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前景分析

2021-09-10蒯思科石伟华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电子支付交易成本应用前景

蒯思科 石伟华

摘 要: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我国央行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在交易过程中对应交易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货币形态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未来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从便利性、快捷性与安全性等方面,数字货币比传统货币具有优势,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能节约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整体交易成本,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更顺畅运行。

关键词:交易成本;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前景;电子支付;货币职能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7.24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货币的形态及其基本职能的实现方式一直在与时俱进。我国央行初期发行的数字货币主要针对货币的流通职能,但数字货币所具有的、相对于传统货币的优势与特性,决定了其未来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空间。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一是介绍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二是传统货币流通过程中所对应的交易成本分析,三是我国央行数字货币未来的可能应用前景。

1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运用与创新的货币形式。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去中心化特性使其应用带来信息对称性、不可更改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对于克服现实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信息不完全问题具有较好的功效。而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完全是交易成本产生的一个重要引致因素。数字货币可以增加交易透明度,提高资金结算的效率,让交易全程不可篡改并可追溯。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4年就成立了数字货币的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017年1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在深圳成立;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在2018年9月由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正式被国务院于2019年7月批准,并有相关市场机构参与。2020年4月份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测试。我国央行数字货币被称为DC/EP,由人民银行发行,指定运营机构向公众兑换,基于广义账户体系,支持银行账户的松耦合功能,是与现金等价的可控匿名支付工具。央行在技术选择上采取了中立策略,未来各商业机构采取任何区块链或传统技术都可以,为未来数字货币的应用预留了足够的技术选择空间。

在考虑现有金融体系的情况下,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分发机制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即由中国人民银行将 DC/EP 发放到商业銀行,再由商业银行将 DC/EP 分发给居民。DC/EP 发放的二元模式不会对原有流通体系中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影响,对于商业银行存款不太会产生竞争性分流从而对其放贷能力影响非常小,完全按照原有货币的投放体系进行分发,原有的二元账户体系保持不变,不会出现“金融脱媒”现象。另外,由于央行数字货币特有的技术属性,从微观上能提高货币流通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从宏观上能更精准化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政策效应。初期的央行数字货币采用DC/EP方式,完全属于M0的货币属性,便于取得数字货币发行与流通的经验数据,符合我国的现实市场环境和实际国情,有利于未来发行具备更多职能的央行数字货币。

DC/EP作为传统纸币的数字化替代品,除了具有技术优势外,在其流通过程中,传统纸币的业务场景均能通用。使用者只需要在移动终端下载安装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经过注册认证后就可以进行转账、支付等相关操作。相对于传统的第三方机构来说,DC/EP的转账、支付在双方处于双离线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从而摆脱了数字货币流通过程对网络的依赖。

2 传统货币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科斯(1937)在其《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以此分析企业存在的逻辑。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关注商品与要素交易过程中所对应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一笔交易达成过程中所对应、除了交易对价以外的成本,包括交易中所花费的时间和货币成本。交易成本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摩擦力,影响或者阻碍社会经济的顺畅运行。威廉姆森进一步将影响市场交易成本的因素分成交易因素和人的因素,交易因素主要指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及交易的技术结构(交易物品的技术特性,包括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频率等)。由于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任何交易都存在交易成本,新的交易形式和创新业态不断出现。

交易成本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货币流通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由于货币的法定偿付性和无差异性的技术特性,导致金融交易过程所对应的交易成本表现形式与商品或要素交易过程所对应的交易成本有差异。货币流通和纯粹的金融交易,也同样产生与货币形态对应的交易成本,央行数字货币这种新的形态与传统货币相比,其对应的交易成本发生改变。

2.1 传统货币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时的交易成本分析

货币的流通职能是指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支付职能是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其本质均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从一个市场主体流向另一个市场主体,由于货币独特的技术特性,导致与货币相关的搜索成本、谈判成本和签约成本基本不存在,监督成本是其交易成本的主要构成。

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以实物现金形式进行交易,则对应现金的保存、运输、安全及可能存在假币等方面的成本与风险。实物现金支付虽然快捷方便, 但无法进行快速的远程支付结算,大额支付成本非常高。如果以转账方式进行,需要依托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对应服务费用和时间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可跟踪与回溯性而可能面临的欺骗性交易风险,第三方服务机构自身服务时间与其他限制性规定导致交易的便利性受限。

从宏观角度来说,现金的实体形态导致央行的货币生产成本呈现逐年不断上升趋势,且易破损,存管也需要分散化、特定且高成本的设施与场所,而数字货币其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甚至趋近于零。传统货币的不可跟踪与回溯性也无法保证货币流向与交易合约条款中所约定用途的一致性,从而出现交易风险的可能。一是导致整个社会对应的总体交易成本高,不利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顺畅运行;二是国家的财政、产业和其他民生政策所对应的资金流向可能出现偏离,导致政策设计所预想的效果无法完全实现。

