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生平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2021-09-10寇丽雅孟岩
寇丽雅 孟岩
【摘要】 在宋代词人中,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词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闺中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丈夫别离时的愁闷心情,具有流丽明快的风格特色。南渡后,面对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倍感身世的凄凉,李清照开始关注社会现实,这时词风变得沉郁悲苦。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变化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 李清照;风格;诗词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25-03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词国皇后,她的诗词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对其创作的影响:前期是少女少妇的风雅情趣,真挚爱情及大自然和谐美丽;后期是感时伤事,悼亡思乡,忧国忧民并抒发忧情。从她的生活经历中可以感受到词境中的情感变化,由清新自然转变为忧伤凄凉也是当时时代的缩影。
一、李清照南渡之前的生活与创作
在词人南渡之前,婚前是天真烂漫的青葱少女。生活锦衣玉食,即使在封建思想压迫女性的大环境中,父母開明的思想使李清照的生活颇为惬意自在,长期受他们深厚文学修养的熏陶,使其自身也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当她情窦初开时,遇见了赵明诚,便与他情意相投,结为夫妻,夫妇二人感情和睦,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金石、诗词上,生活也算得上惬意美满。
成为少妇的她将美满的婚姻爱情视为她主要的理想生活。但随着丈夫开始为官后,李清照便对他的思念日益加深,夫妻二人暂时分别,甜蜜中增添了相思之苦,如《醉花阴》和《临江仙》。她是宋朝女词人中的佼佼者,没有受封建制度和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是常常走出闺阁,去感受大自然的风光景色,以丰富创作,陶冶情操。如果把她前期词作风格按照经历分为三部分,可以说一部分是生活在秀阁中娇俏活泼的少女情怀,一部分是出阁成婚后对丈夫的钟情,而另一部分则是感受自然的和谐美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花鸟草木的眷顾,如《鹧鸪天·桂花》。
(一)少女时代的清新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世家,父亲是宋代名臣、苏轼的学生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都很有文学修养。在这种浓厚的文学氛围之中,在礼教森严的社会大背景中却拥有宽松的生活条件,耳濡目染,加之才华过人,少时便有诗名并获得了文坛大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生活安定,无忧无虑,因此在她的创作生涯中,早期她的词快乐无忧,正如她自己所说:“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①词境也趣味盎然。《点绛唇》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中那位聪慧、娇羞的少女,养尊处优,但又不甘闺中寂寞,不就是李清照年轻时候的样子吗?少年时期的美好,一举一动都得到偏爱,没有忧虑的她略带一丝羞涩与活泼,少女情怀总是诗。这一幅幅明媚的画面,都在诠释李清照的纯真、爽快而多情的性格,使我们感到她生活的自由与幸福,与此同时也不无透露出其贪玩、活泼的个性。
(二)少妇时代的闺情词主流
据《金石录序》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礼部侍郎,候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由此可见,18岁的李清照嫁于赵明诚,两家门当户对,夫妻两人诗词酬唱,琴瑟和鸣,共同整理金石文物,生活安定和谐。如《减字木兰花》:“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就展现了词人幸福甜蜜的生活和闺房之乐。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短暂离别,也让她在幸福生活的眷恋中流露出忧愁的情绪,比少女时期多了许多涟漪。如《凤凰台上忆吹箫》:“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再如《浣溪沙·闺情》:“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被人猜。”这些一首首表露心意的闺情词,体现了诗人大胆追求爱情,坦率表达爱意的率真个性。对影成双,思念丈夫的情愫便弥漫开来,即使夫妻两人分隔两地,却互相牵挂,这种离愁别绪也减轻了许多,更何况时时还有大雁传来的书信来诉说情意,以示相思之苦。苦涩的离别中含有夫妻双方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少妇时期闺情词的一大特点。
(三)不局限于闺阁,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李清照与其他的闺阁小姐不一样,她更愿意走出深庭院落,去感受自然美景,因此语言也自然清新,绝不刻意为之,但也绝不是凡见到的都可随意组织入文,而应是通过锤炼才能达到的自然。李清照的词看似脱口而出,不留痕迹,其实“练句精巧者易,平淡人词者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句,都是按自己的审美理想提炼而出的。短短数字,就将词人思念丈夫的情感:离愁中又有甜蜜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是把这种清新质朴之风带入宋词的第一人。她摒弃唐五代“花间派”词浓郁鲜丽的明艳色彩和矫揉造作的成分,而创造了清新自然的“易安体”。这在词史上独树一帜,是很大的创新和突破,如“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品酒,喝茶,是李清照心灵与大自然的一场对话,可以说,自然是她的灵魂。
二、李清照南渡之后的生活和创作
