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21-09-10苏美红

南北桥 2021年2期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幼儿

苏美红

【摘    要】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的过程。作为教师,正确地来看待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行为,看到孩子,看懂孩子并恰当地采取一定的策略来鼓励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行为,才是真正的尊重儿童,呵护天性,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的体现。

【关键词】幼儿自主性游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94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 语言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在游戏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游戏兴趣不持久、游戏情节单一、 游戏难以深入发展等问题,使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价值难以充分实现,而教师要能加强自主性游戏的指导,合理投放游戏材料,合理制定游戏的开展方式,尊重幼儿的游戏选择权利,对游戏及时点评。自由选择是儿童游戏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发现幼儿对于一个活动,如玩积木,如果是自己选择的,就是游戏,如果是老师分配的,那就变成了工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由选择便不那么重要了。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具有以下特征: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活动,摆脱了用手段与目的形式来考虑问题的束缚。这些对于自主性游戏的开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探索,谈谈自主性游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幼儿自主性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的开展方式由教师决定,未能尊重幼儿意愿

自主性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幼儿意愿可以得到尊重的游戏,但是在游戏开展中,大多数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时间分配幼儿到各个活动区域,这就造成了部分幼儿在游戏时兴致不高,无所事事。

(二)教师的点评方式较为单一,讲评内容缺乏深度

教师讲评自主性游戏时运用的常见方法有:1.评判是非,就是给某某幼儿的行为下个结论非对即错。2.总结概括,教师就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外在表现,作总结性发言,面面俱到。3. 陈述答案,教师在讲评中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同时以成人的方式告诉幼儿该怎样做。这些点评方式单一枯燥,没有深度,同时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幼儿主体性原则也没有体现出来。

(三)自主游戏没有体现自主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有些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指导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戏,急切地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他们总觉得孩子在游戏,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游戏规则不严谨,于是紧张地注视幼儿的游戏,寻找教育的机会,不时地终止幼儿的自主活動,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活动引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于是,游戏成了教师导演的一台戏。幼儿的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的权利被教师剥夺了,使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而非教师。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材料的选择以及游戏的进行与结束都应该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四)教师经常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

幼儿游戏的时间支离破碎,没有保证。有时,孩子们正玩得兴致高昂时,游戏时间却结束了。既然是自主游戏,那么游戏的过程都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自己确定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时常会有教师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的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幼儿的游戏不像成人的工作那样可以打断后接着做,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转移,游戏的终端可能导致幼儿后期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

(五)自主游戏不等于教师对幼儿的放任自流

幼儿的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由活动,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细心的观察,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教师不能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我探究活动而放任不管,须知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导航者、解读者、支持者,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支持”的度。

二、幼儿自主性游戏解决策略

(一)变单一模式为多元整合

材料的多元整合可以让游戏变得更好玩。以往我们都会鼓励幼儿一物多玩,但受形式局限,经常会出现有些幼儿会说我不想玩了,我累了等现象,显得枯燥乏味;以前认为材料越真实越好,越多越好,越精致越好。投放材料时老师总思考在前,呈现提供在后。现在我们尝试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低结构的材料则成为满足孩子游戏的重要元素。有时需要低结构的材料满足情节的需要;有时幼儿会结合材料展开想象来丰富游戏的情节。因此,在材料的提供上要考虑到幼儿的能力不同。

(二)做开放的环境

教师在开展以区域活动为形式的自主游戏时,关键是要理清区域活动是幼儿的游戏而非教师的教学。游戏应该是假想的活动、是自主的、是出自幼儿内在动机的、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是愉悦的。因此,要把幼儿的游戏还给幼儿,把游戏的场景、情节、角色、规则、内容、材料交还给幼儿。

(三)提供开放的空间

区域的设置应动态、开放,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设、调整各区域的功能。例如,幼儿受看动画片经验的启发,玩起了动画城的游戏,于是,教师支持幼儿的兴趣,和幼儿一起将之前的过山车游戏区改造为小小动画城。同时,在安全的情况下,不限制幼儿的活动空间,打破区域的界限,允许幼儿跨区活动。

(四)做有效的观察

有效的观察关键是教师要明确观察是为了了解幼儿的游戏需求,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为支持幼儿推进游戏积累素材和经验。有效的观察可分三步:一是在游戏前,同班教师要做好观察分工;在游戏初始阶段,教师要在每个游戏中巡回地进行扫描,有目的地选择观察对象。二是当选定观察重点对象后,教师心中要马上设定相应的观察目的和观察内容,如观察对象在现阶段情绪态度如何、游戏行为习惯是否良好、游戏社会性水平和表征能力是否达标等。三是教师带着观察目的开始来回于观察对象的区域作跟踪观察,并用拍照、录音、拍视频的方式完整地将幼儿游戏过程记录下来,并分析幼儿的游戏经验和发展,为帮助幼儿提升、分享游戏的经验做好准备。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有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让他们更好的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猜你喜欢

自主性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