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工船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2021-09-10苏宝玉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苏宝玉

摘要:在当前的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已成为海工船舶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

关键词:海工船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海工船舶企业的特点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海工船舶企业管理层人员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考虑到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从而能够通过战略的合理执行来促进我国船舶行业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1.海工船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挥不充分

人力资源管理共有六大管理模块,分别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所有的工作,但大多数海工船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形成体系,仍处在传统行政性、事务性劳动人事阶段,更多地关注于简单的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和薪酬等事务性工作,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绩效及发展通道等重要职能。

1.2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性不强

很多海工船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定位不准,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定位于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导致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也不是很高。特别是在基层部门,经常安排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相对薄弱、没有接受系统专业培训的人员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效。

1.3人力资源管理和业务部门的需求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海工船舶企业既有船舶研发设计管理等高技术含量的岗位,也有现场苦脏累险的生产操作岗位,因此各岗位对人力资源的能力要求不一。由于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企业各项业务了解不够深入、对各个岗位的了解不够透彻,脱离企业业务实际需求去开展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仅以人员招聘为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侧重于招聘到岗的人员数量,忽视了人员的质量,而业务部门更注重人岗匹配,既不要高能低用,更不要低能高用,从而导致岗位的符合度较差。

1.4重使用、轻培养,人才缺乏成长通道

很多海工船舶企业在人才管理上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误区,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企业没有合理的人才梯队,甚至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难以支撑企业转型发展,同时,员工也看不到自己成长通道,工作积极性不高。

2.海工船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思考

2.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自身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必须通过院校招聘、社会化引进专业的人员,培育一支业务精通、善于学习、公正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同时,要培训各部门经理“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让他们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培训、培养、考核等工作,以适应现代化海工船舶企业模式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2.2制定适合现代海工船舶企业模式发展需要的人才战略规划

人才战略是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根据现代海工船舶企业模式的要求,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战略目标相联系、相适应。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维度、竞争维度和自身维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了解行业动态、标杆人力资源运营体系、人均人工成本等评价指标,结合自身技术、管理、人才能力等实情,制定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人才战略,提前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预测,为建立现代海工船舶企业模式提供人才保障。

2.3建立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多维联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人员招聘与配置上,以海工船舶企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实现管理架构扁平化、劳动组织区域化要求进行岗位设置,按照精干高效原则,推进业务整合,优化岗位定员。以人才引进强化专家人才队伍,以招聘大学本科、硕士毕业生作为技术管理岗位的后备生源,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在人才管理上,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实现人才和岗位的最佳匹配。高素质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有突破,要培养现代海工船舶企业模式需要的高级科技、管理人才。建立人才奖励制度,实行有效激励,建立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在绩效管理上,建立公平公正、多劳多得的分配体系,客观、科学、动态地衡量员工工作效率和效果。薪酬分配体系必须兼顾内、外部的公平,企业薪酬必須外部具有市场竞争力,内部遵循“按能力、业绩付酬”的原则。通过“内部”和“外部”都相对公平的薪酬分配体系,解决“招人”“留人”的困难。

在人员培训上,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发掘员工潜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通过分层分级培训,适应多层次、多专业、多岗位培训需要。对技术、管理人员,要培训其对现代海工船舶企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核心要求的理解,重点培养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对技能工人强化复合工种培训,推行“一人多技能制”,推进复合职能、技能、满负荷、高效率的培训和考核办法,严格执行优胜劣汰的择优机制。

2.4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是船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完善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海工船舶企业应当注重优化薪酬结构并且增强激励措施。除此之外,在完善激励机制的过程中红企业应当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来合理的制定员工薪酬及薪酬增长准, 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企业员工收入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步提升。另外,在完善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海工船舶企业应当注重根据工作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来向优秀人才、紧缺人才倾斜形式多样的激励政策并且对于关键人才采用激励措施,增加考核办法,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采用量化、细化的考核指标, 从部门考核逐步推广到一般主管都参与考核、从年度考核逐步扩大到季度考核, 将考核工作一步深化,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船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可靠性的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只有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持续提升海工船舶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重塑低成本竞争优势,为推进现代海工船舶企业模式建立提高重要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当前船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熊刚.广东造船. 2019(05).

[2]船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挑战[J].高玉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06).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