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情感·体验
2021-09-10戴榕泽
美术馆的概念源自希腊,意为“缪斯女神的神庙”,后引申为收藏、保管、展示和研究美术作品的场所。现代意义上的美术馆始终与公共性相关。近代以来,正是在公众意识化“私”为“公”的过程中才催生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美术馆。美术馆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将私藏艺术品转化为社会资源为社会公众所享有,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审美的更高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美术馆承担着社会美育和知识传播的双重功能。孔新苗教授曾说过,社会美育文化是指“家庭与学校美育之外的、伴随人终生的、贯穿于各类社会活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社会文化。美术馆公共教育是社会美育重要的一环。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美育与学校美育视觉艺术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同时也让美术馆社会美育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如何发挥美术馆的自身优势,如何发掘美术作品的美育价值,以及如何提升美术馆的社会美育效应与品质。因此,近年来国内美术馆的藏品陈列展越来越重视公共教育部分。例如,关山月美术馆的藏品陈列展已经逐步实现了从“以藏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的转变,公共教育也逐渐成为其核心使命和时代责任之一。
美术馆公共教育部门可以说是连接策展团队与社会公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其策划组织的公共教育活动,策展团队的研究成果和策展理念可以有效地传达给观众,观众也可以通过鲜活生动的体验活动与策展团队隔空对话。不仅如此,公共教育活动的介入,还使展览内容得以延伸,意义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体验得以加深。美术馆公共教育绝不能只是单纯的美术作品欣赏和美术知识讲解,而是要让艺术品的美学价值、策展团队的审美意识与观众思想完成持续交流,成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会美育活动。
叙事:结构式的美育
2019年,关山月美术馆重点策划了陈列展“轻舟已过万重山——关山月与近代以来的江峡图景”,着重展示了长江艺术史,透过诗、书、画融合呈现的方式展示出由不同年代、不同地域文学和艺术生发并串联而成的泛时空发展序列,以《江峡图卷》手卷作品及其派生作品为陈列重心,由它们的创作缘起、创作历程及思想表达为线索展开叙事。此展览深度挖掘藏品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研究和利用各方面公共教育资源,将藏品置于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下观察和展示,努力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辐射影响,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核心使命和重要目的。
该展览具有非常典型的历史叙事结构,在公共教育活动策划阶段,更重视如何引导观众快速进入叙事之中,而不是对观众进行单向知识输出。这就要求一切展览活动都是参与式的,而非讲述式的,因为只有当观众真正参与到展览叙事情境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展览历史线索和主旨内涵,进而实现心灵升华。据此,策展人员在展览现场设计了“剧场式导览”。在剧场式导览中,展览章节可以理解为剧目。每一个剧目中都有专门的演教员,指引观众更加快速有效地参与到展览设计的情境之中。每个剧目中共有三位演教员,包括一位美术馆收藏部工作人员、一位艺术家及一位“东方红号游船船员”。他们会根据特定剧情出现于不同场域和“时空”中,以其特定的角色任务向观众介绍展览内容,使观众的参观体验层次更加丰富,极具趣味性和沉浸感。
这是一出带领公众搭乘“时空之舟”穿越时空,徜徉于长江历史长河的戏剧。戏剧开始之时,工作人员会分发给每一位参与者一张根据当年“东方红”号轮船的船票精心设计过的“时空之舟”船票。观众凭此票,可以正式进入到这出时空交错的历史性戏剧之中。戏剧开始后,演教员通过不同的剧场技巧、互动游戏,结合展览动线,用寓教于乐、以情动人的方式引导观众深入了解展览内涵。演教员会按照既定台词和富于情感的动作编排引导观众参与其中并随时承担某些临时角色,这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成为展览的一部分,进而自如地完成由观众到演员再到观众的身份转变。
在这趟意义非凡的艺术旅程中,观众可以见识到前人笔下的三峡风光,向从古至今以诗歌、绘画赞美长江的艺术家们致敬,并跟随老一辈艺术家采风、写生的时空序列游历长江三峡,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观众也可以通过参与为其精心设计的长江三峡相关知识的问答,了解祖国大好山河乃艺术创作之源泉,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激发爱国情感。展览针对不同人群一共举办了六场剧场式导览。一位叫蔡林彤的观众观展后这样说:“我们仿佛穿越时光开启了一段人文三峡之旅。我们拿着当年的船票从武汉起航,经过西陵峡、庙河、太平溪等地,到达重庆后再重新出发,途经长寿、忠县等地,跟随画作游完了长江三峡。这次剧场式导览不仅让我们知道了更多的绘画方法和工具,欣赏到了更多精美画作,还让我们了解到 1978年那个时代的三峡风貌,真是一举多得的活动啊!”
