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小说中 “ 孩子 ” 形象的变化及其意义

2021-09-10王哲帆

今古文创 2021年20期
关键词:形象变化意义

王哲帆

【摘要】 魯迅先生是近现代著名作家,他的文章从小学到大学,都被作为经典的阅读内容,通过细腻的手法表达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以及统治者的无能,利用多种描写手法展示出了社会的希望与绝望、愚昧与开明、丑陋与美好。“孩子”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经常出现,他通过这一形象,把不同环境下的人物、政治、思想进行了描述,并且结合社会发展的进程,将这一形象不断进行变化,折射出他对人性、社会的思考,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绝望,想拯救却又无能为力的状态,蕴含着极深的含义。

【关键词】 鲁迅小说;“孩子”形象;变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025-02

在鲁迅的作品中,大多内容都围绕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展开叙述,在人物的刻画上,有身居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还有期待被拯救的愚昧无知百姓形象,以及冷漠无情、刻薄自私的旁观者,而在这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有着一两个“孩子”的身影。孩子在这里并不代表儿童,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描绘出在社会中存在部分百姓,折射出他们在艰难地和生活作斗争,面对黑暗的社会却无法抵抗的心理,展示出“孩子”的无助,更是对社会进行了道德批判,表达出了自己绝望的内心。

一、鲁迅小说中孩子形象的变化

(一)记忆中美好的孩子

在鲁迅的小说中,孩子经常以配角的身份出现,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描述,但却让人记忆深刻。在鲁迅记忆中的孩子,大多都是美好纯真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在记忆中的他们,一切都是美好而平和。如在《故乡》的作品中,少年闰土的形象刻画得极其详细,在作者的眼中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会在雪地上捕鸟、认识稀奇古怪的贝壳等,并将其和身边的朋友进行了对比,如“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突出了闰土生动鲜明的形象,也暗示了他是没有被环境和社会污染到的儿童;在《社戏》中,刻画出了自己在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出当时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形象,也抒发了自己对少年时代的怀念;在《在酒楼中》,“阿顺”占据了很大笔墨,鲁迅讲到“长得并不好看”,但又描写了少女明净的眼眸,折射出她明净的心灵,为其刻画出了纯净、明亮的标签[1]。

(二)现实中愚昧的孩子

和记忆中的孩子进行对比,在现实里的孩子却多半都是以丑陋、自私、愚昧、麻木的形象出现的,这些形象在词汇的使用上也比较凶恶,他们对待人物、事物都有着丑陋的形象,对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都呈现着麻木的状态,对未来也丧失了希望,眼中没有光亮的存在,和记忆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在《在酒楼中》,对阿顺弟弟妹妹形象的刻画,“阿昭长得不像他的姐姐”,甚至还直截了当地形容“简直像个鬼”,对弟弟的形象则是使用“恶狠狠、瞪起眼睛、扑过来”等词汇,利用这些词汇刻画出现实中一幅幅丑陋的形象;而在《示众》中出现的胖孩子,还不会走路,却学会了拿着东西指着路人大喊“杀”的儿童,不明所以的小学生停下脚步凑热闹地观看,都是和记忆中美好的孩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在进行环境描写的时候,现实中的孩子处于灰蒙蒙的天空、压抑的氛围、破败的乡村等环境里,更是表明了这些孩子麻木的内心和无聊的现实。

二、鲁迅小说中孩子形象的意义

(一)可救与不可救

通过记忆中和现实中的对比,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些“孩子”,并不是单单的指儿童这一群体,而是利用这个看似天真无邪的形象,对无产阶级的百姓进行了比喻。

救与不救,并不是单纯地指生活条件、外界环境上的改变,而是其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能否从肮脏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释放。

鲁迅生活的年代是旧社会的时代,当时动乱不安的社会以及各种封建的思想,都是影响社会变革的因素,严重阻碍了对社会发展的步伐。在进行“孩子”形象的阐述上,在作者结合了背景发展和时代事件,不断地将其变化。

可救,是指在1918年前的百姓,他们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牺牲品,是被迫牵连无辜的人民,需要国家的帮助和社会的扶持,不仅仅是应该救的人,更是在拯救国家未来的希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影响,这些原本可以拯救的“孩子”,长期受到环境的压迫,遗失了做人的本性,在统治者昏庸无能的管理下,这些人麻木、冷漠地看待社会,是无法救回来的人[2]。

(二)揭示人性的丑陋

在小说《孤独者》中,魏连殳的形象尤为深刻,其中有一段环境论让人牢牢地记住这个人,“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而鲁迅进行反驳则是“坏根苗一旦存在,与外界任何因素都无关”,暗示人性的丑陋是一种天性,外界的任何环境都无关。

