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多元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2021-09-10祁星
祁星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实施多元评价,是为了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个体多元、和谐发展。因此,在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实施以发展性为主的评价策略,有计划、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方位评价,促进儿童多元发展。
【关键词】多元评价 科学课程评价策略 评价实施方法
一、实施多元评价的原因
1.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存在弊端
日常的小學科学课程评价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评价内容重科学知识轻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评价主体单一,师评常常作为评价主体,被评价对象处于被动地位;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行多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2.新课改理念的诉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改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如何建立一种客观、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成了当务之急。
3.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小学生好动,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如果只用单一的评价方式,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最终不利于学生多元发展。所以在科学课程评价体系中,我们经常采用表扬鼓励的评价方式,还有示意激励的评价方式。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会传递给学生一种正能量,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这些评价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又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程多元评价的有效策略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四个多元评价的有效策略。
1.评价主体由“个体化”走向“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由单一个体的师评转换成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完成对全班同学的评价,于是小组合作便成为一种有效的多元评价方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在小组间互评,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评价,还可以自己评价。
学生每上一次科学课或参加一次科学活动就是一次自我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家长、活动伙伴,甚至校外辅导员,均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外在表现做出评价,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过程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
要实现评价过程立体化,需要关注学生课堂内外的全方位表现。我们采用课堂评价、课后评价、作品评价和期末总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课成长档案袋。袋中收录以下内容:最满意的作业,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的科学现象或问题,我和同伴合作完成的作品,我的收获,等等。同时要让学生结合成长记录袋及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获得了哪些进步,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并组织学生在班上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最后根据档案袋记录情况,评出一学期和一学年的科学探究小明星,使得科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3.评价内容由“窄化”走向“全面化”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确立了“行为观察、体态评价、表格测定、座谈交流、典型事例评价”五个方面评价内容,来展示学生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成果。如“五分钟发布会”就属于行为观察评价方式,在科学课程的实施中,科学教师在每节课开始的前5分钟里,让3名学生进行“小小科学家论坛”发布会,教师在旁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这种学生通过课外资料查找,课上汇报交流,因势利导进行自主学习的形式,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这项活动中,既开阔学生视野,也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又如“亲子交流”活动属于座谈交流活动,通过“亲子交流”活动,让一个家庭共同完成一次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完成之后请家长和学生谈一谈各自的收获。还有“养蚕活动”属于典型事例评价,组织学生开展养蚕活动,每个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探究,共同观察,了解蚕的一生过程并及时记录下来,写成亲子日记,进行交流展示。通过养蚕这一典型事例,评价学生在整个事例当中的表现,让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4.评价手段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科学知识只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单纯的书面考试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程的未来发展,其仅仅是对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形成一个大致的了解。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还特别注重学生作品的评价,例如:科学小论文、科学小发明、科学小制作、科学研究报告、科学幻想画等。这些作品是学生将自身的科学素养转化为实践成果的体现,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科学课程多元评价的实施方法
1.细化标准,明确评价方向
将评价标准一条条细化,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材料准备、合作交流、探究能力等制订多方面评价细则,做到评价内容全面化。
2.积累星级,构建评价体系
学生通过自己在科学课上的表现,不断积累星级。学期结束后,评定每一个学生的星级,星级多的可以评选科学探究小明星,做到评价过程透明化。
3.记录心得,拓宽评价内容
每个学生拥有一本科学记录本,可以记录以下内容:一是课堂收获。主要记录通过本节课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收获。二是课堂表现。主要评价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可以是自评,也可同伴互评或小组评价。三是还想继续研究的问题。主要记录自己在课后还有哪些想继续研究的问题。四是我的疑问。主要记录本课的困惑。以上四个方面做到了评价内容具体化。
四、科学课程多元评价的反思
在实施多元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断地回顾、总结、交流、反思,形成持久地、自愿地完成科学活动的学力。
1.正面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相结合
科学课程的评价不是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而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在评价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采用正面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关注问题意识和多样化的探究
科学课一定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探究。鼓励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问题,选择个性化的探究方法,即使有不成熟或是不全面的地方,也应予以尊重和保护。
3_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
科学课程要致力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既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是保证后续学习的不竭动力。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会巩固知识,而且会活化知识,增长知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程,应从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意识和能力。
4.重视过程和体验
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参与科学实验的积极性、持久性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资料搜集、事例验证、归纳概括能力等;还要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学生价值观生成、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生命价值的成长。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需要立足于新课改,采用多元化的策略,全面、科学地去评价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以同一把尺子去评价学生。小学科学教师应该以人为本,注重过程性评价,多用正面评价和激励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