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复活》看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特色

2021-09-10高佳盈

今古文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复活重生艺术特色

【摘要】《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经过十年之久的沉淀,托尔斯泰将其毕生经验与思想囊括在这本书中。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精神上的“复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罪恶和腐朽。事实上,复活不仅仅指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也更是代表着托尔斯泰精神上的“重生”,“重生”后的呐喊是有力的,但这也成为他最后的挣扎。本文将从《复活》出发,探寻托尔斯泰在这最后挣扎中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复活》;艺术特色;托尔斯泰主义;“复活”;重生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35-03

一、引言

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旨在揭露俄国丑恶的社会现实,剖析人物内心细微处的变化。《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著作,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创作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当托尔斯泰接近人生终点之时,他的人生体验已达到成熟期,阅历也非常丰富,基于对真实事件的了解,深度挖掘真实事件背后所表现出的俄国资本主义下的黑暗与丑陋。十九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俄国受俄土战争的影响,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尤其是地位低下的底层人民,连年饥饿使他们饱受折磨,再加上资本主义的压榨,让本已无力的人民更加绝望。这时的托尔斯泰看清了治理国家的沙皇的嘴脸,希望借此小说警示上层贵族阶级,同时也在向普通民众宣扬博爱、勿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精神。他曾说道:“艺术的主要目的——假设真的有所谓艺术并且假设艺术真的有所谓目的的话——那么,艺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表现和揭示人的灵魂的真实,揭露用平凡的语言所不能说出的人心的秘密,因此才有艺术。”

《复活》主要叙述了女主人公喀秋莎·玛丝洛娃的悲惨命运。玛丝洛娃在做女仆时被主人的侄子诱奸致使其怀孕,经历了失去孩子的痛苦以及做女仆时多次被扫地出门的窘况,最终沦为妓女,她原本以为能够从此过上安稳的生活,却不幸被指控谋财害命而走上法庭受审判。命运一直在捉弄着她,审判她的陪审员正是当年诱奸她的聂赫留朵夫。在见到玛丝洛娃之前,他已经把她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再次见到玛丝洛娃时,聂赫留朵夫竟起了恻隐之心,想要为她申冤,实际上也这么做了,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的行为打动了玛丝洛娃,玛丝洛娃再次真正地爱上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是真诚的,玛丝洛娃的“复活”是彻底的,而托尔斯泰的“复活”是他精神上的“重生”,用尽全部气力做最后的挣扎,小说中体现了博爱、勿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精神,在经过后人的不断总结之后,将之概括为托尔斯泰主义,接下来,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看托尔斯泰主义在《复活》中的具体体现。

二、托尔斯泰主义:博爱、勿抗恶、道德自我完善

(一)博爱

整部小说读起来是让人压抑的,但其中却不乏博爱的思想,这是由于托尔斯泰信仰基督教,《圣经》中提到很多次爱,可以说整本书的核心就是爱,如在《圣经·新约》的罗马书13章8节(和合本)中说:“凡事都不可亏欠人,唯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托尔斯泰的宗教观的核心便是博爱,而博爱的具体表现是爱人如己,这种爱是绝对高尚无私的。托爾斯泰认为人既然有罪,就需要通过爱来洗净自己的罪孽,爱他人、宽恕他人能够获得自身心灵的安宁。

1.显然,梅尼绍夫没有犯罪而在受苦,这种事是可怕的,不过可怕的与其说是他肉体上的痛苦,还不如说是他眼见人们那么残忍而又平白无故地折磨他的时候他必然会感到的困惑,他对善和对上帝的不信任。可怕的是那一百多个人一点罪也没有,仅仅因为身份证上的几个字不对头,就得忍辱含垢,受尽折磨。

2.更可怕的是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守虽然干着折磨他们弟兄的事,却相信他们是在做一件又重大又好心的事。不过他觉得最可怕的却是那个年老体衰、心地善良的狱长不得不拆散母子,拆散父女,而那些人完全和他自己和他的子女一样,也是人。

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虽然曾经诱奸了玛丝洛娃,但这并不影响自己追求善良,他不想将土地占为己有,而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在他为玛丝洛娃申诉时也能看出他内心善良的一面。在小说的结尾,聂赫留朵夫与上流贵族阶级断绝来往,专心虔诚地信奉基督教,并且用“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且要爱仇敌”的教条约束自己。

3.于是他以青年人的果断,不仅在口头上宣讲土地不可能是私人拥有的物品,在大学读书时写文章宣传此观点,而且在实际行动上将少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从而不违反自己的关于土地占有的信念。