在作者“孩子”的形象下,将人性的丑陋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展示了冷漠,小说《孔乙己》中,孩子看到了主人公穷困潦倒,其内心世界痛苦不堪,而对他的死亡也只是冷漠地进行叙述,突出了当时人民内心的冷漠;在第二个类型中,则是展示了嘲讽、轻视的态度,“孩子”被用来形容人们的无知,对知识分子的刻薄和对势力的符合。如在《狂人日记》中,“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但孩子们“似乎想害我”“眼中藏刀”等内容,充分展示在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无知愚昧的人们对英雄们的误解,揭示了人性的丑陋,更是展示了他们自私、贪婪的内心。

(三)暗示社会的黑暗

由于旧社会的腐朽,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对社会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20世纪初期,鲁迅在小说中曾提到“救救孩子”,这短短的四个字,不仅仅是对下一代人抱有的希望,更是希望人民能够清醒起来,可以共同抵抗外来的入侵。但奈何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外来势力的不断扩张和国家内部矛盾的不断上升,巨大的税收和苛刻的政策,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景象。通过文学作品,揭示出社会的黑暗,如在文章《故乡》中提到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内容,压迫底层百姓失去生活的希望;还有在《祝福》中祥林嫂的孩子阿毛惨死于狼口,丈夫突然去世,工作上的不顺,这些接连不断的重创和人们的封建思想以及万恶的社会制度,都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这些迷信传统、封建思想否定了人们存在的价值,视生命如草芥,通过“孩子”的视角,表达出“无爱”的人间和冷漠的群众,狠狠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3]。

(四)作者的绝望与希望

在“孩子”这一形象的背后,也充分展示出了作者对这个社会和国家充满希望又绝望的内心世界。在最初的时候,侵略者举着“东亚病夫”的牌子出现在我们的国土上,鲁迅先生一心钻研医学,为了拯救百姓,而在其经历了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身边人思想变化的时候,他充分地意识到中国人民的“病”并非来源于身体,而是精神上,这是他经历过的第一次绝望。而在他弃医从文后,利用文学作品试图唤醒人民群众,发表了文章并创办了杂志,这是其所抱有的希望。但经历过多次长尝试后,却屡屡失败,甚至创办的杂志都未能发表,这是鲁迅先生的绝望。即使这样,他还是在努力地行动着,通过各种作品,将底层百姓的形象以“孩子”的身份进行刻画,但最终都无疾而终,仍然无法唤醒当代百姓的内心。

对此,他记忆中美好的孩子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如《少年闰土》中,中年的闰土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饱经沧桑的人,文中提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了”,也表达了曾经明亮鲜活的少年,经过社会剥削阶级的统治下,变成了一个麻木的木偶人,展示出鲁迅的绝望和对现实的无奈[4]。

(五)作者复杂的思绪

在鲁迅经历多次的失败后,便让其产生了复杂的思绪,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如在《狂人日记》最末尾处,发出了疑问“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不仅仅是对环境的疑问,更是对自己提出疑问;在《故乡》中,在看到水生和宏儿快乐的交谈时,“我想起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通过自己的孩子和闰土的孩子,看到了历史重演,既抱有着希望,又害怕重蹈覆辙;在《两地书 · 四》中,也曾评价过自己写的作品内容过于黑暗,明明知道这些事情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却想努力地去作斗争;又不想将这种想法去感染到其他人,不知道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些内容都充分展示了鲁迅先生当时复杂的思绪,不甘心如此,却又不得如此,只能通过“孩子”的视角,不断地去暗讽、去批判,这种复杂的想法,不仅仅是在拯救中华民族命运,更是在鼓励底层人民成为真正的记忆中的孩子[5]。

三、结语

綜上所述,对作品中“孩子”的变化和其意义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关于这一形象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内心由满怀期待变成了绝望。孩子不只是儿童,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代表,更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期盼,但由于命运的不公和恶劣的环境,让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天性,对美好的期待也随着时间消磨殆尽。这一形象虽然只有简单的配角,但是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压抑氛围,以及作者渴望拯救却没有任何办法,孤独又绝望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谢晓霞.希望 · 绝望 · 行动——鲁迅小说中“孩子”形象的变化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文摘,2019,(06):100-102.

[2]常琳.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3]闵俊.译介学视角下鲁迅小说英译本的文化意象传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高凤敏.中学语文鲁迅小说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7.

[5]李金燕.中学课本中鲁迅小说阅读指导研究[D].深圳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形象变化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这五年的变化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喜看猴年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