亮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我们通常认为可能是一件“坏事”—月亮不够明亮了,黯淡了,而作者似乎认为是一件“好事”—被占到极限,方能绝地反击。

诗的力度也主要体现在第二段,这是两点发现所带来的对固有思维/观念的冲击。

而第一段的“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则颇值得回味,这里面既表现了黑夜的漫长和强大,也表现了月亮从圆月到月牙的轮回中虽力有不逮,却能坚守光明的顽强。就当人们认为它行将消失的时候,它又慢慢挣扎着撑开自己,从月牙重新成为月亮。

一首七行短诗,有发现、有力度、有回味,足矣。

霍俊明:“锋利”一词挽救了这首诗

处理“月亮”意象或元素的诗无疑是危險的,甚至不是有人说过吗,每一片树叶的正面和反面都被反复抒写过了,而“月亮”作为诗歌中的强大象征更是已经吸纳了难以计数的诗人的光亮,如果有人要想重新在词语和精神的双重视域重新发现“月亮”,那么难度是可以想见的。神青赶的身份是农民,我们无须从写作伦理上来谈论他的写作以及《月亮》这首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诗人对事物和细节的发现总是有根由的,在农村、土地和夜色中—尽管它们在现代性时间的围剿中早已面目全非。很多年,人们在黑漆漆的时刻抬头望见的就是月亮和星空,如此直接,如此让人不能视而不见。然而,一个经意或不经意的“月亮”能够进入诗歌并且完成得比较好,这就需要写作者具备不一样的取景框和眼界了。神赶青的这首诗基本上是在“月牙”“黑夜”的龃龉和摩擦中完成的,其要表达的部分也基本被限定了。如果没有最后一句“锋利”一词来收场和聚拢,这首诗很容易就陷入到了惯性的叙述和庸常的认知当中。还好,“锋利”一词,挽救了这首诗。

猜你喜欢

咏物诗月牙形状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朋友
造月牙
指甲上月牙少不健康?那可不一定!
指甲几个月牙
从咏物诗看李商隐的悲情
火眼金睛
分一半
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