4.聂赫留朵夫想拍案而起,扭转这个趋势,但他又害怕发言替玛丝洛娃辩护,偏袒她——他诚惶诚恐地感到,纸包不住火,大家会意识到他同她有特殊关系。

5.当然,这的确是一次奇怪的、惊人的巧遇!必须尽可能地减轻她的不幸的命运,而且要快点动手,马上就做。

最初是空想主义者的聂赫留朵夫终于跨出行动的第一步,告别了曾经的那个旧我,在为玛丝洛娃申冤奔走的过程中,他也意识到了尽管像玛丝洛娃这样走偏了路,靠怜悯和爱也是可以感化而重新走上正路的。

(二)勿抗恶

勿抗恶是中世纪基督教流行时期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3章39节-42节(和合本):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这样看似荒唐的教条同样具有合理的一面,因为它是托尔斯泰重要的创作源泉,但最开始提出这个观点时,遭到许多人的误解:“当我警告人们,说依照基督的训诲,决不可以用暴力去抵抗罪恶,应该用爱去连根带叶消灭它的时候。人们答道:我们不愿意听到他说的话,他是傻子;他劝我们不要抵抗罪恶,让罪恶来压倒我们。”

勿抗恶在托尔斯泰那里不代表不反对邪恶,只是在他看来,暴力本身就是邪恶的,如果再用暴力去抵抗邪恶,就更是恶上加恶。托尔斯泰明确地反对暴力革命,他曾说:“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和杀戮,不管它们是从哪方面发生的,我都极端厌恶。”即使是正义的暴力革命,托尔斯泰也是不赞成的,他认为暴力革命即使推翻了现行的社会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邪恶行为,就如囚禁和惩罚并不能彻底地让做错事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一样,囚禁和惩罚只是一种阻止的手段,要使犯人痛改前非,只有对其进行思想上的转变。俄国资本主义资本所表现出的道德堕落现象和在金钱诱使下的通奸、谋杀行为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人们真正意识到这种问题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黑暗势力”。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形象是托尔斯泰对暴力革命者的理解和同情,同时表现出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1902 年俄国农民起来发起暴动时,托尔斯泰非但没有反对,而且非常赞同,但在 1905 年沙皇政府大肆屠杀工人时,他又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从此处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始终站在人民这边,具有一定的偏向性。

6.你将会看到那边一切都很好,他们都很满意。只是应当有对付他们的技巧。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犯人们不服管理。换上另一个人,会将其称为暴动,会使很多人遭到不幸。而我们将此事处理得很好,太平无事地过去了。重要的是,一方面要关心他们,另一方面又要建立威权。

(三)道德自我完善

托尔斯泰自己虽是贵族,但他和贵族划清了界限,与《复活》中前期的聂赫留朵夫一样,把土地和财富分给农民,并且他还亲身参与劳动,和劳动人民同甘共苦。托尔斯泰一生之所以追求道德自我完善,实际上是在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之后,才开始关怀人类的命运以及生活方式。如果人类在道德上没有约束,没有追求,终将自食其果,陷入痛苦的深渊。

道德自我完善是列夫·托尔斯泰对纯真的童心和美好人性的向往。依照他的宗教观来看,人不是为自己肉身活着,要为自己的灵魂活着,实质上就是为上帝活着。当人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活时,这人便是充满喜乐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再次见到玛丝洛娃时,除了良心发现要为玛丝洛娃申诉时,更多的是他身处贵族地位,认识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并想方设法帮助穷苦人民,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7.聂赫留朵夫在自己生活的这一时期就是这样糊涂思考的;在整个这个时期,他感到一种解脱了道德束缚的快乐,原先他是为自己设置了道德规范的,因此在这个时期他处于慢性病一般的利己主义疯狂状态中。

8.“我要拿出行动来,我决定跟你结婚。”

9.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走出家门,乘车去找马斯连尼科夫,要求准许他到牢房探望玛丝洛娃,以及玛丝洛娃托他帮忙的明肖夫母子。此外,他还想顺便要求探望薇拉,因为她可能帮玛丝洛娃的忙。

托尔斯泰所塑造的聂赫留朵夫形象是自己的一个缩影,体现着托尔斯泰式的“自我反省”式人物的探索和发展,凝结着作家在精神思想上的深刻思索。聂赫留道夫最终勇敢地突破了贵族阶级的思想局限,能够批判和谴责贵族阶级,进而实现了与贵族阶级彻底决裂,实现了人格乃至生命准则的质的飞跃。这正好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精神状态。

在过去的学术界,很多观点认为,《复活》充满了托尔斯泰布道式的道德说教,并把这些视为托尔斯泰作品中的消极因素。而他们之所以对“托尔斯泰主义”基本上持批判和否定态度,这可能主要受当时列宁对“托尔斯泰主义”评价的影响。列宁曾全面而深刻地科学分析道:“……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既表现了农民群众运动的力量和弱点,也表现了它的威力和局限性……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虽然他对其作品的艺术性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却坚决否定了“托尔斯泰主义”,认为它体现了托尔斯泰身上存在的宗法制农民软弱性的特点,甚至将托尔斯泰视作颓废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义正词严地指出:“托尔斯泰学说无疑是空想的,就其内容来说是反动的。”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主张“暴力推翻反动统治,维护无产阶级政权”,这一选择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从政治的眼光出发,站在阶级斗争的角度审视“托尔斯泰主义”,这也是具有片面性的。当抛开政治、阶级立场的束缚,重新看待托尔斯泰的作品,就会发现,托尔斯泰是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是作为文学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對当时俄国社会现状做出永恒探索的艺术结晶。

