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形结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杨春辉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化学应用

摘 要: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用于解题中可大大简化步骤,提高解题效率.为提高学生应用数形结合解题的意识,掌握相关的应用技巧,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围绕具体的例题为学生讲解数形结合的具体应用,使其把握应用数形结合解题的相关细节,促进应用水平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数形结合;应用;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2-0088-02

收稿日期:2021-01-25

作者简介:杨春辉(1984.2-),女,江苏省连云港人,中学中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图形可将抽象的过程、参数直观的展现出来,可涵盖很多信息,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化学涉及很多的图形,尤其一些化学反应图像,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为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教学中应注重数形结合的应用讲解,使其掌握這一重要的解题技巧.

一、提高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结合所讲化学知识,注重优选经典的例题,在课堂上为学生深入的剖析,传授数形结合应用技巧,使其感受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便利,提升数形结合应用意识.

例1 将一定量的CO2通入到100m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  ).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

B.通入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448 mL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

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2∶1

由图可知盐酸加入到25 mL才开始有气体产生,两个过程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3,则对应溶质中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2∶1,D项正确.由Na原子守恒可知,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L×0.2 mol·L-1/0.1 L=0.1 mol·L-1 ,A错.由碳原子守恒可知CO2物质的量为0.075L×00.2 mol·L-1=0.015 mol,对应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336 mL,B错误.

二、做好数形结合应用点拨为提高学生数形结合应用水平,教学中应注重给予学生应用点拨,使其认真观察图形,分析各阶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根据图形中的参数找到反应中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快速解题.

例2 将NaOH溶液不断的加入到AlCl3与MgSO4混合溶液中,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如图2所示,则原溶液中Cl-与SO2-4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2∶3   C.6∶1   D.3∶1

滴加NaOH溶液先有Al(OH)3与Mg(OH)2沉淀生成.随着NaOH溶液的继续滴加Al(OH)3溶解,溶液中只剩Mg(OH)2沉淀.其中AB段为Al(OH)3溶解所需的NaOH为0.1 L,根据NaOH~Al(OH)3~NaAlO2,可知生成Al(OH)3消耗的NaOH0.3L,则生成Mg(OH)2沉淀消耗NaOH 0.1 L,则原溶液中n(AlCl3)∶n(MgSO4)=2∶1,则Cl-与SO2-4物质的量之比为6∶1,正确选项为C.

三、注重数形结合应用训练为提高学生数形结合应用水平,应注重围绕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运用训练,实际在训练中积累数形结合应用经验,使其在以后的解题中少走弯路.

例3 常温下将CO2持续通入到1L pH=10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点溶液中:c(Na+)=2c(CO2-3)+c(HCO-3)

B.c点溶液中:c(Na+)>c(CO2-3)>c(HCO-3)

C.b点溶液中:c(H+)=1×10-7mol·L-1

D.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

由图可知在d点溶液呈中性,即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A正确.当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最大时,表明溶液为Na2CO3溶液,其促进水的电离,因此,B项正确.b点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其抑制水的电离,因此,c(H+)<1×10-7mol·L-1,错误.水电离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在pH=10的NaOH溶液中,c(H+)=1×10-10mol·L-1,H+来源于水的电离,因此,D正确.

四、重视数形结合应用拓展为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解答化学问题的灵活性,应组织学生开展应用拓展活动,给其解题思维带来良好的启发,尤其在拓展中鼓励其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借鉴解题技巧,促进其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例4 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0.6mol C与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4,图5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使用催化剂,图4中t0~t1阶段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A(g)+B(g)2C(g)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0mol

D.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mol A,bmol B与cmol C,要达到t1时刻同样的平衡,a、b、c要满足的条件为a+2c/3=2.4、b+c/3=1.2

观察图5中t3~t4、t4~t5平衡未发生移动,表明改变的条件只能是压强或者催化剂,因此可知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的反应.在结合图4变化的物质的量可知,发生的反应为2A(g)+B(g)3C(g),A错误.t3~t4平衡较原来平衡速度加快,而t4~t5速率变慢,结合已知条件可知B项正确.根据图4中的数据可知容器体积为2 L,不难算出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0mol,C项正确.D项为等效平衡,正确.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认识到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围绕学生所学内容,为其讲解经典的例题,并给予应用时的点拨.同时,做好做好日常以及拓展训练,使其不断积累实战经验,扎实掌握这一重要解题技巧.

参考文献:

[1]韩艳红.巧用数形结合法优化化学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9(16):56-57.

[2]王皖娣.化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3]张明山.高中化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的对策和实施[J].化学教学,2007(06):62-66.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高中化学应用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