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美学视角探究《滕王阁序》中艺术的主体性表达

2021-09-10乔慧君

今古文创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美学

【摘要】从美学角度上对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分析,它是艺术家依据自己的艺术直觉通过艺术语言所进行表达的一篇骈文,其中凝结了艺术家个人的美学特性及艺术理念,实现了主题情感与客观意象的意境统一。

【关键词】《滕王阁序》;美学;艺术的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21-02

骈文自汉朝末年兴起,兴盛于南北朝时期,于唐代逐渐式微,此时王勃纳百家所长集此,所作《滕王阁序》在骈文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滕王阁序》全文所用典故共有36处之多,均出自《春秋繁露》 《庄子·外物》 《晋书·张华传》和《史记》等数本历史名卷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且流芳百世。

一、历史复刻:通感作用的艺术直觉思维状态

艺术美学史上所提出的艺术直觉概念,指的是艺术家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实进行理性感知后,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与情感酝酿的过程,而能够直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美学内核。这种思维过程依托于艺术家本身强大的艺术理念,而并非捕风捉影,当艺术作品面世之后,各个欣赏主体的各部分感受之间会因欣赏主体的个人经历而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心理现象。艺术接受者此时所感受到的实际上是艺术家对于时代记忆的复刻。历史上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个人美学体验与风格的凝练,带有艺术家本人的个人情感特性与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个人鲜明的美学风格及艺术理念。

(一)审美直觉的直接参与

艺术家所完成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基于艺术家主体直接参与的。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果不是艺术家亲身经历的事情,是永远无法真正感受它的艺术魅力的。王勃二十九岁去往交趾省亲途中,正巧遇上洪州都督阎某对滕王阁进行了翻修,并在此设宴款待群僚和宾客,才有机会亲眼所见“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独特天文地理位置及其史上沿革环境,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和参与,他也难以表达出此时的所见与所闻。只有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周围发生的事件与环境才有可能对当前事物产生直觉,有所感受。

(二)审美直觉的直观感受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基于艺术家主体的直观感受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进行提炼后并赋予自己的主观情感的。观众此时所感知到的信息已然不再是一些客观意象,而是经过艺术家加工后的情感表达。

王勃所感慨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借历史上汉武帝寻至冯唐时,冯唐已90岁高龄难以为任;李广命运不济,至死难以封侯。实际上仍然是借此二人迹遇以表达自己满身才华无处施展的愤懑感受与心境。

二、以意赋典:中国文学的审美意向呈现方式

用典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艺术语言之一在艺术作品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基于王勃少年时就已饱读诗书,博学多才,陆时雍曾赞其“年少高华”。《滕王阁序》中因其用典至妙,集切题、隽永、典雅、和谐之美于一炉, 所以世人盛赞《滕王阁序》为“千古奇文”,并断言“后人难以为继”。其用典手法大致可以分为“明典与暗典”和“正典与反典”。

(一)明典与暗典

“明典与暗典”相互交织于文中。明典让人一看就明白其所引借以表达的含义。文中“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出自《后汉书·徐稚传》,东汉时期时任豫章太守陈蕃,向来不喜欢接待宾客,唯独贤士徐稚来访时,才在堂前设一睡榻,专为徐稚所用,等他走后又收置起来,以表其礼贤下士之心。直接借此典表述此地人才辈出,英豪世代的大盛景象。暗典则需仔细玩味才能悟出其中奥秘,文中的“穷且益坚,老当益壮”则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借以马援毕生所历表达自己虽历经劫难但心气不灭,即使是到了老年时期也要像马援一样志向高远,生死随风。

(二)正典与反典

“正典与反典”交替使用。正典则正面引用历史典故,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典故本身的含义方向是一致的。文中所提“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其典出自《晋书·谢安传》与《列女传·母仪篇》,分别对应谢玄以“芝兰玉树”来比喻有才学的子弟与孟子的母亲为了他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而三迁其家的故事。表明自己此行抛弃了一身的功名,只为能够常伴父亲膝下,自己虽然不像是谢家子弟那般有才学,却也有幸与各位贵人为友,正向用喻表达自己所想。文中也有大量的反典运用,“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中化用《后汉书·孟尝传》中孟尝因志趣高尚最终仕途不得志与《晋书·阮籍传》中阮籍为人放荡不羁,人们怎么能学他这种穷途末路时的哭泣的故事呢?借此典反讽于现实。借此来衬托自己满怀一腔热血仍然志气昂扬。

