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实践及对策研究

2021-09-10高桂波汪健段绍军金鸣昌宋俊霖冉茂桥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近视民族地区防控

高桂波 汪健 段绍军 金鸣昌 宋俊霖 冉茂桥

【摘要】目的 探讨黔东南州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方案,為民族地区提出 具有特色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视力普查为驱动实施五位(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长、学生)一体(社会共同体)和偏远山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机制。结果:2020年总体、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比2019年分别下降1.21%、1.04%、1.18%、1.39%和0.13%。近视患病的单因素分析表明,运动情况、课间休息场所,是否限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等因素均是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P值<0.05)。近视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乡、性别、课间休息场所、家长是否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和遗传情况与近视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云夹近视风险监测七项不良率项目分别为51.54%-88.66%。结论:黔东南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可及的,可支付得起的,可持续的和高质量眼保健服务,期望为全国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借签和帮助。

【关键词】近视;儿童青少年;防控;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4-092-0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指示精神,2018年州教育局等七部门制定了黔东南州改革试验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实施2年收到一定效果。本文对2年的防控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旨在深入开展和切实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提高防控质量,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同时为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具有民族特点的综合防治方案。

1.实施方案

1.1成立黔东南州改革试验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和黔东南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检测中心。

1.2州教育局等七部门制定黔东南州改革试验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黔东南教体通[2018]28号文件),包括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措施(17项具体工作要点)、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全方位推进综合防控(家庭、学校及幼儿园、学生、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措施等内容。

1.32019年及2020年共开展全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培训工作会三场,培训1200人次,举办爱眼、护眼知识讲座56场,学校、幼儿园视力普查115场。

1.4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防控流程)

预测(定期检查;建立视光档案、近视发生预测、.用眼习惯监测 、云夹行为干预)→检查(找到原因;远视储备、验光、眼轴、双眼视功能 )→控制(选择手段;科学的配镜、角膜塑形术、双眼视功能训练、科学依据眼镜)

1.5 实施方法 以普查为驱动,五位(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长、学生)一体,并在边远山区乡、镇、村学校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坚持动态,长期防控。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按照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检查及干预工作手册的要求,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进行调查[1]。共视力筛查46143人,男性24456人,女性21687人,幼儿园1793人,小学27934人,初中10926人,高中192人。本研究涉及调查对象本人或其监护人的认情同意。同时对凯里二个小学校调查学生校内用眼情况(包括课桌椅调试频次、眼保健操频次、课间 休息习惯等)以及校外用眼情况(包括完成作业和课 外补习的时长等)、读写姿势、视屏行为及时间、户外 活动情况以及视力检查与矫正情况等。

2.2方法

①问卷调查 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方案(2018年版)》[2]中的学生视力不良及影响因素专项调查表,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参加问卷调查ꎬ内容包括校内用眼环境、校外用眼环境、读写姿势、近距离用眼、屏幕使用时间、户外活动和睡眠、近视情况等7个维度共31个项目。

②近视筛查方法及判定 近视筛查及判定方法 按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荐近视筛查标准《儿童 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3]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视力检查表要求符合国家标准(标准对数视力GB11533)的规定。屈光检测采用台式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仪要求符合标准(眼科仪器—验光仪IS010342)的规定,裸眼视力<,5.0且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等效球镜度数<-0.50 D判定为近视。凡有任意一只眼近视即判定为近视。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将近视分为低、中、高3个程度[4]:-3.00 D≤SE<-0.50 D 为低度近视,-6.00 D≤SE<-3.00 D 为中度近视,SE<-,6.00 D 为高度近视。

③统计分析采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组间百分率的比较采用x²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 0.05。

④云夹近视风险检测,检测凯里四小4-6年级97人,近视风险监测内容为每天用眼时长不良率、单次连续用眼不良率、平均用眼距离不良率,白天用眼照明强度不良率、晚上用眼照明度不良率、平均有效户外暴露时长不良率等七项检测指标。根据检测近视风险,提出防治方案。使用方法[5]:云夹装配在眼镜腿上,它可以自动记录配戴者用眼活动、户外活动时的日照强度、时间等数据,配戴者如果近距离用眼的距离<30cm,云夹会开始震动提醒。收集数据时开启手机蓝牙,确保云夹与手机距离<1m。打开云夹APP进入首页后,自动同步数据。

