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弹”效应的发展与演变分析

2021-09-10彭彦涵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效应受众

摘要:《无线电时代》是1987年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执导的一部音乐喜剧电影,该影片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无线电黄金时代发生的许多有趣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就如同“魔弹”击中身体一样,可以产生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由无线电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魔弹”效应带来的强大效果與日俱增。本文以《无线电时代》为例,着力探讨“魔弹”效应的今昔发展及其演变,意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媒介信息的传播及使用,从而使“魔弹”更好地造福人类。

关键词:“魔弹”效应;《无线电时代》;传播媒介;受众;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G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60-02

一、引言

媒介作为承载、传递知识的载体,在远古时代便已存在。随着文字的产生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传播不断发生改变。从19世纪末无线电的发明到如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媒介传播如同一枚“魔弹”不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传播速度、传播途径以及影响范围等方面长驱直入。如何正确认识媒介传播的演变历程及其产生的巨大效应,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是摆在当今公众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研究背景

(一)广播时代的“魔弹论”

“魔弹论”也称“靶子论”“皮下注射论”“枪弹论”“机械的刺激——反应论”,是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为西多尼·罗杰森[1]。这种理论认为,传播媒介的受众就像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一个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毫无反抗能力,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扎准人体某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迅速产生出神奇效果[2]。所谓的“神奇效果”就是指媒介所灌输的思想、感情、知识带给人们的巨大影响。

(二)无线电广播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成功发明了无线电。电影《无线电时代》是1987年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执导的一部音乐片,该片以一个犹太男子的画外音回忆开场,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的无线电黄金时代,一个普通男孩小乔所看到的许多有趣故事。影片中的众多故事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和无线电广播有着某种联系。例如,小乔家每个人都有自己忠实的节目:碧姨妈喜欢听音乐,小乔的婶婶喜欢听腹语,小乔则喜欢听关于蒙面超人的冒险节目。广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如同“魔弹”一样把外部世界送进了个人家庭,直达每个人的身心。

三、“魔弹”效应的发展与演变

“魔弹”效应于20世纪起源,一直发展到今天,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有增无减,这是现代传播技术的普及、传媒行业的自身发展与广大受众的需求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无线电波使“魔弹”效应迅速发展

无线电广播以无线电波为载体传送节目,成为接力纸媒时代的一种新型媒介方式,从精英阶段到大众阶段的转化经历了比报纸短得多的时间。无线电波覆盖范围广,能向所有方向传递,为广播在社会中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另外,无线电体积较小且轻便,小型创业者和业余爱好者在阁楼和后院就可以安装实验。自1906年发现晶体检波器后,无线电接收器就变得更加便宜,人们获取无线电波更加方便。另外,广播的时效性也使其具备了超越报纸的优势,在一战开始时,无线电广播甚至比报纸早几个小时进行了消息的报道,《无线电时代》中就展示了通过广播直播一场救援的过程。随着无线电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广播很快在社会中流行开来,这一因素促成了“魔弹”效应的迅速发展。

(二)媒体的自身发展助推“魔弹”效应

传媒行业的运行机制使它需要在受众中获得巨大的影响来盈利,也需要其依靠自身影响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只有这样媒体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这使其开始追求“魔弹”效应的最大化。

1.媒体的利益追求。内容收入和广告收入是媒体的两个基本收益渠道。媒体首先通过内容影响受众,构建一个有影响的传播平台,然后再将该平台所形成的“影响”出售给广告商,影响力越大便越受广告商青睐,没有影响力就意味着无法生存。因此,媒体需要极力扩大“魔弹”效应在社会中的影响。例如,《无线电时代》中,体育频道大肆播报伤残运动员数次负伤还依然坚持在赛场上的事迹,对于看不到画面的广播听众而言,这是一个激励人心的节目,能够给陷入经济危机大萧条中的人们以精神上的鼓舞。早间频道播报适合早上收听的“共进早餐”节目,将两位主持人塑造成了极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除去节目之外,两位主持人的私人生活也成为听众感兴趣的内容,展示广播明星的生活俨然成为一大卖点。这些都是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扩大自身生存空间和影响力所作的设计。