2.2 传统货币及其衍生形态作为交易对象时的交易成本分析

货币及其衍生形态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主要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及其资金融通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是影響金融体系运行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我国金融监管采用分业模式的情况下,跨市场的穿透式监管成为重大事件监管的选项,传统货币形态下的穿透式监管对应的人力与时间成本非常高,而穿透式监管的高成本又导致这种监管只有在特定情况下采用,进而形成一种负向的循环累积效应:一般监管的非穿透性,不断提升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概率,其对应的成本与风险偏低,回报率偏高,本质上对于违规性金融行为起到一定的鼓励效果,要素配置出现扭曲。负向循环累积效应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信用下降,交易成本不断上升,社会经济运行不断受阻。

以近几年频频出现问题的互联网投资借贷平台(简称网贷平台)为例。网贷平台作为市场主体间提供信息服务的中介,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网贷平台多采用分散账户的模式,平台单方面提供所有信息,出资人、筹资人、监管机构及其他参与方难以相互核对交易信息,出资人和筹资人通过平台签订网络合同, 整个交易和合同的执行过程都是由平台主导控制,交易达成后,出资人无法接触到筹资人,无法自主追踪和监控资金流向,资金被挪用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也很难及时阻止,从而发生损失。资金用途和交易一致性缺乏监督和保障,导致平台可能存在造假的操作漏洞和自身的安全隐患。

3 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前景分析

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跟踪与可回溯性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货币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外,通过智能合约能保证资金流向与双方合约约定用途的一致性,这些技术特性对货币流通中所对应的交易成本起到很大的削减效应。由此逻辑,央行数字货币在未来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3.1 更便捷的网络支付应用

央行数字货币会改变原有的网络支付体系的格局。其一,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需要借助网络进行货币从一方到另一方的转移,网络不可或缺,但央行数字货币的双离线模式可完全摆脱网络的束缚。并且,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微信、支付宝无法实现的实时到账功能。其二,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质上是基于银行账户进行的电子化交易结算,是将货币从一个银行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而央行数字货币不需要有银行账户的支撑而直接实现。其三,央行数字货币对私人数字货币起到抑制其发展的作用。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法定数字货币,其是唯一的。私人数字货币的种类有很多,且对银行货币的回流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对商业银行乃至货币调节机制都有很大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能抑制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

3.2 更高效的国际贸易与跨境结算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会极大地方便国际贸易与跨境结算。在贸易方面,中国已是全球第一的贸易大国,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推进自由贸易的进程,这为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并且,人民币加入了货币篮子,使得其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高,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在跨境结算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都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中国有很多互联网都在积极地拓展海外业务,加之海外旅游、留学生服务业,跨境支付将成为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巨大的试验场。跨境支付存在的资金安全、监管不到位、违规操作等痛点,央行数字货币都可以很好地规避。最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跨境结算会涉及多个单位的协调配合,而数字货币可以将这些需要众多机构协调配合的工作全程通过网络自动执行,极大地化繁为简,减少工作量,还能实现实时到账,降低结算成本。

3.3 更健全的金融监管

智能合约与联合签名机制能解决传统货币作为交易对象时面临的资金用途和交易一致性难以保障的问题,从而保障金融安全与合规性。当前兴起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为智能合约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技术参考(Szabo,2016)。数字货币在形式上就是一串经过加密的字符串, 该字符串包含所有者标识。资金流出方将数字货币字符串直接转移给接受方, 可以通过联合签名机制来有效监控资金用途(姚前,2018)。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流向不透明与资金安全问题。首先,现在人们使用的货币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使得贪污腐败、挪用公款、洗钱等现象层出不穷,但如若利用了央行数字货币所具有的大数据监控的良好性能,货币的交易流水都可以被精准监控,那么,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对于特定领域,例如,扶贫、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专款支出能够实现货币去向的实时监控,对国家的反腐、反洗钱进程也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可极大提高政府工作部门的廉洁程度。其次,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我国有良好合作关系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恐怖活动等对资金安全具有重大威胁的问题,这便导致合作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但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有着去中心化等一系列重要优势,可天然抵御此类攻击,就算有部分节点被攻击失效,其余节点也存储着交易的全部信息,可以保证交易的安全。

参考文献

Szabo N. Smart contracts: building blocks for digital markets.2016. https://kameir.com/smart-contracts/.

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在互联网投资借贷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学,2018(09):1275-1282.

姚前.法定数字货币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19(01):16-27.

范一飞.法定中国数字货币的理论依据和架构选择[J].中国金融,2016(17):10-12.

陈志鹏.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及问题探究[J].金融经济,2019(12):3-7.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  蒯思科  石伟华

猜你喜欢

电子支付交易成本应用前景
专用性资产、生命周期与企业价值
“交易成本” 需要重新定义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普惠金融体系下我国电子支付发展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浅谈基于RFID的移动电子支付安全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