3.结果

3.1全州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①近视率 全州2019年和2020年近视分别为39.14%(11247/32186)和37.93%(5214/13957)。其中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近视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②近视患病的单因素分析 X检验结果表明:运动情况、课间休息场所,是否限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等因素均是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P值<0.05),详见表2。

③近视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近视为因变量(近视=1,非近视=0),将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1)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城乡、性别、课间休息场所、家长是否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和遗传情况与近视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农村、课间休息场所为户外、家长不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与近视发生呈负相关,而性别为女、遗传因素与近视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0.05)。详见表3。

3.2凯里四小云夹近视风险检测项目不良率情况

凯里四小4-6年级应用云夹检测近视危险因素,97人,七项指标不良率在51.54%-88.66%之间,与近视形成呈高风险,详见表4。

4.讨论

4.1建立民族地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创新机制

由于民族地区特点,受到地理环境、卫生资源、文化及经济的制约,必须探索一条民族地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创新机制。二年来以全州普查10万多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在此基础上州政府领导,宏观调控,黔南州教育局等七部门印发《黔东南州改革试验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的通知,设备、资金支持。教医协同,学校、教师对学业,作业、课间、体育锻炼、课堂引导、环境管理一增一减。家长学生对学习状态、生活习惯、户外活动、假期和电子产品管理。2020年幼儿园、小学、初中的近视不良率比2019年均有不同下降。边远山区小学、初中近视防治,虽困难较大,由于有些乡镇把近视工作纳入扶贫工作范畴,引进公益基金,防控近视产品,取得一定成绩。普查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基础,综合性防控手段是核心,政府、学校、专业人员是成功的保证。以上证明,以普查工作为驱动五位(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长、学生)一体(社会共同体),偏远山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这是民族地区综合防控近视创新机制。其特点是提供可及的,可支付得起的,可持续的,同时又是一种高质量眼保健服务在中国农村边远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措施,期望为全国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借签和帮助。

4.2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青少年每日户外活动2h或每周户外活动14 h以上,可以有效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6-7]。云夹可检测每天用眼时长不良率、单次连续用眼不良率、平均用眼距离不良率,白天用眼照明强度不良率、晚上用眼照明度不良率、平均有效户外暴露时长不良率七种近视风险不良率。位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控提供了信息智能的检测手段,可降低近视的发生率。本文检测的近视七种危险因素,可分析学生群体行为的特征(区域、省市、学校、班级),综合分析四大用眼维度,比较校内、校外用眼信息,整合男女生差异信息,辅助学校制定近视眼防控方案,长期坚持可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具有智能化,监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优点。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动态科学观察防控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國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手册 [Z].北京,2019.

[2]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方案的通知[EB/OL].[2018-10-26].

[3]国家卫生健康委.近视筛查标准《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EB/OL].[2018-10-16].

[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的通知[EB/OL].[2019-10-15].

[5]王小琦,应用“云夹”监控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11-12.

[6]王绮韵,庄菁,余克明.光强度与近视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6,36(10):984-987.

[7]郭寅,刘丽娟,徐亮,等.北京市城乡681名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及与近视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191-194.

作者简介:

高桂波,1986年5月,男,汉族,贵州,专科,高级验光师,青少年儿童检影验光汪健;1982年2月,女,侗族,贵州,本科,主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

段绍军,1984年9月,男,苗族,贵州,本科,主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

金鸣昌,1953年11月,男,苗族,贵州,本科,主任医师,疑难眼病的诊治。

黔东南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监测中心 贵州凯里 556000

猜你喜欢

近视民族地区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益气聪明汤在眼科中的应用
视觉生理性手指操对预防青少年近视及控制发展的作用探讨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