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渗透策略

2021-09-10全静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堂阅读写作教学渗透

全静文

摘要:以读促写中的“读”指的是阅读,本质而言是一种输出的过程,考察的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取信息以及把握情感的能力,“写”指的是写作,本质而言是一种输入的过程,考察的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学习的根源上来说,只有大量的高水准的输入才能有良好的输出。因此以读促写教学策略是从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和根本提出的策略,表面上是将阅读和写作两个学习角度联系起来,其本质上是还原了最初的学习过程,是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学习的本质,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写作教学;渗透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其中阅读是学生获取文字知识,感受周围世界的最基础的办法,它重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写作则是学生将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记录下来的办法,它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新课标改革中也明确对这两方面的配合教学做出了积极肯定。阅读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写作灵感。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困境

(一)教师素养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的教育素养严重影响着他们提供给学生的指导的有效性,与阅读、写作教学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简单来说,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对语文专业知识的把握情况,在读写教学工作中指向对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的理解力,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读和写的技巧,才能将其以合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其二,是对学生的分析和影响能力。语文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学科,具备浓厚的情感色彩,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解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必须先通过有效交流去了解班级学生,对他们的写作兴趣、学习规划等展开分析,进而设计针对性的授课方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参加阅读或写作训练。但是,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环境来看,部分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他们往往会过多地关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在读写过程中的思考和体验,也并未在尊重其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和针对性培养。也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出现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提高。

(二)教师授课手段刻板,偏离学生需要

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渗透写作的重要性,积极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写作练习,但由于经验不足和思维过于传统,他们经常会选择刻板的授课手段,如让学生抄录优美语句并仿写,要求他们背诵名言警句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虽然看上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好词好句,但他们并未产生独立的思考,其仿写出来的语句中缺乏主观的情感表达。

二、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渗透写作的策略

(一)丰富的积累

没有基础的积累,就没有写作的根基。刘伯承元帅当初远赴苏联学习军事,但是初到苏联就遇到了莫大阻碍,原来当时苏联的教材是俄文写成的,并没有中文译本,不认识俄文的刘伯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一个个俄语单词比喻成铜钱,把俄语文法比喻成钱串,他觉得语言的学习就像是积累铜钱。这个比喻对学生的写作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的写作就像是花钱,可是钱从哪里来呢?答案是从阅读积累中来。很多学生下笔写作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不知所云、语言苍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积累少了,就好像买东西的时候没有钱,是因为平时攒的钱少了一样。所以要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基础任务就是要学会积累。

(二)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

在阅读的同时,学生要善于积累阅读资料中的亮点,进行反复揣摩,化为己用,这样才可以使自身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尤为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完全可以将课文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带领学生进行反复品味和赏析,最终这些东西全都被学生良好吸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所谓写作积累,顾名思义,就是最大程度上吸收自己阅读过的优秀词句和段落。从更深层次上来讲,这个过程则是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原因就是在于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和咀嚼的过程,只有经历这种不断的大脑运转,才能触及到核心内容,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而且在品味优秀作品时,学生也是在变相地和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受到这些作者本身文化的熏染。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基础就会越来越扎实,语感就会越来越强,判别词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不知不觉中,就为写作积累下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非常地注重“炼字”,而阅读教材中挑选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例如在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作者用了非常简短的语言就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还让读者感受到了圆明园被毁的无限惋惜和愤怒。教师在教学生阅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不断地揣摩作者的词语用法,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并深入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模仿,在自己写作的时候,不仅能够使文章更加简洁讲练,同时还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更好地将读者代入其中。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些范文,引领学生对文中的重点的词语、句子、段落加以仔细地品析、鉴赏、揣摩,鼓励他们对文本中的字词进行评析,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用语感随笔的形式写下来。用随笔来加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写作与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两面,这两方面之间的教学能够有机地结合,是提升语文能力事半功倍之法。对老师而言,这种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渗透,就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做好阅读中的渗透,学生的写作基础、写作能力自然會有大踏步的提升。照此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准自然会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新芳.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1):22.

[2]潘永鸿.借助随文练笔提升写作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48.

[3]邸荣云.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9.

猜你喜欢

课堂阅读写作教学渗透
初中英语课堂阅读策略的运用和探索
英语阅读教学之探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生活实践的搭配探究
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