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2021-09-10陈周元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方法

陈周元

摘要: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却逐渐趋于漠视。教师过于专注于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学习会一直处于低估,对于生活更是力不从心,做事一事无成,更严重甚至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危险。因此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极度重视。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健康状况和高度的身体训练,是有效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程度,尤其是高中年龄段的学生,作业多,要学的知识量大,教师要求严格,升学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排解,没人诉说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对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度过高中阶段的学习。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进行讲解

教师应不断以学生为主体,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决心,努力适应新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和有益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一直在社会的大潮中不断改革,直到现代,逐渐成为教学日常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心理健康与“多媒体+”的技术更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多媒体技术不乏是一种新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对于学习充满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大量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原因。

例如,在上《青蛙实验》这一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危机不是突然的,而是在自己的懈怠中不知不觉的享受中发生。教师对于这节课可引导学生观看青蛙实验,通过视频的方式,讲解青蛙实验:把青蛙放在烧开的烫水中,青蛙立马跳了出来,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再把青蛙放到冷水中,青蛙开始自由自在的游泳,后来水温慢慢变高,青蛙也没有跳出来的力气了,最终失去了生命。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记忆会更加牢固。

二、小组讨论为主,树立良好的心态

高中阶段的学生,从幼儿到现在尽力的数年学习阅历,大多数人往往对于不会的问题也不会及时去和教师沟通交流,很多学生会选择放在心里,不和其他人进行讨论,也有许多学生会出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感到枯燥和打盹的现象,总是提不起精神,导致成绩一直不够理想。小组合作更适合解决这两种问题,小组合作主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对各种外来思想的接纳能力,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接受别人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不同见解。

例如,课前要学生准备好纸笔,划分好小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读素材: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遵循的各种规则,如上课不能睡觉,过马路看红绿灯,不破坏公共财产。同时,我们也必须承担许多责任,如说过的话就要说到做到,损坏了公共公物要照价赔偿,甚至是生命的危险,由此提问,如果规则与自己的生命有冲突,要怎么解决,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于这种比较有争论的问题,每一位学生的意见都不同,小组成员要及时记录每个人的想法,进行归纳总结。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仅能够充实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多种渠道,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从而为学生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树立起自信心,进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教师要利用课外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教育学生要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比如,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笔者联合其他教师为学生组织了小型的文艺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可以发挥自己在唱歌、书法、舞蹈等方面的特长。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主动加入到了文艺比赛中。而且,有很多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加了比赛,这样的模式,不仅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可见,丰富的课外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课外活动,是学生感受生活乐趣的重要渠道,也是舒缓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手段。

四、督促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点熟记后,进行生活化运用

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也只是走马观花,根本没有做到深度记忆,只有练习增多,学生才能够回去运用,运用到生活中,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多督促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反复揣摩,找出从中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才能有可能运用到生活中去,把知识进行实践。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逐渐生活化,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金钥匙”,化解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難题。

例如,教师可为学生出一份焦虑自测表,如,是否每次发下成绩表都会不开心,是否觉得其他同学都在议论自己等等,每与表上现象一样一次,就给自己加一分,看看自己能有多少分,划分一下等级,属于正常、轻度焦虑还是重度焦虑,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焦虑,通过自我调整的方式进行解决,这种方式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测试,不受时间地点局限,达到了生活化目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必须要逐步提升,才能化解自己的高中危机,顺利度过一个充实饱满的高中生活,进入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加紧引导学生的心理,做到关注到班内每一位学生,争取与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至少一次的交谈,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杨雪.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25+22.

[2]王琼燕.促进高中生自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6):8-11.

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方法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