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技术与体能融合教学模式的建构

2021-09-10高原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动作技能

高原

[摘 要] 体能练习是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运动技能的提高相对而言也增强了人体的体能素 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融合性体能、上下肢搭配体能、课课练体能三个方面进行 了分析,总结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运动技术的本身结构特点,因课而异地 选择不同的体能练习方式加以补充、添加,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掌握与提高。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体能; 教学模式 ; 健康 ; 学科核心素养

大家都知道,教师在教学内容时,都是把这个内容 的各个动作技术环节进行细化,作为每一节课的学习 内容,但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情不一,或多或少会因体 能、灵敏、协调等方面不足,特别是因学生的体能而影 响动作技术的学习,从而使教学过程缓慢,达不到教學 目标。因此,在每一节课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加 强与这个动作技术相关的或进行补偿性的体能练习, 增强学生的体质,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会并掌握这个动 作技术,并运用到实战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 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了初步探讨,以便与同仁们商榷。

一、运动技术与体能的关系

科学理解运动技术和体能的内涵,厘清两者的 关系,是融合发展运动技术与体能的前提。运动技 术是各种体育项目相关技术动作的总称,是指符合 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的能力, 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 。不同运动项目有不 同的运动技术,如篮球传接球技术、足球正脚背踢 球技术、乒乓球推挡技术等。由于不同运动技术对 身体的刺激、影响及要求不同,完成运动技术的方 法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的运动技 术动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运动技术发展的高 级形式是运动技能,我国《体育科学词典》将运动技 能定义为“按照一定的运动技术要求,完成某种动 作的能力”。体能是指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及 其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 ,其受先天遗传和 后天饮食、练习等影响。通过后天的科学学练,体能可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体育课中需要针对学生实 际需求,科学合理安排体能学练内容。我国《普通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 要求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 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其中运动能力的重点是发展体 能和运动技能,课程强调要促进学生体能和运动技 能的提高,课程强调关注融合,要关注学生体能与 技能融合 。无论是运动技能还是体能,都需要持 续练习逐步提升。运动技术是体能提升的载体,体 能是有效和规范运用技术、技能的保障;二者相辅 相成,相互迁移促进,因此运动技能和体能需相互 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是运动技能 和体能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体育与健康 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本文构建运动技能与体能教 学模式的前提。

二、选取的体能练习与本节课运动技能教学上下 肢搭配

目前,好多教师对一节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 都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复习)外加上下肢搭配的体 能练习。这样安排的效果就是在一节课就能同时把上 肢和下肢全部处在动态的运动中进行锻炼,不断地去 体验身体各个部位,以充分体现课堂的完整性;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内容也使学生的身体各个 部位得到了全面锻炼,符合全面发展性原则。比如,教 师在教学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这一内容时,安排的体 能练习就是下肢的单足跳、快速跑以及腰腹肌力量练 习等,这样,就能在一节课中体现完整的身体各部位的 训练,加强上下肢的力量训练,快速地发展学生的运动 能力。比如,双手正面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中的各 个环节教学内容,都对应安排了上、下肢搭配的素质练 习,以让学生整个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体能得以全面 提升。

三、以课程标准为基准构建相关教学课程

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组成单位,每节课效 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单元教学效果,影响该单元所 使用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考虑学校和地区差 异等基础上设置了不同的运动项目技能模块供教 师选择,一个技能模块的学习需多个课时完成,由 于技术难易程度不同,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每课时 的教学重难点也不同,教师需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能 练习,让学生知道与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根据学 生的所学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预设,满足每节课 动作技术及体能需求。比如蹲踞式跳远第一课时 腾空步的教学重点是蹬摆结合,教学难点是蹬摆协 调,设计的体能练习可以为平板支撑、跨步跳等,课 中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得体能提升。 以“课程标准”为基准构建运动技术和与运动 技术相关体能的课时教学计划时,需要体现技术和 体能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教师需根据学情和技术 动作结构,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技能练习和体能练 习。如不同运动项目包括不同技术动作,由于不同 技术动作的具体结构和特点不同,其参与的肌肉、 韧带、关节部位、力度不同,那么所对应的体能练习 也应区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基于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以课程标准为基准,分析学生已有经历 和经验,启发学生思考不同技术应搭配何种体能, 依据学生回答和设计情况进行合理提示和提升。 同时,由于学生体能差异和技术练习中消耗体能多 少不一,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在课中的具体情况适 度调节,以达成合理提升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体能 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根据上述三种 不同的体能练习方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学生的学 情和身体素质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教学,促使学生 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寻 找学生喜欢的身体练习来加以锻炼,掌握提升体能的 方法,以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 水平,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黄滨,贾思敏.体能训练理论探析[J].体育文化 导刊,2012(4):64-68.

[2]苟波,李之俊,高炳宏,等“. 体能”概念辨析[J]. 体育科研,2008(2):47-52.

[3]赵淼虹.丽水中学女生体能促进实践方案对体 质健康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7. [4]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4(9):48-52,66.

沈阳大学体育学院  110000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动作技能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下一个动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拼技能,享丰收
画动作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