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创新探索

2021-09-10罗腊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高中音乐

罗腊

摘要: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受新课标改革的影响,逐渐重视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意义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合唱在当前音乐教学中,是一种帮助增强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重要方式,并且在合唱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团队凝聚力增强,同时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在新课标的指示下,高中音乐教师应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要结合高中音乐学习的实际情况,创新音乐教学方式,促进合唱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学生音乐能力,音乐技能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 高中音乐 能力素养培育 合唱教学 教育模式及途径的创新

一、对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进行解剖分析

1.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

当前教育观念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未能及时转变。因此,在高中音乐学习和教学中,受到以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习音乐成为提升高考成绩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重视每一个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培育,又或者教师以课本作为教学核心,上课只是重复教材中已有的知识理论,缺乏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在合唱教学中不能找到优秀典范

在音乐教学中,以人教版音乐教材为例,从目录中发现编制的大多是古风古典音乐,或者经典的红歌,以及民间音乐,这对生活在新时代的高中生来说,极其不符合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更追求流行音乐和音乐潮流,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处于低谷,进一步导致学生在合唱教学过程中不能全身心投入,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走过场。

3.学生合唱能力差异化明显

合唱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一部分体现在学生对于曲目旋律的理解和把控上,另一部分则是体现在声部细节和音准音色的调控上。除此之外,在当前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对学生普通话也有一定要求,加上学生对于基本音乐常识,乐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个人音乐经历丰富程度不同,并且合唱技巧多且较复杂,导致学生个人的音乐能力差异较明显,使合唱效果大大削减,影响了音乐教学的进度和质量。

二、当前新课标改革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合唱在中国发展历史中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极具历史韵味和底蕴,并且它能够丰富中国文化,因此,合唱的发展和融入促使中国音乐体系的丰富,也促进中国音乐元素多样化。合唱对于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标改革中对音乐合唱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1.优化课程结构。在打好学生乐理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和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增加合唱实践,在实际合唱中,让学生对所学音乐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并且能够让学生的乐理知识,在合唱实践中得到输出以及检验。

2.增强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性的提高。由于课本内容编制曲目较为枯燥乏味,所以除了课本内容,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应适当选择当下流行曲目和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元素来进行教学,满足学生对音乐以及对合唱的需求,进而促使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合唱教学中表现的更活跃,带动课堂气氛之余,促使学生素养的培育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重视合唱中情感的带入。任何音乐的表达都需要注入情感,并且合唱的灵魂就是情感,学生因深刻的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意义,并且与作者和观众产生共鸣,用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去表现音乐。

4.优化课程评价。尽管学生能力与各方面素养都有一定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需以同等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在新課改革指导下,促进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具体策略

1.夯实基础,增强合唱功底

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阶段,基础是极为重要的,并且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一个学生的音乐基本功和音乐素养在合唱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合唱基本功,要求学生首先熟识乐理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利用五线谱。并且对学生发声进行训练和指导,引导他们掌握发声的各个器官,正确发声。再者,在合唱中的关键部分,需要进行细化教学和指导,合唱的分与合是一个关键点,在这关键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合唱的节奏上有更正确的理解,帮助学生的声与音在合唱中体现的更和谐完美。最后帮助学生在合唱中养成听指挥,看指挥的习惯,指挥对于每一场合唱活动具有指示和领导作用,把控着合唱的节奏和各个声部的衔接,让学生学会看指挥,并且听指挥,能够帮大家统一合唱的节奏,在合唱中表现得更出色。

2.增强合唱教学的实践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常常提到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其指出歌唱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实践中将音乐知识进行输出,并且能够将音乐上特指的“听说读写”能力融入到实践和一般教室活动中去。以清唱来体现音乐魅力,却不需要任何乐器进行伴奏,更能体现音乐灵魂所在。并且指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对音乐有更直观的体会和感受。例如,正月十五组合的《最美中国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师在开始授课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让学生体验到清唱所带来的音乐听觉感受,并且老师可以进行课堂示范,在老师的示范中,进一步体会这首歌曲蕴含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自豪骄傲的情感,奋斗勃发的力量,以及美好的期盼祝愿,最后再由教师引导大家一起进行清唱合唱,这样的方式更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也能促使音乐合唱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结

音乐合唱对于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和中华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新课改革中对音乐合唱教学的改进提升有新的要求,并且对音乐合唱教学改革寄予厚望。这需要教师认清当前合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明确自身在音乐合唱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结合当今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和学生个人音乐素养的差异,对音乐合唱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探索音乐合唱教学新出路,帮助学生在合唱实践中体会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提升团队意识,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倪柔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开展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80,82.doi:10.16681/j.cnki.wcqe.201918045.

[2] 刘巍巍.高中阶段开展合唱艺术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1-74.

[3] 刘晓洺.合唱训练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高中音乐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路径探究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