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1-09-10谢建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高中化学微课

谢建

【摘要】自微课传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微课视作能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优秀载体,微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可应用微课变革学习方式,推动教学改革,促進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文章旨在使微课教学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并促进以微课为中心的教学制度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以及微课相关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高中教学

引言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时代下发展起来新型教学手段,主要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某一个实验或者是某一类题型录制简短的学习视频,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学习视频来更加深层次地把握知识。微课这种学习方式时间短、内容精炼,可以突破时空局限,能指引学生更加针对性地学习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方法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教学环境。对高中化学教师来说,在教学中也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知识讲解。在以往高中化学教师讲解知识时,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会不停地给学生讲解、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素养培育。并且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出于安全考虑,很少组织学生开展真正的实验操作,大多是让学生通过投影仪观看实验,这也会造成部分学生出现看不清实验现象的情况,削弱了学生学习效果。微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可以指引学生更加深层次地感知化学知识,而学生也能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暂停视频或者是重新播放视频,这样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当然教师在教学中涉及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时,也可以通过微课将实验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对化学实验进行直观了解,这对于学生化学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合理优化微课教学活动

(1)优化教学活动的相关结构设计过程。微课作为一种具备特殊性、创新性的视频课程,其长度不长,内容却十分丰富,这一点能充分体现在与之相关的结构设计上。与常规型课堂的部分活动结构类似,新兴的微课也包括这三个内容,即课程的开始、发展和结尾。课程的开始部分主要是组织教学和介绍新课,课程的发展部分主要是对新课内容进行分析,课程的结尾部分则主要是总结和布置作业。

(2)促进教学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大多数教师没有将微课程结构设计的完整性作为课程的重点、要点,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内化的教育。如何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逐步完善微课的整个教学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逐渐形成的相关教学结构中,教师必须权衡利弊,甄别出相关教学活动的必须性,明确哪些活动是可以省略的。将必须进行的教学活动按课程的开始、课程的发展和课程的结尾这三个阶段进行设计开发,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3)丰富师生互动的多样性。师生间的充分互动、沟通交流,能在微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具有的主体性和教师所发挥的教育主导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关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还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充分讨论课上课下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教师的角色逐渐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服务学生的引导者,其行为由教授学生相关课程变为通过新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的各项学习行为,与原本被动接受思想的学生真正地完成课堂“教”与“学”角色的转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会独立思考。

(二)利用微课做好重难点剖析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攻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为了指导学生对单一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此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微观化学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大多是在相对抽象、生涩难懂的知识点讲解中,希望可以借助微课的优势攻克教学的难点,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以“酯化反应”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酯化反应的历程,教学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断键方式,那么在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以“展示科学事实”为第一步,将酯化反应的研究成果告知学生,如在图片中呈现出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阿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醇和水的事实,然后根据化学反应事实提出探索性问题:“实验中乙酸和乙醇是如何发生反应的?”以此指明学生对酯化反应条件与历程探索的目标与方向。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并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标记乙酸乙酯的结构,并由此推测出该反应的可能性,进一步根据乙酸和乙醇的结构特点猜想出酯化反应断键的可能。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展示乙酸和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的动画资料,要求学生在动画资料的观察之后,归纳并总结出酯化反应。为了让学生对化学微观领域有所了解,教师应借助微课展示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并在这部分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譬如学生认为水果和食用醋是否有解酒的功效?为什么?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酯化反应,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灵活的应用微课,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养,灵活地应用微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凤.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2]蒋淑敏.高中化学微课的有效性探查[D].扬州:扬州大学,2016.

[3]谷春花.高中化学“微课”实践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高中化学微课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