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视域下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方法研究

2021-09-10章卓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精准扶贫高职院校

摘要:“精准扶贫”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习总书记也多次在“精准扶贫”战略的部署决策中提到将其融入“职业教育”的深远意义。在“精准扶贫”的视域下,本着“立德树人”的宗旨,把资助和育人结合起来,为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指明了新的方向,那么如何使其精准、高效益的发挥扶贫育人的作用,也是我们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职院校;资助育人

1前言

在当代社会的不断变革发展中,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但仍存在着部分高职学生因特殊原因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习的现象,因此必须贯彻落实我国的高校扶贫政策机制,将精准扶贫理念与资助育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使学生资助工作最大程度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从而培养高职学生成为高素质、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勇于奋斗的综合性理想人才。

2当前高职学生“精准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帮扶不精准

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认定学生是否贫困大多都是依据学生生源地开具的证明以及学生自己提交的家庭贫困申请表,但是由于各地区对于贫困程度的认定标准不同,导致学生提交的材料并不能够完全的决定一个学生家庭的实际条件,给学校的判断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也有的学生也会因为种种的个人原因而没有提交贫困申请,就使得高校资助认定工作的精准性大幅度下降。此外,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却鲜有换位思考,缺乏创新思路,资助工作缺少个性化和精细化,往往忽略各类困难学生群体的需要差异,帮扶缺乏动态分析,工作形式不够丰富,工作目标过于功利,这样的资助容易造成资助工作“供需”不对应,精准度差,不能“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使得资助帮扶效果大打折扣。

(2)对贫困生管理工作不到位

资助育人工作的进步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依据一些准确可靠的制度政策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如果参与人员专业性不强,人手还不够,导致资助育人工作会受到影响。一般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都是学院内的辅导员,但是辅导员平时的工作事务就比较的繁忙,对于这些工作的处理时间就会大大降低。此外,目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大多比较落后,相关的材料申请以及证明信息都是纸质版的,这不仅会降低工作的效率,进行信息核对时也比较麻烦,如果材料保管不善的话还容易丢失,不利于工作的持续展开。

(3)精神贫困亟待解决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扶贫工作很重视用国家和各类社会资金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忽略学生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诚信等精神的培养,以及受助后的心理引导。家庭困难学生往往存在自卑、焦虑、敏感等心理问题,这些都很难用单纯的物质资助来解决。部分受助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少自立自强的意识,缺少感恩回报社会的意识。因此,做好精神帮扶,更有利于他们真正走出困境,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合格大学生,“精神脱贫”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3践行高职学生“精准资助”的方法

(1)精准识别:细致困难学生的认定及帮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精准识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助帮扶工作的精准度。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一套严格、规范、民主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把握好基层组织认定与辅导员意见相结合、家庭经济普查和校内生活调查相结合、客观标准与主观需求相结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学生日常表现、消费行为综合评定,综合确认学生困难实际。其次,高职院校要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及时掌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变化情况。

(2)精准管理:提高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

在相关资助政策实施以后,应当推进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各方面力量,着力形成协调顺畅、合作紧密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资助育人工作新格局。同时准确了解到每个贫困学生的全部信息,对于相关的管理也能够有所依据,完善并细化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统一,外部评审和学生评议相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统一,建立起导向明确、更加科学有效的资助育人工作评价体系,以落实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

(3)精准育人:确保教育的公平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也是如此。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个体差异,需要统筹兼顾经济资助和育人成才这两个方面。高職院校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教育,并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自身的就业能力。首先,高职院校需将日常教育活动与资助工作相结合,不能仅仅从经济层面进行简单的资助,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资助,在已有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基础上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锻炼其实践能力的同时又能获得经济来源,提高了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再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推进诚信、感恩、励志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达到资助育人目的。

4总结语

精准扶贫视域下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脱贫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担负着重要的精准资助育人任务,完善精准资助育人方法既有利于促进高校职业教育的公平,又能助力职业教育型资助的育人升级,对引导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树立正确的受助思想都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下好“精准”这盘棋,这样有利于持续强化“四个意识”,全面落实“四个服务”,真正做到“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参考文献:

[1]Ebuenyi Ikenna, Rottenburg Esther S, Bunders-Aelen Joske F G, Regeer Barbara J. Challenges of inclusion: a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ing barriers and pathways to inclusion of persons with mental disabilities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mes in East Africa[J].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18(10):536-544.

[2]董雪艳.新时代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4-5.

[3]杨振斌.做好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国高等教育,2018(5):17-20.

作者简介:章卓君(1991-),女,浙江绍兴人,硕士,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学生工作管理。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精准扶贫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