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上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与数学思维的发展
2021-09-10耿玉巧
耿玉巧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入数学实验与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实验与实践学习环境,达到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水平、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和深化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最终目的,使数学实验与实践性教学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操作能力;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灌输”式教学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数学知识。但是当下教育环境中,我们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数学学科,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下、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开展体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综合实力、数学思维的同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不断实现对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巩固,也让学生能够实现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把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一、小学数学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性
数学实验与实践性学习模式往往会比单纯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更加有趣,也更易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其中。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概念、原理,對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和了解。而良好的数学实验与实践性教学设计能够起到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在有规划、有组织的实验与实践性教学设计下,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将得到有效培养,确保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活跃,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行之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通过数学实验实践性设备操作和良好轻松的实验氛围,学生将更乐于参与实验与实践性教学,主动进行实验操作,积极与同学以及教师配合,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推动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随着学生思维的全面形成,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数学实验与实践性学习,确保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让学生通过问题去思考应该怎样使用既有的实验器材和知识去开展实验,最终获取有效结论。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数学知识中存在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与数学思维的发展
1、设计趣味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良好合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寻找自己的共鸣。这样,学生走进了数学,又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带进了数学之中。那么如何将生活、数学、实践三个元素进行结合?首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要将生活与数学知识进行融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最后在所融合的内容中找到实践动手操作的因素,由此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操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此外,在操作活动中,教师通过分组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尝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将小组合作教学与师生互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课前任务,要求每组学生在一起积极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说一说它们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师生问答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根据课上的互动交流形成信息共享,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
三、拓宽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实践
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应该不断为学生拓宽互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趣味性。“画画”是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方法之一,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画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后,直观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具体事物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后作业,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测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实际测量的作业,提高学生课后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利用不同的单位去测量,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观察,寻找合适的测量物品。例如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转换,学生可以算一算怎样可以让他们相等。在完成课后作业后,教师应该在课上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交流与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操作的,然后教师可以进行作业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科学分析的习惯,让学生学以致用。这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够联系实际去分析,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应该在数学课上开展动手实践操作教学,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奠定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廖荧.动手操作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广西教育,2020(41):140-141.
孟九香.借助动手操作,激活数学思维[J].小学生(中旬刊),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