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影视摄影专业示范课程建设探索

2021-09-10帅国庆骆亭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双一流背景

帅国庆 骆亭竹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注重科研与教学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探索专业示范课程建设,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影视专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内影视专业的同质化。现将本课程在专业示范课程建设改革实践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为学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一流”背景;高校教育;影视摄影专业;示范课程建设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作出新部署,唱响了“双一流“建设的号角[1]。在高校教育层面上,影视摄影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对摄影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校摄影专业发展和就业创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高校摄影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影视摄影专业课程建设应结合学院实际发展现状,合理规划专业建设目标,设计专业内涵发展示范路径和内容,从而完成一流专业的建设任务。

一、影视摄影专业示范课程建设的意义分析

在对高校影视摄影示范课程专业建设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确影视摄影专业的定义和相关的课程学习内容。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在我国的高等学校当中,影视相关专业诞生,并且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在影视专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电影电视学院结合本院的教学特点,将通识教育与特殊精识教育相结合,重基础、宽专业,培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视听思维的摄影摄像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影视行业发展需要。

但是就影视行业的当前的就业形势看,部分影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企业项目经验和动手能力,一些影视企业也不愿意投入物力和时间为入职者提供培训,使其满足企业的要求。这一矛后的存在导致求职者和企业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高校为了更好的建设影视相关专业,形成有风格的办学特色,必须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发挥出来,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真正体现“一专多能”(导演、剪辑、摄影、录音)的特色,辅助影视专业并为为今后影视专业的建设提供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影视摄影专业示范课程建设探索

(一)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强化专业特色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影视摄影专业示范课程建设的核心,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材建设方面,本课程可以在具体参考“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影视专业创新人才的需要,结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重新对各章节进行编排和整合。

比如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进行分类,并通过线上、线下逐一讲解并穿插与各教材知识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辅以思考题与现场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实现专业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与优化;在教学内容上借助课程网络资源,补充更多体现系统性、条理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学科前沿知识和具体实例,使课程的知识体系不仅涵盖影视专业同类课程的共性内容,而且又体现了本专业鲜明的特色。

(二)科研与教学融合,强化生产实习和实训课程

着眼于培养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技能训练、技术思维、职业素养三个维度进行培养,近些年来,我校在影视摄影领域的科学研究研发取得了显著成绩,无论是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本课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坚实基础。

学校的专业示范课程建设应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同学们分享具体的科研实例。教师需充分熟悉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和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制订详尽和完整的科研方案。并可以将部分学生亲身参与的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科研实践引入到课堂,同学们通过具体实习和实训环节,身临其境接触和观察影视摄影设备,实际了解和熟悉工作中易出现的問题和解决方法等。在加强学生基本思维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创新课程学习形式

“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影视摄影专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三结合”考核体系,从而改变了单纯以期末笔试决定成绩和“重知识、轻能力和素质”考核的状况。

如综合应用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随堂小测验、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演讲等形式,加强对专业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多元化评价,并在课件作业展示和演讲结束后,由学生自主选出5名评委,与授课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独立评分,并计入课程最终成绩等,这种主动性、研究性和自我展示性的学习形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程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3]。

结束语

影视摄影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对高校摄影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就业创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引领着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要探索影视摄影专业示范课程建设,必须从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强化专业特色入手,将科研与教学融合,强化生产实习和实训课程,同时进一步的深入挖掘与推进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创新课程学习形式,打造课堂金课标准,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度与教学效果,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频佳,程曦,孙丰慧,孙警辉.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应用型示范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1-10.

[2]韦福,王晓波,邱惠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主要内容及实现路径探讨——以“社会政策”课程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20,40(06):118-122.

[3]卢文超.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建设探究——以南京艺术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为例[J].大众文艺,2020(22):171-172.

课题项目:《剧情片创作》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四川传媒学院2020年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专项项目

作者简介:帅国庆(1984.10-),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影电视;骆亭竹(1990.1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双一流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