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提升
2021-09-10何小敏
何小敏
摘 要:针对大学生资助育人过程中因奖助学金申请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文章通过案例评析,试图探析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如何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功能,有效处理奖助学金引起的冲突 。研究发现:新时代的资助育人除了需要不断推进资助精准化,还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来强化思想引领,更好地发挥资助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奖助学金;资助育人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国家脱贫。我国建立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层面来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家庭层面来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学生层面来说,是缓解因贫穷而不能上学这道坎的救急良方。可见,国家的资助政策体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步入新时代,思政工作者需进一步深入学习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开创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新局面。
一、研究缘起
高校在实施资助过程中,会遇到无法避免的问题,如识别机制不完善导致贫困认定偏差,个别学生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因奖助学金引发的矛盾与冲突,虽未产生极端的严重后果,但因其涉及金钱、贫困认定等敏感因素,也是高校不可回避且需谨慎对待的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精准扶贫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在当前,精准扶贫不仅是农村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高校资助工作如何帮助解决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贫困问题,如何确保资助标准与资助对象的受助需求相匹配,确保资助资金能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等,诸多资助问题都涉及一个关键词,即精准。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决定了高校资助工作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因此,高校开展资助工作,不应仅限于物质层面的帮助,还需强调资助过程中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培育,把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如何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效果,形成“解难—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通过资助育人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采用谈话、实物收集等研究方法,针对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出现的个案展开研究,试图展示一例因助学金申请引发的冲突案例,分析诱发冲突的原因。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H大學是一所全国重点农林大学,在校生4万余人。本次研究对象是H大学G学院王同学,主要考虑是研究者在G学院的学生群体中积累了一定的“威信”,尤其是王同学信任且乐于和研究者交流,这为研究的开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同时王同学具备“与人发生奖助学金评选冲突”等特点,主要是王同学在国家助学金公示期受到投诉,被反映其平时生活较为宽裕,不像贫困生,不应该获得国家助学金,并附上一些微信或QQ截图作举证,事情由此开始酝酿发酵。
(二)实物收集的方法
1.访谈法
与王同学进行3次谈话,约120分钟。第一次谈话是王同学被动约谈,第二次是王同学主动寻求谈话,第三次是在提前告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前两次谈话在较为紧张的氛围中进行,最后一次谈话则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王同学愿意且信赖研究者,与研究者自然沟通且说出内心想法。
首先,接到投诉信件后,学院在充分调查和进一步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约王同学面谈深入了解情况。从谈话中得知该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递交入库申请材料是想减轻家庭负担,当时也是抱着尝试心态,对后期被认定为“最高级别困难”自己也表示有点意外。经过谈话之后,该生决定放弃国家助学金资格,把名额让给更加有需要的同学。
第二次,在事情有所扩大并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的情况下,王同学主动寻求谈话。知道有人投诉的王同学在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写了诸如“料到一放榜肯定有人会搞她”之类的话语,并在这条朋友圈的评论下面与一名外院的同学就其申请助学金一事开展了较有些“火药味”的对话,对话中还带有不文明用语。鉴于两人的微信共同好友较多,两人的评论对话被较多同学看到,迅速引起了校内大范围的转载和讨论。
最后,后续有学生写匿名电子邮件到学校校长信箱,举报王同学虚假申报贫困生并谩骂他人,学院再次约谈王同学。这次辅导员和学院党委副书记一起与王同学进行谈话,该生感到非常焦虑和胆怯,在陈述事实的同时也表示后悔和承认错误,认真听从教导。
2.实物收集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包括研究对象家庭情况、个人成绩、同学评价、QQ信息、微信消息、网络截图等,作为谈话的有效补充材料,也力求通过客观的实物做到研究过程中客观公正,同时以防后期图片被改动或者删除等。如收到投诉后,通过查看王同学的登记表,与助班、心理助班 等交谈,再次核实助学金材料等途径全面了解该生信息。
(三)资料分析
一是对谈话内容及时进行整理,形成访谈资料。二是对涉事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在对现有材料进行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力求深入和充分挖掘背后的特殊意义。
1.对事件的分析
事件反映的是由助学金评定引起的一场风波,同时涉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网络舆情引导和控制、心理疏导等相关问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核实申请贫困生入库材料,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第二,遇到奖助学金评定风波,如何在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较好地把事情解决,同时引导其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如何及时控制住网络舆情的扩散;第四,重新在学生中营造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评优评奖氛围;第五,如何提升奖助学金的资助育人效果。
2.个人信息分析
个人年龄、在家庭中位置、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情况等都会对个体的性格造成影响,若仅依据对某人的平时表现进行简单判断,未全面认识到事情的突发状况和来龙去脉,难免会有所疑惑甚至愤怒。通过查阅入学的个人信息登记表,对主要研究对象从年龄、生源地、家庭成员、父母所从事工作、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进行人类学特征分析。分析发现,王同学生于1999年,城市户口,家里共四口人,其年龄最小,除了其本人在上大学,父母和哥哥均为政府工作人员,与哥哥年龄相差接近十五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同学之间相处的印象得知,王同学平时“为人比较高调”,穿着打扮很像“小公主”,也有点小脾气,平时喜欢在网络上“晒(就是炫耀的意思)寒暑假去哪里玩,买了什么贵重物品”。谈话得知王同学是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包括父母在办理离婚手续,父亲重病做手术住院,同时因病提前退休等,才递交入库申请材料,试图减轻家庭负担。
三、结论与讨论
(一)找准育人契机:关注主要矛盾,化被动为主动
