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文化价值 助力数学素养发展
2021-09-10李伟
李伟
【摘要】关注数学学科、数学内容中的文化价值的发掘,使之服务于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更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问题情境创设、实践活动设计,以及应用场景设置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数学文化熏陶,实现数学素养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数学 文化 素养 情境 应用
数学教学需要夯实学生们的知识基础,还要关注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维等诸多素养的发展,这是数学教学的使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得谨记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新论:走向专业成长》中所阐述的理论: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孩子们终身学习无法割舍的重要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浸润对学生学习及其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一、创问题情境,凸显文化意蕴
数学文化是什么?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表现又是什么?也许,教师们难以完整描述,也许专家们也各抒己见。但笔者认为,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就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对应的三维目标,就是那些受益终身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为此,在教学中就得把文化整合于知识学习之中,并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等显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接受文化的浸润,感悟文化的魅力,最终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坚强基石。
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就要用好“年月日”的文化发展史,并以此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进而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形成对“年月日”知识的积累,更好地领悟大、小月的奥秘,掌握平年、闰年的由来,从而使得自身的数学文化积淀丰厚起来。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年历,指导他们在阅读中发现年、月、日知识的奥秘。一方面,指导学生认真研读不同年份的年历,让他们在阅读中发现无论是哪一个年份,都有1~12这12个月,但是这12个月的天数却又是不尽相同的。大量的观察结果反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一年有12个月的特征,也知晓这12个月的天数也是各不相同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汇报中发现不同的特点。比如,学生会在不同比较中发现,无论在哪一个年份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些月份的天数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这些月份的天数都是30天;而2月则是一个另类,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从而使得整个学习变得丰富起来,也扑朔迷离起来。
其次,引导阅读,让学生在数学小故事阅读中,初步感悟这些月份差异的存在,明白大、小月的分布规律,进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建构大月、小月、二月的认知积累丰富的感知,形成厚实的表象。
一方面,引入“儒略历法”的故事。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大月、小月的由来,让学生在观察画面、阅读文字的过程中知晓“年月日”的由来,也初步了解古罗马帝国制定地方历法对世界历法的重大影响。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掌握7月大、8月大的由来,明白2月的特殊性由来,从而让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变得深刻起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深化理解,在计算中领悟知识。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把这部分知识内容编成类似的故事,引导学生在复述中更好地理解大月、小月的分布,更好地知晓二月的特殊之处,使得整个学习记忆变得轻松无比,并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从中能够看出,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知,有助于更好地建构数学知识,教师就得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更为积极的学习情感,最终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与思考,更学会表述与倾听,进而助力数学思维的稳步发展。
二、创文化课堂,促进文化滲透
文化既有显性的因素,也有隐性的成分。其中,外显的文化是可以感知的。比如,数学中的对称之美,生活中比比皆是,学生的感知和积累也非常丰富。然而,隐性的文化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掘,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相应的学习活动中接受浸染、得到熏陶,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与深远意义。同时,也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影响下,文化意识、文化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得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应有的扩充和发展。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以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为引领,激发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兴趣,从而使学习的注意力得以高度保持,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使得整个学习活动实效性大幅度提升。
首先,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存在,并以此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深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丰富的学习感知。
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汇报,交流自己所了解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学生发现,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方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黑板的面也是长方形的;也有的学生发现,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的,练习册的封面也是长方形的;还有的学生发现,学校的操场是长方形的,教室的地面是长方形的;等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解读自己的所见所闻,简略地说说自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有学生说出“长方形的边是直的”,也有学生说出“长方形的角是直角”,等等。
不同的发现、不同的声音,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角,丰富了学生的感知积累,进而促进了他们对长方形、正方形的感知加深,使得学习向着理性的层面推进。
其次,组织学生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体验中更好地感知长方形、正方形,梳理、提炼出概念,为建构学习认知提供扎实的基础。
一方面,引导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的特征。学生会在小组学习互动中更深刻地感知长方形。一是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纸片进行体验学习,一部分学生会动手去折一折,通过不同对折,他们会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也有学生是用测量方法来感知的,如用直尺测量出长方形的4条边,进而发现相对的边是相等的,从而初步建立对边相等的概念。还有学生使用三角形去度量长方形的4个角,发现4个角都是直角。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梳理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分享,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归纳出长方形的特征。如长方形的边、角的特征,并在小组活动中进行验证,使得整个学习活动既有主体性,又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
当然,在此期间教师还得正视长方形、正方形的历史史话的解读,努力规避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现实,科学地渗透长方形、正方形的数学文化史话,从而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学习更扎实。
三、创应用情境,彰显文化价值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完全是靠课堂讲解就能奏效,更要在实际问题的解决应用中领悟与建构。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合适的数学知识应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知识应用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积淀文化素养,从而在学生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数学文化素养得以发展。
例如,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就要把与“7”相关的文化整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七言律诗、观察和操作七巧板等学习活动中,更好地领悟“7”的乘法口诀,实现学习的有效突破。
首先,创设一个阅读七言律诗的学习情境。一边引导学生阅读,一边指导学生数一数每一句诗句中的字数,让学生明白读的每一句诗句都是7个字,进而帮助学生感悟1个7、2个7、3个7、4个7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连接前面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7”的乘法口诀的构成。
其次,引导学生操作七巧板。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七巧板,并分解好七巧板,数出一个七巧板是由不同形状的7个图形组成的,初步建立1个七巧板就是1个7的表象;另一方面通过一定量七巧板的展现,让学生感悟到2个七巧板就是2个7,并由此类推,帮助学生形成几个“7”的感知,为他们提炼几个“7”的意义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同时,引导学生仿写口诀,让学生在观察七巧板、思考几个“7”的过程中更好地编写“7”的乘法口诀,从而使得“7”的乘法口诀学习事半功倍。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数学文化,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活动,它需要教师精心把握、科学谋划、有机渗透,从而使得数学文化不断浸染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