三、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复活”

(一)聂赫留朵夫的“复活”

聂赫留朵夫在《复活》中是一个真诚忏悔的贵族形象,“忏悔”本身就是思想上的转变,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实质上是从否定自我开始,最终走向否定贵族阶级的道路。悔罪、赎罪、复活是贵族统治者道德彻底转变的必由之路。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的原因有:首先,聂赫留朵夫并没有被资本主义完全腐化,仍然保留着些许的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他骨子里的善是有待激发的;其次,玛丝洛娃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聂赫留朵夫的同情之心,并把玛丝洛娃的一切遭遇归结于自己,深深的愧疚唤醒了聂赫留朵夫的善。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是艰难的,因为纯洁、正直这些好的品质在贵族阶级眼中成了嗤笑、奚落和批评的对象。当聂赫留朵夫谈正经事的时候,贵族阶级便会认为他中了邪道,变坏时反而受到人们的称赞,不得不说当时俄国社会是个黑白颠倒的社会。

(二)玛丝洛娃的“复活”

玛丝洛娃是俄国社会的被害者。青少年时代的她是纯洁、美丽、天真的,对生活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然而,在被聂赫留朵夫诱奸抛弃之后,她受尽了磨难,饱尝了无休止的痛苦。在她生活中见到的所有人对她都是有企图的,女人想利用她来赚钱,男人想得到她的身体……她被俄国社会推进了地狱里,从此过上了堕落的生活。再次见到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内心充满了恨,曾经纯真的她变成了一个容易猜忌的女人。

10.“那时你就没有感到这样,却塞给我一百卢布。你躲开我,我是苦役犯……”

11.“你在尘世的生活拿我取乐还不算,你还打算在死后的世界里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那张肮脏的肥脸,你走开!”

玛丝洛娃的“复活”实际上是通过聂赫留朵夫完成的,她的“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中贵族道德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和现实意义,是贵族阶级人性的表现。

托尔斯泰在叙述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实现了的“复活”的同时,也描绘了俄国人民正在走向的“复活”。这种“复活”在作品里表现了这样一个潜在的内容:深切同情不幸者的托尔斯泰不停顿地思考着未来、追求着未来、相信着未来,以其独特的方式坚决地、有信心地破坏目前这个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一个有益于人民的美好社会。

四、列夫·托尔斯泰的“重生”

小说中的聂赫留朵夫即是托尔斯泰本人的反映,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充满着矛盾的一生:就像聂赫留朵夫在继承了家业之后便不想将土地分给农民了,他既想保住自己的庄园,又想让农奴过上幸福的生活;既想通过“不流血的革命”来解决俄国社会的危机,又想通过宗教的形式来解决自身的精神危机。但即使有这样的矛盾,也不能磨灭他对俄国沙皇制度的批判,他在看清了一切之后,进行了有力地抨擊,这无疑给贵族阶级狠狠一拳。同时,托尔斯泰在精神紧张之时为自己找了一条解决精神危机的出路,他从这条路出发,揭露沙皇羽翼下充当专制制度辩护士的伪善的教会,击中构筑俄国人间炼狱的道德和法规。

列宁曾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托尔斯泰的“重生”是有价值的、有回响的。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复活》进行艺术特色上的解读,可知托尔斯泰主义在作者的创作中的分量。托尔斯泰主义的动机和归宿是高尚的、至上的,从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世界沟通与联系的加强、社会历史的进步,托尔斯泰主义的人文价值和未来意义必将熠熠生辉,光芒四溢。男女主人公的“复活”也让人们了解即使处在痛苦之中,也能从中找到生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复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2]季怀.从《复活》的创作过程谈作家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J].读者欣赏(理论版),2012,(06):65-67.

[3]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黄江华.从《天网恢恢》看列夫·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思想[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04):127-131.

[5]郑君.试论《复活》中的“托尔斯泰主义”[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01):60-62.

[6]骆玲.浅谈托尔斯泰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294-295.

[7]祖国颂.《复活》的人物设置与托尔斯泰主义[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7,(04):12-15.

[8]阎凤海.“复活”与“托尔斯泰主义”的评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01):59-6.

作者简介:

高佳盈,女,浙江嘉兴人,浙江树人大学本科在读。指导老师,刘贤汉。

猜你喜欢

复活重生艺术特色
巨人复活传
巨人复活转
重生
小熊当当找复活蛋
每一刻你都将重生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让人死而复生的恐怖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