美术馆既是知识生产的场所,也是叙事生产的场所。如果说策展人的工作是帮助展品恢复历史序列和呈现审美文化的话,那么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工作则是引导观众走进策展人建立的叙事结构之中,积极调动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展览立意及其叙述结构,接受艺术洗礼,进而完成心灵升华,而非只是简单观看。
情感:共鸣式的美育
2020年,关山月美术馆策劃了“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分为“河西走廊”“敦煌烛光”“冰雪生活”三个板块,以老一辈艺术家行旅路线为线索,构建了老一辈艺术家在西北写生的历史和地理序列,并以此为框架将作品按照相应的叙事逻辑添置其中。
考虑到该展览主要呈现了艺术家艰难的西北写生之旅,因此此次展览将策划重点设定为情感表达。挖掘最动人、最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展览细节,将老一辈艺术家七十多年前的情感状态及人生态度以更贴近当下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给观者,是该展览进行公共教育的重要出发点。该展览最富于情感的章节是关山月及其夫人在敦煌洞窟中的一段经历,即“敦煌烛光”的第二板块。经过前面的艰难跋涉后,老一辈艺术家终于到达下一个目的地——敦煌。面对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宝库——敦煌壁画,老艺术家们被完全折服,很快便投入临摹与研究中。临摹与研究工作的琐碎繁杂,常使关山月不得不秉烛夜读,而关山月的妻子李小平总会不辞辛苦地为他秉烛掌灯。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们夫妻二人协同工作、相濡以沫的经历令人动容。晚年,关山月曾手书“敦煌烛光长明”来纪念这段难忘的经历。
那么,如何提炼这段经历,并将其以大众普遍能够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呢?策展团队在商讨之后认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默默支持、为其秉烛掌灯的人,所以提取出“掌灯人”的概念,并通过“掌灯人”这个概念,将关山月及其夫人的独特经历演绎为更易于让人感同身受的情感经历,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促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将展览中的情感元素提取并代入自己的生活经历之中,从而产生感动、感恩之情。这也使展览的情感表达得到升华。与此同时,这个概念的引入还使策展团队扩大了展览的公共教育范畴。也就是说,它不仅指向观众,也延伸至展览之外的“掌灯人”,既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也体现出对社会情感的关注。
在完成了概念提取之后,策展团队还在公共教育区域专门设置了“给你的掌灯人写信”环节,由工作人员引导观众在观展结束后进入公共教育区域,为自己的“掌灯人”写上一段话。策展团队不仅在展厅公共教育区域运用了“掌灯人”这一概念,还将它视觉化,用于多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与推广。这个公共教育活动,使美术作品内涵、艺术家情感与社会情感紧密相连,充分体现出关山月美术馆在公共教育活动中的设计重点,即对展览情感的深入挖掘。美术馆公共教育并不是被动的教育模式,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而是个体审美意识与情感被唤醒和提升的过程。
体验:沉浸式的美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初熹曾说:“我看到有一些国内外的当代艺术作品通过公共教育活动与观众有了互动联系,但往往这样的互动只是浅层次的,并没有达到能让观众理解作品的层面。”为此,她建议美术馆公共教育应当转变为以美术鉴赏为主要目的的理念,由美感经验教育转向艺术体验引导,并开展以指导观众学会美术鉴赏方法为重点的公共教育活动,增强多方联合的互动模式。
