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效果的影响探讨

2021-09-10王钰

医学概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诊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王钰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有效性及对急诊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7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33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针对B组34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对比的急诊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及院内复发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缩短抢救时间和停留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复发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得部分心肌严重的持续性缺血而引发的局部壞死现象,临床中存在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白细胞增加、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进行性的心电图改变甚至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等症状,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抢救显得尤为重要,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应配合相应的护理流程,以提高抢救效果。为了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效果的影响,我院针对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7例展开了观察及护理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急诊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7例分成两组,A组3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3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57岁,均值为(65.56±3.59)岁;B组3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2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59岁,均值为(65.63±3.62)岁。

统计学处理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针对A组33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针对B组34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1)院前抢救及转运优化:急诊科在接到求救电话后5分钟之内做好出诊准备,时刻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到达目的地后疏散人群,增加空气流动,对患者头部偏侧,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吸氧等处理,为患者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实施消除心肌疼痛及输液的干预,对其生命体征监测,在患者各项指标有所改善后转运,注意转运中动作应切忌粗暴用力,将头部偏向一侧,将救护车上的氧气及心电监护连接好,检查静脉通道,预防和及时处理输液管的异常情况,严密监测患者神志、表情、呼吸、血压、心率等改变,准备好除颤器、吸引器及气管插管等物品,详细记录患者体征变化,连线急诊科医生交代患者病情商议需要准备好的手术用品。 (2)急诊接诊流程的优化:通过急诊科室护理责任制由专科急诊护士全程负责患者接诊,这一疾病可以直接开通急诊绿色通道,针对疑似可以走绿色通道,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和抢救前所耗时间,通过绿色通道进入急诊科后应给予患者吸氧及卧床的干预,快速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实施心肌标志物、血常规、心肌酶、凝血功能等监检测,为患者实施床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尽早确诊疾病。(3)抢救前急诊准备的优化:确诊疾病后在患者左下肢给予留置针处理,实施碘过敏试验之后仔细观察,给予患者500mg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药物顿服,备皮后脱衣,指导患者排尿,为患者实施手术操作前的心理护理,为患者家属实施健康宣教,改善患者和家属情况,提高其配合度。全面评估患者抢救风险,做好呼吸囊、氧气瓶、监护仪、除颤仪等处理后由一名医生及2名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至导管室,和介入护士做好交接。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急诊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及院内复发率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开展spss27.0软件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的院内复发率为24.24%(8/33),B组的院内复发率为5.88%(2/34),两组相比:X2值=4.45,P值=0.04;两组的急诊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以往急诊抢救的过程中一般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流程,即急诊人员在接到患者后实施院前急救,进入医院后为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检查和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等常规处理,在确诊后送入导管室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2]。这一护理流程并不能很好的缩短抢救前的准备时间,使得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影响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中优化、个性化及专业的急诊科室各项护理准备工作、院前急救工作、转运工作和交接工作等能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抢救准备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院内复发率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3]。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提高急诊抢救效果,建议在急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新.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08):137+142.

[2]马蕾, 余梅, 刘萍,等.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05):126-126.

[3]谢巧.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绿色通道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2019, 9(018):60-62.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  400060)

猜你喜欢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诊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观察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探讨心脏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和临床治疗体会
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