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受尽磨难,多年呕心沥血搜集的金石字画遗失殆尽,给她带来了沉痛的打击。赵明诚病逝后,她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难忍悲痛,往日的一切美好都失去了意义。重门深院,草绿阶前,远方的信无人再传。而后,李清照遇到了张汝舟,受其欺骗与他成婚,但婚姻并不幸福,还因此受牢役之苦。宋王朝腐败无能,卖国求荣,亲眼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在她生命的后三十年,只剩下了难言的苦楚与凄凉。正如《声声慢》中所写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词人人生苦难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社会下苦难的象征。
(一)“靖康之变”中的国破家亡之痛
后来的李清照,更多的是萧索与凄凉。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她的无奈与痛苦。疏雨黄昏,落红满地,飘零辗转中,世界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甚至江南,也不能给她的荒年冷月些许温暖,正如张爱玲说的,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那样的年月,三杯两盏淡酒,泡着满心寂寞;卷珠帘,却卷不了忧愁,着实是难言的境遇。荒凉人世,无枝可依,即使拮据也不愿变卖金石古籍,拼死保护她与丈夫的心血,她必须选择坚强地活着。面对当下的时局,她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掷地有声的壮言。在她的性情里,除了感伤,还有倔强。她敢于以女子之身,端立于众文人之间,用不输于男子的气概抒发爱国激情,不扭捏,不畏惧,所倚仗的,除了惊世的才华,便是倔强的性情。
(二)丈夫去世,饱受非议的身世之感
李清照一直将赵明诚视为在乱世中的最后净土和慰藉,这最后的净土抚慰着她满目疮痍的心灵,让她的伤痛可以减少一些。她贪恋这份慰藉,需要给她那柔软脆弱的根须一个安身之所,就像鸟儿对暖巢那样,这是一个漂泊无依的女子对安身之家的渴望。然而,丈夫病逝,连这最后一丝慰藉也没有了,一个如春风般灵动活泼的女子,在那瑟瑟的秋风中彻底流失了。后来遇到了道貌岸然的张汝舟,本以为可以相互取暖,但实则备受折磨,李清照宁愿坐牢也要离婚,不受世俗束缚,突破礼制,这场婚姻也草草结束。旧痛加新伤,她那份高雅的情趣也渐渐暗淡了。李清照真正成了无根之树,无果之花,那漂泊无落的心也无处安放了,于是她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样孤苦的悲叹。多想岁月中只有北宋的安逸文雅,而无南宋的蹉跎踉跄。李清照的人生缩影就像史书一样,这一页尚锦绣万里,另一页却是山河破碎。
(三)时代动乱,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
靖康之难,不仅是李清照,还有千千万万的民众也卷入离乱中,战火漫天,民不聊生改变了她的生活,使她由一位闺阁小姐变成了飘零辗转的难民,国土破败,战争四起,而南宋统治者却苟安偷生,强烈地激发了李清照的爱国豪情。虽然她是柔情至极的女子,却又不失豪气,诗词中也流露出爱国主义的旋律,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写过这样的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在这段忧国伤时的日子里,她站在时代前列,或鞭挞投降的奸贼;或讽刺对外妥协政策;或歌颂爱国志士。她的酒杯里,盛满了孤独。在寂寞痛苦的时光中,载着忧愁,品青丝成了白发,烟雨湿了流年。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形单影只,还有那满腔的愁,入了词,都在默默诉说着李清照后半生的经历。乱世的天空,只留下无尽的愁苦。
三、李清照诗词的艺术成就
李清照一生颠沛流离,她的作品也很好地反映了她当下遭遇的心境,可以称之为她人生的写照,时代的缩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整体上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细腻视角,呈现出特有的优美意境,其中也兼有爱国的豪情和忧民忧国的情怀,既有抒情表意的情景交融,又有诗词的音律和谐;既有语言的朴素自然,又有深刻含蓄的情感表达。不论是在语言、意境等角度还是在音律,情感等方面,都体现了她出色的诗词才能和深厚的文学修养,为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重视意境的创造,情景交融
作为婉约派词人,诗人在词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含蓄委婉,因此在她的词中有很多意象,意境的创造,进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李清照对梅花特别钟爱,在这背后承载着其高雅脱俗的灵魂,借梅花诉说和抒发她的女性情怀,写了很多的咏梅词,如:“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②诗人咏残梅自比,真实反映了她当时的生活和情感,呈现出她高雅,不入流俗的性格特征,意境哀婉深切。梅花之品性正如李清照之人格操守,在她笔下这些词中的梅花不仅仅是意象,其中还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通过深入分析李清照的词作可以发现,比喻是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生成形象、生动的效果。并且她还习惯运用白描的手法,从而更加直白透彻地抒发内心感情。《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比喻贴切、生动自然。这首伤春之作并未直接描绘百花凋零的场景,而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描写自己的主观感受,烘托出更加真实的暮春时节氛围,调动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李清照也正是运用自然浅淡的语言,成功地创造出一个个优美意境。
(二)语言朴素自然,活泼清新
