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

2021-09-10陈曦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自媒体

摘要:随着4G与5G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行业悄然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传统行业生存形势变得极为严峻,在新闻领域,打破了过去“采、写、编、播”的模式,短视频等平台的兴起,使得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媒体,但自媒体过于追求高效率导致新闻真实性降低,新闻真实性因此面临巨大的考验。而新闻最根本的就是真实性。本文对自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真实性;自媒体;新闻;挑战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58-02

2003年,中国进入互联网web2.0时代。不同于web1.0时代,用户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这一更新换代为自媒体时代用户产生内容奠定基础。人们不再只通过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接收信息,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之前的“失语”状态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媒体受到青睐,受众可以参与其中。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冲击的同时,传播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一)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内容

无论是在传统的新闻写作、新闻报道中,或是在今天微时代报道的短视频平台的15秒新闻中,新闻五要素仍是不可或缺的,即5个W(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Who什么人,What什么事,Why为什么),这是新闻真实原则最起码也最基本的基础。新闻讲究时效性,改变新闻发生的时间、弄虚作假是万万不可的。在新闻对象心理描写中,讲到人物形象或人物心理等方面,都要保持客观公正,不能加入主观想法,导致新闻失实。

在诸多报道中,“标题党”“引用事实不当”等问题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在新闻报道中,讲究客观公正,导语及引用的数据要真实可靠,帮助受众了解事件始末。用之不当,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010年,一篇名为“女子世博排队被挤怀孕”的报道被多家知名网站转载,该事件最终核实为网友恶搞杜撰。此类新闻不断涌现的原因在于标题夺人眼球,添油加醋,让受众沉浸其中。加之媒体进一步转载,让人分辨不清。

(二)快時代真实的重要性

随着受众话语权地位的逐步提升,受众与媒体实现内容交互,导致媒体产生新闻格外注重新闻时效性,在自媒体时代,许多传统媒介为促进媒体融合在自媒体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官方账户,如央视新闻客户端、四川观察抖音平台等,在点击量与受众参与的双重刺激下,自媒体时代产生的新闻很容易出现新闻失实。例如2016年,有微信公众号发布虚假新闻《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随后多家新闻网站未经核实进行转载,进一步扩大传播虚假新闻,造成恶劣影响。由此可见,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核实,掌握其真实性是必不可少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受众需求逐步提升,快时代新闻逐步将传统新闻融合成为网络新闻短视频,与受众直接建立起紧密的关联,在快手、抖音如火如荼发展的进程中,新京报推出的“我们视频”、央视的“小央视频”、上海报业集团的“澎湃视频”[1],均建立了与受众直接联系的桥梁,这也意味着在追求信息快速传播的过程中,真实显得尤为重要。

二、自媒体时代发展对新闻真实性的挑战

(一)每个人均为新闻内容生产者

在web2.0时代,出现了UGC一词,即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人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提出观点,通过手机或电脑等途径进行信息的传递。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推动网民实现信息传播,人们不再处于失语状态,但由于操作的无门槛性、便捷性,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还充当了媒介的传播者,但与此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网上争论最多的主播辛巴“糖水燕窝”事件,带货产品并非燕窝,而是某种固体化合物。短视频平台逐渐占据了人们的空闲时间,自媒体重组了新闻话语,并非原始的单一化,而是逐步走向多元。

中国网民较多,素质参差不齐,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2]。在受众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传播的海量化、网络身份是否真实等因素导致一些自媒体平台流出虚假信息。正如“糖水燕窝”事件,事件发展之初是某购买者在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买到的并非燕窝而是糖水,随后,带货主播团队及职业打假人纷纷拿出证据力挺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事件的每一次发酵、热度每一次上升,都少不了网民的跟风盲从,也让自媒体传播可信度一次次降低。

