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2021-09-10李兴美

文学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现状

李兴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对各个阶段的教学都有了新的要求,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也应不断创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普遍高中历史教师对此学科教学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大多都是较为单一的传授式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全面素养。教师对现有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与完善,进一步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从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历史;新课标;现状;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学事业也在不断改革。新课标中明确表示,各阶段的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新形式。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首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培养其综合素养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高中历史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以过去发生的知识为主。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很难达到全面素养的培养[1]。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在培养学上全面历史素养的基础上强化其爱国精神与民族主义的意识。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引导学生从初中历史向高中历史的过渡

初中历史是高中历史的基础,初中历史教材主要是按照通史形式编写,在此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体系,为后期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并不占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及家长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另外,在学生升入高中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一定的引导性,使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从而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生及家长的不重视,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思想缺乏正确引导,使学生不能做好初中阶段向高中阶段的过渡,导致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降低[2]。

(二)应试教育理念误区

就目前我国的高考现状而言,教师与学生大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最终导致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日常的教学重点也大多围绕高考开展,将高考的重点知识作为课堂主体,从而忽略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知识。另外,许多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还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完全靠死记硬背,这种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失去学习兴趣,无法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影响教学效果。

(三)忽略对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无法与日常生活取得联系,导致其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另外,历史知识较为繁多,需要背诵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加之教师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忽略营造课堂气氛及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保持长时间的精神集中[3]。就日常的教学经验而言,只有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才能充分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目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并且缺乏一定的方法和经验,导致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无法的到提升。

二、新课标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学生初中向高中的过渡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从初中历史向高中历史过渡。首先应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有正确的态度,使其充分了解高中历史的特点,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框架,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还应为学生讲解高中历史的重要性。高中历史学科不仅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在注重知识背诵以外,教师还应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便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摆脱应试教育的同时,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4]。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若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繁杂,作业量大是其主要特点,学生对知识不能做到“温故知新”在面对繁杂的知识时很容易忘记,从而降低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授课方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激发下,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新型教学手段,如微课教学软件,其具有使用便捷、主体突出的特点,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将教学难点及重点制作成有趣的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视频教学形式便于学生记忆的同时[5],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

例如,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其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将相关事件制作成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并有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等关键知识。视频播放的教学形式可使课堂气氛得到调节,此时,教师利用生动的授课方式,为本节课做详细讲解,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将所学知识熟练掌握。

三、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应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教师应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利用新型教学手段,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通过视频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李军.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0(6):54.

[2]王波. 刍议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7):116-116.

[3]邵莺飞.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 文理导航, 2017, 000(7):58-58.

[4]潘晨曦.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 000(21):64.

[5]于翔.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 中外交流, 2017, 000(1):238-238,239.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标现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