2.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也是媒体在社会中立足的关键,但这同样需要建立在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基础上。媒体要拥有舆论监督的权威,首先就必须能提供海量的舆论信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身边的生活和世界万象;其次,媒体舆论要能够提供相对客观、科学的论点和视角,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理性思维。当媒体舆论建立起自己在受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后,舆论监督功能才得以发挥。

(三)受众的需求导致“魔弹”效应无所不在

在社会动荡时期,人们正常的生活、社会秩序和心理平衡会被打破,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吸收会呈现出“饥不择食”的状态,更加难以逃脱“魔弹论”。例如,在《无线电时代》中,碧姨妈在和男友约会开车回家的路上,车载广播中播放了一条“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紧急报道,前一秒还在大肆吹嘘自己勇敢的男友吓得丢下碧姨妈一个人落荒而逃。这场“火星人入侵地球”的闹剧是现实中真实发生的,并且的确给美国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恐慌,正是民众对广播的绝对信任导致他们在这种具有超强逼真感的节目中失去了判断真伪的能力,因此陷入手足无措的忙乱中。

四、正确对待“魔弹”效应

从20世纪无线电发出第一道电波开始到现在,媒介传播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如何正确使用“魔弹”的传播威力以及正确对待“魔弹”产生的巨大效应,是摆在当今人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媒体需提升自身公信力

相对于市场化的媒体,主流媒体一直以来都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更容易得到民众的信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发展的重点应当放在如何扩大自身的影响上。主流媒体要努力适应网络传播和新闻传播规律,深入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媒介信息的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受众群体,采访并制作发布适合在不同平台推广发布的信息,将公信力与传播效果结合,以达到最佳的影响效果。

(二)自媒体应当完善自身监督机制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但是自媒体运营过程中缺乏传统的“把关人”角色,这为虚假信息的传播留下了可乘之机。因此,自媒体平台更应努力完善自身的监督机制[3]。

首先,在信息审核方面,自媒体平台应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进行筛查核实,确保传播的信息真实合法,以维护平台的传播环境。其次,自媒体平台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诉和建议,增加相关奖罚措施,严厉打击有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信息传播行为。最后,自媒体平台还应建立受众监督机制,将受众的评价反馈与用户的信用度挂钩,从而对用户的信息发布形成约束,有效减少传播失当的问题,增强平台的公信力。

(三)新闻从业者要遵守职业道德

媒体长时间、高质量、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可以使媒体形成一种品牌影响力,这正是媒体公信力的主要来源。而在新闻的生产中,新闻从业者起着主要作用,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对媒体公信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新闻从业者个人需要遵守职业道德,秉持客观真实的态度,深入挖掘事物的表象和本质,传播客观、有深度的新闻信息。面对海量的信息,新闻记者要想使报道的新闻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就必须保证新闻信息客观真实。在报道新闻时,除了要有新颖、有吸引力的新闻标题外,也要保证新闻内容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事件的真实情况,保持中立,不能偏颇。同时,新闻从业者也应本着负责的态度,培养个人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努力从大量的新闻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线索,培养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受众要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媒介传播的最终目标是广大的受众,除了要做到传播者自身的规范发展外,广大受众群体也应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首先,受众应当加强深度解读信息的能力,要保持客观冷静,能通过媒介所传达的信息深入挖掘事物的本来面目。其次,受众应敢于质疑,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受众都要对其来源渠道、传播内容、舆论导向多打几个问号,审慎思考,不能轻信。再次,受众应当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不盲从、不盲信来自媒体的观点和解读,要善于提取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最后,受众要有一双辨別信息真伪的“火眼金睛”,对于接收到的信息,人们应当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判断其真伪及可信度,若发现有偏颇或不实之处,应积极予以处理。

五、结语

《无线电时代》让我们窥见媒介传播如同“魔弹”一样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魔弹”效应也不例外。在“魔弹”满天飞的当今社会,无论是媒介传播者还是媒介的受众,都应该正确认识媒介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努力提升对媒介传播的监督、管理和使用能力,从而使媒介传播这一无形的“魔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最佳作用,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永江.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大学生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2] 段飞利.探析新闻舆论的引导与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J].传媒论坛,2019(19):108-110.

[3] 刘一喃.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J].科技传播,2018(24):43-44.

作者简介:彭彦涵(2000—),女,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效应受众
山歌的“再媒介化”:布依山歌传播的媒介形态嬗变研究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画与理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