(二)追求高曝光率、高点击量的背后,媒体缺乏审视的思考

在利益与曝光的双重驱使下,一些偏激、杜撰事件层出不穷,在传统媒体报道中也多次发生,无论是2007年北京电视台《透明度》的记者为了牟取所谓的业绩,自行制作了20余个“纸箱馅包子”,造成了当年骇人听闻的“纸包子”事件,还是2013年江西《信息日报》刊发该报记者的报道《流浪9年回家瞬间变“富翁”》[3],报道的“犀利哥”事件,都印证了把关人的缺失,导致受众不愿相信高点击、高流量背后的所谓事实是否真的合乎情理。

自媒体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但加速更新的背后是对新闻真实性深度的侵害。一对多的网状复合传播路径导致信息唾手可得,这也侧面证实了虚假新闻的影响。在《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19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中,“荷兰要改国名”新闻,最早通过环球网、南方都市报微信公号转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刊发了文章《“‘尼德兰’不想让你再叫它‘荷兰’”》[4],在短短不到一天时间内,让全世界受众知道。

(三)“大V”主导强化,受众易产生“沉默的螺旋”

由于自媒体门槛低、简单化等特点,产生了许多粉丝流量极为丰富的博主或流量聚集地,他们为普通大众提供信息并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拥有较大流量的博主传递的虚假信息,人们会盲目选择相信,直接导致意见向某一方倾斜,形成“沉默的螺旋”,这也意味着,如果虚假信息经过“大V”的二次传播,易形成一边倒的错误现象。

三、目前我国自媒体新闻发展存在的困境

(一)从何选择的内容

自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介获取新闻信息源的壁垒,在突发类新闻中,web2.0中受众通过移动端分享,相比传统媒体优势显著。传统媒体产出的新闻一般对民间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但与此同时,这种二次加工缺乏传统记者对事件始末的问询,易导致新闻审核问题及新闻提供者权益纠纷等。

以短视频平台为例,受众获取信息进入了竖屏时代,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横屏时代,在内容的选择创作加工上,叙事的角度与手法发生了变化,类似于传统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上,图文编排也更加注重视觉的冲突。不同于报纸、广播,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自媒体账户发布大量图文,有的并非服务于内容叙事,但在蓬勃发展的今日,这些图文似乎是必不可缺的。

在技术层面,AR、VR、无人机航拍、动画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自媒体传递新闻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但由于互联网发展过快,并未有过多研究如何将新闻短视频或互联网新闻与这些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将这些新兴的技术运用到传统信息生产之中,对于自媒体新闻实践来说,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缺乏平台监管

如何合理合法地产出新闻信息是每个从业者的必经之路,尽管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有相应的平台使用规范,但无论什么样的基本前提,都应有完备的法律规定,在新闻短视频生产过程中,并未有明确的法律对抄袭现象有明确的界定。

(三)做好把关人

无论什么形式的传播,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介,新闻把关人都是尤为重要的。通常对于传统的报纸或电视新闻来讲,把关人主要发挥新闻选择的作用。在选择的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即可。而现在自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入门的门槛低,使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量上升了一个高度。各类言论缺乏正确引导,偏颇的言论观点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易使受众出现认知偏差。与此同时,上文提到的技术尚未得到很好的运用,也给新闻的把关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自媒体的发展虽使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但快时代的传播背后也给我们带来深层次的慢思考。尽管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给纸媒、电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并大有赶超之势,但传统媒体作为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拥有长期丰富的经验与严肃客观的态度,是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应不断找寻探索自身优势,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尋求发展的突破口。对于新兴媒体来说,应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明确自身定位及社会担当的重任。应认清新闻失实的危害,将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铭记于心。

参考文献:

[1] 刘秀梅,朱清.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2):7-8.

[2] 李静.网络舆情视角下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04):183-184.

[3] 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 2013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4(01):14-15.

[4] 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 2019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20(01):22-23.

作者简介:陈曦(1983—),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新媒体与大众传播、高等教育与教学。

猜你喜欢

新闻真实性自媒体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