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探究
2021-09-10刘国平
刘国平
【摘要】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各项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重视英语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对策
在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较为乏味,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想要有效解决问题,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采用多元化的英语教学理念,构建一个高效的英语课堂,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
一、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意义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背景下,从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各种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培养一定的文化素质、阅读思维和逻辑思维。另外,教师可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英语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设计各种实用的英语教学活动,积极让初中生参与,加强师生互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实践水平[2]。
二、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对策
(一)通过小组合作发展核心素养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要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掌握知识技能。未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学生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足、参与讨论的热情不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学习效率和热情有所改变。
学习Unit 9《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将班上学生均分为若干组,每组4-5人,每组包含英语优秀生、提高生、学困生,并在英语预习阶段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小组探究问题2-3个,包含“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at is your favorite school day?”、“what classes do you have on Monday?”等等。正式上课时教师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学困生代表回答问题,部分学生回答如下:
学生A:“My favorite subject is PE,but only on Wednesday.”
学生B:“Monday's subjects are Chinese, Maths, English.”
邀请学困生回答问题旨在了解小组课前讨论情况,并能从学困生代表的回答中大致窥探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中教师继续以团体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如组内角色扮演以“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为话题展开不少于3分钟的团体演绎,人员包含教师、学生、父母、陌生人等。在团体演绎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兴致高昂,课堂氛围十分和谐且放松,部分学生认为和同学对话英语更为轻松且更为有趣。
同时,在课程结束后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则关于向贫困山区孩子捐献旧书的号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贫困山区孩子的同理心,也可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借助此案例能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能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取知识技能,在发展班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也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英语教学质量。
(二)合理选择课外阅读素材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发育期,此阶段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对外界充满好奇,向往新奇有趣的事物。因此在引导初中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课外阅读素材。阅读素材的选择应当符合以下几点:
一是具有教育性。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理应落实立德树人标准,教材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内容,并能渗透德育元素。二是可理解性。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素材的选择要符合他们能理解的范围,并稍微高于学生水平,但不可太过于深奥,规避学生完全看不懂的情况;三是延伸性。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也需要贴合英语新课程标准,尽量落实英语教材内容,又能向外延伸以拓展初中学生视野。
以 Unit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为例,本单元内容围绕“贫困地区学生坐悬索上学”展开,与上学方式相关。因此在学习本篇文章后,结合课外阅读素材的教育性、可理解性和延伸性等,初中英语教师即可在网上下载视频,向学生宣传政府和社会人士是如何帮助他们的,如通过建桥修路改变学生上学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向学生宣传国家的惠民抚贫政策,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外知识。
(三)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
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包含文化尊重、跨文化认知、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要求初中学生拥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和价值取向,能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分析、批判、探究不同文化,进而理解不同文化、尊重不同文化,在批判探究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需要教师能结合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去了解文化异同,在了解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汲取文化精华、传承优秀文化中助力学生正确文化三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知识与人展开交流沟通。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是流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可借助于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强化自身能力,助力学生文化品格的培育和内化。如教师可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英语文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班级,与学校教师、学校师生、校园周边的陌生人展开对话,每名学生需要与不少于10名学生展开不少于2分钟的英语对话,对话内容是“文化的认知”、“优秀文化如何传承”等,学生对话后需要记录下对方的言论和自己的言论,同时组织语言形成一篇不少于80词的“论文化”写作,这一过程既强化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又落实了学生文化意识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采用多种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養。
参考文献
[1]王怀念.深度备课: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72.
[2]代冰清.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