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1-09-10叶青

关键词:讲授初中语文融合

叶青

摘 要:中华五千年历史,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不仅对个人,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所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初中教学中,语文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并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综合素养成为新的要求,作为主要课程的语文也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10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1.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待提高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很多学校对其仍不够重视。虽然课改正在进行,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与学生心中还是认为只有将书本的知识学好,提高了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授课时就会注重讲授考试的重点部分,其中很多涉及传统文化的部分会被忽略。教师不重视,学生难以接触到足够的传统文化,就会缺少对它的认知,从而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并不利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也不利于所有同学语文素养的提升。

2.融合方式错误,效果差

在当前初中语文的授课中,很多教师其实已经感受到课改的必要性,在授课中也在转变旧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展开教学。虽然教师正在进行课改,但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的课堂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多数的语文课堂中,为了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效果,采取填鸭式的方式,直接对传统文化进行讲授,并没有将其与初中语文的课本以及课堂结合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促进传统文化与语文的融合,反而会使部分学生失去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乐趣,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有效融合的价值

1.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当前社会不断地进步与成长,出现了很多新的文化形式,也引入了很多的外来文化,这些都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融合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一方面能够有效抑制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对他们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優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因为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差距,常常会显得枯燥,并不利于学生对它的学习。在初中语文讲授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传统作品,可以让学生一起学习一些简单的诗篇和文章,通过不断地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更好地进行表达。通过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在日常的写作和表达中可以以更好的文字进行表达,促进每一位同学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举措

1.教师应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不论是哪一门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作为讲授者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有重要地位。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进行有效融合,教师应先做表率,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水平。因此,教师首先要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修习,在讲授前就应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提前做好准备,根据课堂内容准备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

2.展开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能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传统文化慢慢深入到初中语文的学习中。

总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不断改变旧有的方式与手段,促进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的融合,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不断促进自身语文素养,乃至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瑞芳《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新课程》2020年第27期。

[2] 李新《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讲授初中语文融合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融合》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