一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并给予建设性意见。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崇尚自我、自由和平等,有自己的思想,看待问题更多采用的是现实的标准而非传统道德的标准,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平等的对话。因此,在教育学生时,不把学生放在对立面,以民主平等的角色待学生。通人情,讲道理,充分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行为的理解。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引导,使其克服改正缺点,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王同学成绩一直是专业第一,且加入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参与公益活动,可看出其努力勤奋、乐于助人、善良等品质。通过对其优点的肯定和赞赏,巧妙牵出其嚣张、冲动、我行我素等缺点,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盾”的同时也通过“矛”激励其不断前进。三是通过互联网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更贴近学生。当今,大学生还存在对互联网世界的过度滞留问题,主要体现在过于依赖智能手机和电脑电子产品,甚至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如与现实生活脱节、出现网络行为失范、对人的本质出现认知偏差等。[1]很多大学生不关心现实周边朋友圈的经营管理,却时刻关心网络上朋友“朋友圈”的动态,平时有情绪也即刻表现在“朋友圈”,以求获取更多地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多跟着学生的步伐,通过互联网关注其思想动态。此外,针对学生有些不敢说或者不好意思说的话,可以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说出来,通过网络缓和短兵相接的局势,给予双方适当的空间。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交谈,网络沟通给予当事人更多地空间和自由,契合了新时代学生比较“自我中心”的性格特点,也有利于拆除思想防备的“屏障”。
王同学的冲突故事最后育人效果的达成也有赖于网络,通过深夜给辅导员老师发网络消息的方式把内心的冲突、愧疚等吐露出来,使育人效果切实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要想更好发挥资助的育人效果,除了要讲究方法,找准时机也很重要。时机恰当与否,可能会使处理效果事与愿违或事半功倍。和王同学在办公室的三次约谈,都没有直接地批评她,更多地是与其客观地讲解事件,避免因教育批评引起抵触情绪,情感占据主导而忽略事件本身。而且在前三次的谈话中,察觉事件并未触及其内心深处,故不是开展教育的最佳时机。通过主要学生干部、师兄师姐等朋辈力量缩小与王同学之间的身份感和距离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密切关注王同学心理状况,有效掌握事情动态等。直到事情过后第三天王同学经過内心冲击、心理冲突等思考和反思后,主动寻求倾诉时,才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并取得较好效果。
(二)抓好育人途径:精准施策、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应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资助育人工作始终,以励志强能为目标,将扶困与扶志有机融合,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不断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企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学生资助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工作新格局。根据学生不同成长特点进行分类育人,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三个强有力的抓手夯实资助育人基础。辅导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优势,将思想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相结合,班主任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日常的班级管理、专业思想教育中,企业导师将社会实践、专业素质与资助育人相融合,三支队伍同向同行。
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价值观未稳定、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一代,思想活动的多变性、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更为明显,尤其是思想活动的多变性。[2]高校应针对不同成长特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类施策、分类指导、分类育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如针对积极向上又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在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通过树立典型榜样、模范引领等方式,坚定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成立学生讲师团,增强这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针对消极自卑但努力发展的学生,给予发展性资助,提供经济资助以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一对一个性辅导,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自助能力,着力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针对消极自卑又不思进取的学生,除给予经济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外,更加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通过年级辅导员、学生干部一对一帮扶,提升他们的信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和身心教导。
(三)延伸育人手臂:强化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学生资助应构建物质帮扶、模范引领、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除了给以家庭困难学生补助,学业困难学生补习,还要注重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择业观、社会观、幸福观,等等。除了关注学生目前阶段的需求和问题,还要考虑其未来长远的终生发展。习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3]“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4]故而资助育人,不仅是生活上的“扶贫”,学习上的“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的“扶志”,品行上的“扶德”,心理上的“扶健”。因此,在做好常规资助育人工作的同时,可以在“奖、助、贷、补、免、减”等各个环节融入励志感恩和诚信教育,开展系列道德浸润、精神激励等资助育人工作,努力打造思想引领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和爱党爱国爱社会意识,铸向上向善之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推进资助育人,还需要不断统筹育人资源,协调各方面育人力量,将育人理念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用真心换真情,与学生一起体验“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是一个心灵碰撞的过程,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应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要关心爱护学生,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只有从内心接受教育,我们才能完成教育目标。“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潮林,许益锋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及其引导[J].高教探索,2019(7):123-128.
[2]骆郁廷,唐丽敏.网络空间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及其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9(6):87-92.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5.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
责任编辑 杨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