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叙事距离的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10徐锶源
徐锶源
摘要:《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深入探讨了生活与艺术二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在学术界一直被视为研究其长篇小说艺术技巧与思想的典型。叙事距离通过对文本的主题、人物、结构和对话的控制,影响文本的审美与解读。本文研究以叙事距离为核心,对《月亮与六便士》进行文本分析、小说主题探讨的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叙事距离 《月亮与六便士》 叙事学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结果,关于“毛姆”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共1271篇,其中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共108篇。在文学领域,现有期刊与学位论文文献主要从语言学、人物形象、象征意象、叙事学进行研究。现就已有文献作综述如下:
1.1语言学研究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月亮与六便士》文本的语言学研究侧重于文本翻译方面及语言教学方面。
在CNKI期刊数据库收录的18篇外文文献中,仅有《Gauguin, Similarity, and Translation in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s The Moon and Sixpence (1919) : When Life Is Different from Romance.》(Zarandona Fernández, J. M.)一篇涉及语言学分析,主要从文本翻译入手,并未从修辞学或语用的角度进行研究。
由于《月亮与六便士》原著为英文,国内学者语言学视角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文本翻译层面,采用文本细读法、对比法着重阐述各译者译本的风格与优劣。以《承乃师精益求精,出新译更上层楼——新译<月亮与六便士>评介》(汪露,王勇;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为例,该文就译者的翻译风格与疏漏指正两方面进行了评述,对比指出姚锦清译本的优劣之处。除文本翻译之外的国内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仍回归原著英文文本进行语言学和教育学分析。其语言学研究受制于教学需要,因此比较浅显,可参考价值较小;教育学分析则侧重于语言教学实践,对于本课题研究的参考价值也比较小。
1.2人物形象研究
以《浅析<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高度自由精神》(潘利平;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该文从“对世俗爱情的厌弃”、“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回归人性的自由”三个方面一步步递进深入,对思特里克兰德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剖析,进而得出“思特里克兰德是无数个具有高度自由精神的人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的代表”的结论。
国外学者同样就《月亮与六便士》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日本学者Muraoka Masayo的《Women in the Novels of W.S.Maugham : Mainly as Seen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为例,该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解读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在该领域已有较多研究文献,主要从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形象内涵、思想精神等层面切入,进而深入到小说主题的探讨。至今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已经达到了较为深刻、比较完备的地步,剩余研究空间较小。
1.3象征意象研究
由于书名本身由“月亮”这一文学典型和“六便士”这一创新性意象组成,且情节展开地点:现代化大都市“伦敦”和“巴黎”、远离现代工业文明的“塔希提岛”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文化印记,极具象征意味,对于该文本的意象研究历来是学术界的热门。以《解读<月亮与六便士>的象征性意义》(陈洁;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该文剖析了文本核心意象:象征艺术与理想的“月亮”和象征生活与现实的“六便士”之间的三层象征意义,并对文本作了简要解读。除此之外,国内外学者还对“伦敦”、“巴黎”、“塔希提岛”等意象作了深入分析。总体思路都是分析意象-提出意象内涵-剖析小说主题,由表及里,从象征意象的切入点深刻揭示了主题与内涵,同时关注到了作者在该文本中象征手法的使用技巧,以《月亮与六便士》为例,对于毛姆象征手法的艺术境界进行了点评。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月亮与六便士》象征意象层面,已经得到了非常深入的挖掘,留下的研究空间比较小。
1.4叙事学视角研究
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基于叙事学视角进行《月亮与六便士》研究的文献,主要从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者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基本思路为以小说的叙事结构、手法或叙述者作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归纳小说文本的叙事特色;部分学者还将毛姆的其他作品与《月亮与六便士》进行对比分析,从多部作品中寻找叙事的共性,从而得出作家本人的叙事风格与写作特色。
以《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的叙事风格再探》(胡红渊;铜仁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为例,文章提出了該小说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的观点,结合文本,从“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对现实生活的麻木和痛苦”与“对原始和野性的赞颂”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接着,提出该小说运用了“对比分析的叙事手法”和“象征的叙事手法”两个观点。从对这两种叙事手法的分析中再次映证“批判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的观点,同时将小说主题的探讨寓于其中。
专门对叙事结构进行研究的文献仅有《毛姆小说叙事结构研究》(崔薇;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一篇,但实际上许多学者都将对该文本的叙事结构研究融入了对叙事手法的研究,或将其放在对于该小说的叙事特色探讨之中。该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专门从叙事者进行分析的研究也仅有《从讲故事到神话——评<月亮与六便士>中叙事者的独特作用》(梁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一篇。但该学者提出的“叙事者信度与叙事距离相关”的观点非常新颖,从叙事者与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距离切入,分别探讨在情节中伦敦-巴黎-马赛-塔希提岛四个时期里叙事者的话语可信度,并分析了这种可信度变化造成的艺术影响。该文发表于2011年,时效性相对较强。虽然在说理上有前后重复之嫌,但上述核心观点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1.5叙事距离
目前已有学者胡小玲对叙事距离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其核心论文《叙事距离的三视角:结构、空间与对话》收录于北大核心期刊,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用于指导本课题研究的核心观点。
另有多名学者采用叙事距离理论对于文学、影视作品进行分析,现存中外文献88篇。以《<最近的雪域高原>的叙事距离》(张茜;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作者从“与生活的距离”、“与自然的距离”、“与历史的距离”三个方面阐述了叙事距离在文本中的独特影响。视角新颖,是值得参考借鉴的分析案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