一直以来,参观美术馆都被认为是一种视觉行为:通过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性的展览视觉化信息,观众可以了解展览叙事,获取艺术知识和视觉体验。然而,近年来国内外文博机构都趋向于注重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拓展观众的体验方式,既包括视觉体验,也包括听觉、触觉和味觉等多观感体验方式。例如,“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上播放了敦煌代表性音乐《伎乐天》,让观众由听觉进入情境;将博大精深的西北文化以具体的可触摸的历史物件驼铃呈现,让观众由触感探索、感知西北文化,渐入佳境;模仿了民国画报的油墨香气和真实触感,让观众以嗅觉和触觉进一步认识民国画报,使体验再次升级;可触控的数字人文项目充分调动观众全身感官参与互动式展览体验,让观众更加深入、形象地了解项目背后的深刻内涵等。
循着展览方案的逻辑线索,策展团队希望设计一个沉浸式公共教育空间,于是对展览空间进行了升级改造。关山月美术馆收藏的关山月敦煌临摹作品一共82件,其装裱方式大多为简易的托片形式,仅有一件作品为卷轴式,即作于1943年的《六朝佛像》。绘者在题跋中曾这样写道:“卅二年秋岭南关山月敬摹于莫高窟。”关山月对这件临摹作品的喜好程度之高由其装裱形制即可见一斑。这件作品线条流畅、设色古朴,生动再现了敦煌壁画的风貌和气韵,因此策划团队决定选用此幅画作作为展示重点。经过仔细核对敦煌原作,最终策划团队确定了其为敦煌第249窟南壁画像的临摹作。为更好地呈现临摹作的还原度,策展团队专门为其搭建了敦煌第249窟的模拟空间。为进一步让观众获得沉浸式观展体验,这个模拟空间的四周喷绘有数字写真壁画,并在展厅设有一席蒲垫,就连光线亦模拟了洞窟开窗采光效果,即一束灯光从上方照射到蒲垫。根据这个空间的独特性,策划团队设计了“秉烛探真”的活动。此展览公共教育活动的一个策划重点就是让观众体验到关山月当年在敦煌洞窟中的视觉感受,进而体会老一辈艺术家在艰苦环境中的创作心态。为此,展览团队设计了一支表面以蜡覆盖的电子蜡烛,这是为了让观众获得持握蜡烛的真实触感。电子蜡烛内部有供照明使用的芯片,可以控制“烛苗”摇动方向,可谓较为真实地模拟了烛光效果。活动开始时,工作人员会引导观众拿起电子蜡烛在“洞窟”中探索,并在其墙壁上寻找与关山月的《六朝佛像》上相对应的情节。通过这一系列沉浸式的体验,观众仿佛已经穿越时空来到当年的临画现场,在与艺术家零距离交流。
结语
在近年来的公共教育实践中,美术馆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公共教育不仅仅在于知识生产,更要注重社会美育。这并不是说知识生产与社会美育是矛盾的。相反,它們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之上,美术馆的社会美育功能才能得到深度挖掘和全面实现。为此,关山月美术馆在公共教育活动设计中,重点在叙事、情感、体验三方面建构其社会美育序列。叙事旨在建立系统性的、历史性、连续性的知识体系,将观众审美体验置于独特的叙事情境之中;情感力求剔除以往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中知识传播表面化的弊病,强化观众对展品的主观感受,并促使观众与之产生共情,从而有助于其审美意识的提升;体验注重打破视觉体验的单一性,帮助观众调动多感官体验,即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塞尚所谓的“统觉”。
美育可以助人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造活力,可以促进人全面发展。美术馆公共教育是当代中国美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承担着将美术作品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的重任。美术馆公共教育应当从展品出发,但不拘泥于知识传播,自觉负担起社会美育的使命和职能。
(戴榕泽/关山月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