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的先祖,创作了独有的“易安体”,王士祯曾说:“婉约以易安为宗。”其语言精确而富有表现力,经锤炼而不留痕迹,自然清新,出于自然。这与柳永的诗词语言有异曲同工之处,柳永也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绚烂的修辞,并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如:“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语言还表现为多浅俗之词,但却表达出清新的意境。如《如梦令》中,李清照用“肥”“瘦”两个字表现出风雨后叶子更加清嫩肥沃,而花朵残败凋零的景象,体现出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李清照对语言的锤炼,在于她能运用通俗浅显的口语来准确地表达出流动多变的情感。如《一剪梅》中,“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刚刚收到丈夫的来信喜上眉梢,但又想到自己一个人寂寞独守,一丝愁意又上心头,八个简单的字,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人物復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音律和谐,声调美妙
李清照的词读起来之所以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是因为词人擅长用叠字。宋词本是用来浅斟低唱的,因此音律和谐是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词中,这些叠字不仅可以表达诗人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还增加了词的音律美和修辞美。李清照善用叠字,充分发挥了叠字所具有的抒情性和音乐性的功能,进而展现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诗的开头便运用了很多叠词,又如《浣溪沙》中 “重帘未卷影沉沉”, “沉沉 ”本身指房间幽暗, 然而与“影”字相连更觉光线暗淡,表达出在这深院之中词人凄苦孤寂的悲痛心情。
这些词作中都表现出词人杰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将音乐与诗词融合的造化。她运用清新自然,浅显易懂的语言创造出一首首音律谐婉,声调美妙的千古名篇,正所谓“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在语言上,不仅准确,生动,形象,她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多方面捕捉自己情感的变化,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散发着熠熠光彩。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词可以说是她自己人生的写照,时代的缩影,在那个时代,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后期奸佞当政,国土破败的政治创作环境,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能使读者与她诗中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因为这都是李清照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并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的情感表达让她在宋词中独占一隅。如今,我们从李清照的作品中可以读出:有少女时代的活泼和天真;有少妇时期的幸福与忧愁;有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后的悲伤与绝望。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使这位闺房小姐不仅关注个人悲欢,还将写作视角开阔到关注国家命运上。因此李清照的生平对词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注释:
①陈组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版,第21页。
②商务国际辞书编辑部:《李清照诗词赏析》,商务印书国际有限公司2020版,第165页。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陈祖美.《漱玉词》笺译·心解·选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卫淇.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4]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李清照研究论文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1.55.
[5]陈芳芳,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的不同风格[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2):27-28.
[6]孟斜阳.闲品《漱玉词》李清照词传[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5.
[7]赵晓洁.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探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3):102-103.
[8]沈义芙.李清照《声声慢》叠词义探[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4-47.
[9]随园散人.半生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10]王静.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19.
[11]孟军.李清照词的魅力[J].青年与社会,2019.
[12]孔祥秋.李清照词传[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20,(1).
[13]張博睿.李清照词风的变化研究[J].长江丛刊,2019,(8).
[14]常树鑫.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J].青年文学家,2019,(26).
[15]林可.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特点分析[J].北方文学,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