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媒体新闻标题模式演变及创新

2021-09-10游怡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内容创新

游怡冰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新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重要部分,伴随着时代变迁也在逐渐变化。传统的新闻标题主要是以高雅含蓄的古典诗词为内容去衍生标题,而现在轻松活泼、口语化的新闻标题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喜欢的类型。通过研究新时代媒体新闻标题模式的演变对于我们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提高读者对于新闻的阅读兴趣有着巨大帮助。本文从当前新闻标题常见的几个问题入手,阐述新时代媒体新闻标题的演变及创新,旨在为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标题;模式演变;内容创新

一、当前新媒体新闻标题语言的问题

伴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生活联系的不断紧密,我国新闻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有越多越多的自媒体加入到了新闻报道的行列中,这在促进我国新闻行业发展的同时,良莠不齐的媒体人专业素质也带了很多问题,新闻标题的不规范就是一种典型的问题。目前,常见的新闻标题语言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标题语言失范。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了第一时间抢占市场,往往在新闻编订完成后的第一时间就通过互联网发出,这使得缺少对新闻标题的严格审核,进而导致语言失范问题严重。例如,某新闻标题中将“雪中送炭”写成了“雪中送碳”,而作为面向广大群众的新闻报道,这不仅体现出该新闻工作者的业余,还会误导群众。第二,题文不符。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这多自媒体人,为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往往采用夸张的词汇与描述来编订新闻标题,导致新闻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这不仅容易给读者造成误导,还会造成负面的舆论引导。第三,表述不当。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新媒体平台为了获得更高点击量而选择应用不恰当的表述形式拟定标题,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这对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起到了负面影响,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摒弃的行文。

二、新时代媒体新闻标题模式演变及创新

2.1“古典诗词”类的新闻标题

以“古典诗词”的内容或者形式作为新闻标题是我国新闻行业最早的新闻标题表现形式,这一类型的新闻标题具备高雅、含蓄、点到为止的特点,这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不论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什么,都需要引用或者化用一句恰当的古典诗词来作为新闻标题。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表现力,能够适应不同时代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古典诗词是一种无法超越的文化,能够通过几个字眼就将情感与内容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采用古典诗词作为新闻标题的好处就是优美、雅致、凝练。但是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新媒体时代,古典诗词式的新闻标题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如果读者不去阅读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很难通过标题来直接获取新闻信息,这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不符。因此,古典诗词式的新闻标题逐渐被口语化的新闻标题取代。

2.2口语化的新闻标题

当前,流行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文化体系,而相较于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更具有娱乐性质,是更加贴合普通大众的文化形式。在流行文化背景下,新闻标题要表现得更加通俗、轻松,要更加贴合大众的审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新闻报道获得大众的喜爱。因此,在这一时代环境下,口语化的新闻标题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形式。口语化的新闻标题就是指将当下热门或者人们喜爱的口头语作为新闻标题,这一类型的新闻标题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读者在阅读新闻报道时,通过新闻标题就能够大致了解报道的内容。例如《钱江晚报》的一篇新闻报道,其主标题“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副标题是“美国两匹克隆骡子要参加赛马”,在这一新闻标题中,主标题利用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来吸引读者的兴趣,而副标题则进一步解释主标题的内容,两者结合就在充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让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内容有了直观认识。

口语化的新闻标题相较于古典诗词式的新闻标题更能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接地气的标题一方面贴合当下社会热点,另一方面也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口语化的新闻标题是当前流行文化的一种体现。但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标题的口语化,不是说直接照搬照抄俗语或者网络用语,而是需要新闻工作者结合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的文学性修改,使其在不改变趣味性的前提下,变得精彩与文雅,在保留原有接地气的属性下,确保新闻标题的准确性。

2.3述评性的新闻标题

在新闻报道中,通过接地气的新闻标题来吸引读者是增加新闻阅读量的一种手段,但是回归到新闻报道的本质,还是需要尊重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事实报导出来。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导致人们无法正确的分辨好坏。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就需要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读者,将新闻要表达的意思展现给读者。新闻工作者在短时间内将有价值的观点传递给读者是十分有必要的,随之而生的就是述评性的新闻标题,因为这样的标题能够明确的指出观点,同时又能够说明事实,也是现代文化的一种潮流。

三、结束语

伴随时代的变迁,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新闻的关键信息,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关键内容。因此,如何拟定具有贴近性、生动性以及形象性的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工作目标。实践证明,新闻标题要充分结合社会发展现状,要结合当下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要以人民群众所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吸引读者,发挥新闻标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军,张楠楠 . 互联网背景下不同新闻媒体标题语言的异同——以《人民日报》及其新媒体平台为例 [J]. 科技传播,2019,11(11):17-18+35.

[2]樊金钢,姚文华 . 淺析新旧媒体新闻标题的制作——以报纸与微信为例 [J]. 新闻传播,2019(02):119-120.

[3]陈映午. 情深意切营造新闻标题代入感[J].新闻前哨,2021(03)

[4]赵刚健. 新闻标题制作的幽默创新艺术[J].写作,2016(11)

猜你喜欢

内容创新
互联网时代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困境和路径
基于广告传媒功能的免费打印模式研究
微信公众号的特征及内容创新
现代高职院校教研活动改革与创新探讨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表现及成因
“十三五”时期出版“走出去”新常态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浅析
基于职业能力框架重构的会计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研究
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定位与创新
五年一贯制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