三、欣赏美学:艺术家主体情感与艺术作品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作品欣赏时,往往只注重与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忽略了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思想。而实际上现在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往往还要基于对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学修养和生活经验的思考。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综合意境。这个范畴之中的意境不仅仅是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个体的所得所悟,也不仅仅是客观事物自己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本体美,而是经过艺术家对客观事物进行把握后,加以自己的能动性和独创性所完成的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欣赏美学实际上是艺术家主体情感与艺术作品相交融而成,是艺术家主体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

(一)一种有实有虚的朦胧美

若有若无表现在画面中就是“实”与“虚”的部分,“实”的部分存在于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所描绘的乐曲、文字、舞蹈和画面等之间,“虚”的部分则更多的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欣赏者对于节奏转换、字里行间、动作变化和留白部分的想象与感悟之间。“实”与“虚”的关系中实是虚的基础,虚是实的升华,虚是在艺术感悟中处于总结与升华的地位,但这离不开实的基础地位。《滕王阁序中》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为秋景时分,水天一色,二者交相辉映,孤鹜在落霞里翱翔,意为天高景阔,情志延绵不绝,整个画面里充满了欢乐、畅快、旷达的意味和情感。看似是作家王勃登滕王阁描绘所见景色,但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任何一个欣赏主体都会根据自己曾经的所见所闻化至此景之中,艺术家所描绘的实景与欣赏主体所感悟的虚景交汇而成,共同营造出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感。

(二)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中国的传统美学概念中的大象无形,一直以来都追求的是若有若无的境界。正如唐代文学司空图所言“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一般,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区别于西方艺术作品最大的特征在于“象”的虚拟性与描摹性的不同。前者注重艺术家所赋予艺术作品人的感知,而后者则更注重对艺术作品的直接体验式传达。《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渔夫的歌声一直传递至彭蠡大泽的那边以及北雁一路心惊,哀嚎声一直持续至衡阳大泽之滨的景象。观天地万物,作者中从世间万象之中擷取此刻鄱阳大泽边渔人北雁的情景,是作者眼观周遭后所记录下的此刻,这一刹那是作者彼时所认定的永恒。焦点聚于一瞬间,此时所喻的永恒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具体的意象所指,一瞬间的焦点却寄托了向往千里之外的无限情思,超于地域,超于时空。

(三)一种与设与施的化意美

无论是何种艺术作品,首先都是由艺术家作为主体来展现的,不管是超然质朴还是错彩镂金的意境,都离不开艺术家所固有的心理定势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曾经这两种对于美的理想感悟在历史上如何绚烂,但始终都离不开艺术家的个人美学倾向与艺术风格。完全“不设不施”已然不能全然归结于自然意境,而忽视艺术家的作用,应当结合艺术家本人所历所感来进行分析。《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意为:年纪虽老而志气应当更旺盛,绝不会改变自己年少时内心的坚守,哪怕自己已经满头白发,处境窘迫,意志也会越来越坚定,绝不会失去自己曾经远大的理想。王勃在本文道出了自己此时的境遇,失路之人在此地遇上他乡之客,一介书生但仍不忘自己少年理想,在人生走投无路之时却仍怀满腔抱负,即便是怀才不遇,寸步难行,但仍然决意参与设施,于乱世之中选择逆流而上。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是依据自己艺术心理定势对客观事物进行把握后,才能完成审美情感的表达与传递。王勃也是遵循这一艺术创作理念继而挥笔写下《滕王阁序》这一千古名篇,完成了主观情感对客体形象的再映射,从而拓展了骈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艺术美学境界。

参考文献:

[1]徐逢春.《滕王阁序》用典之妙[J].学语文,2016,(2):63-63.

[2]贺建珍.《滕王阁序》用典赏析[J].文学教育(下),2019,(2):124-125.

[3]王杜若.《滕王阁序》的艺术魅力[J].文学教育(下),2019,(2):128.

作者简介:

乔慧君,女,汉族,硕士,新疆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影视创作。

猜你喜欢

美学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美学以生命为视界
黑之新篇
纯白美学
《医学美学美容》合作机构推荐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