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09-10蔡秀红

关键词:道德品质皮影幼儿园

蔡秀红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不朽的真理和经过无数人总结的智慧,值得现在的我们传承并弘扬下去。并且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朱自清先生十分重视借助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他认为传统文化中不仅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而且其中包含着深重的感情。通过阅读和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和净化,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关键性作用。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合理使用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值得现代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现阶段幼儿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而地域特征也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象征。所以说幼儿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当地的传统文化来开展幼儿教育,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可以为幼儿构建一个本土气息浓厚的学习环境,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其乡土感情;二、借助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智慧进行启迪,并能有效加深其文化底蕴,进而培育其人文素养;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渗透道德品质精神,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1.教师应当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要想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中融入傳统文化,首要的是教师重视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现阶段学前教育教材中并不缺乏关于传统文化的素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让同学们对我国历史有一个了解,还能够有效激发出同学们对知识的探索欲。在当教师带领同学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为孩子们拓展课本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孩子介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的伟大成就,“它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通过教师对祖冲之故事的讲解能够有效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进而激发出同学们对知识的探索欲。但是部分教师对其“视而不见”,认识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所以说,首先要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会助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和对知识的探索欲。一定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课堂和日常教学当中,借助传统文化教学来使幼儿整体素质得到综合发展

2.借助传统文化为幼儿构建良好成长环境

幼儿园办学不仅要考虑经济、地理等因素,更要考虑到当地的传统文化特性,促进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传统文化,比方说在陕西地域,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用纸张制作皮影,并依照皮影人物的不同特征来为皮影描绘上颜色,同时可以开展相关灯影戏的剪纸比赛活动,增添教学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3.借助传统文化培育幼儿的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品质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来培育孩子们的道德品质,比方说“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教师应该为同学们讲解出诗句的内在含义“人活着的时候,品行高尚,被世人称颂,死去之后哪还用得着树碑立传呢”,并让同学们领悟其中的道德涵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将道德品质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道德和学问的综合发展。

总之,幼儿阶段的孩子心智还未完全发展,心灵像一张白纸一样,在这个阶段借助传统文化为其培育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艺术素养等综合素质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现代幼儿园教育一定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有益于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进而让其在未来为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皮影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月光皮影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皮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