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互联网+大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9-10宋毅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大健康培养模式

摘 要:“大健康”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贯穿人们的一生,涉及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其不仅包含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还包含对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重视,涵盖了从家庭到社会各方面的健康问题,其意义之深远以及发展潜力之大显而易见。当“大健康”撞上了“互联网+”,火花更是层出不穷。互联网的发展赋予了健康产业不断更新的时代特性,两者相撞容易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互联网+大健康”的模式势必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放异彩。本文主要阐述以“互联网+大健康”为导向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旨在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推进我国医疗健康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大健康”;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9.30

在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下,互联网技术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互联网与大健康的融合,促进了医疗健康产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可以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使用,同时也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人们利用互联网开发了许多与健康有关的平台,这些健康平台的出现,可以记录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长期地保存这些健康数据,同时多个健康平台可以共享这些数据,有利于定期分析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把这些数据发送给用户,让用户对身体健康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状况下,医疗健康行业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时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相结合,在这次疫情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应该继续努力,不断扩大互联网的普及率,同时让互联网与大健康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中国的医疗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最终成为全球医疗服务领先的国家。

1 “互联网+大健康”关注的内容

1.1 建立完善的健康大数据平台

建立关于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大数据库,形成体育运动和医学治疗结合的健康模式,根据大数据健康平台记录的内容,可以帮助全民科学健身,促进身体健康。对健康监测体系进行完善,开发更多的大数据健康监测软件,有助于对运动风险进行评估。

1.2 增强对慢性疾病管理的防控要求

提高医学技术,完善慢性疾病的监测系统,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对一些具有生命周期的慢性疾病进行健康管理;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疾病特征和疾病的发病地区进行分析,可以更早地监测到慢性疾病的出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1.3 注重中医药对健康发展的作用

通过大数据的记录可以对健康进行更好的管理,将中医药与大健康管理相结合,寻找更多的健康保障服务,建立更多的中医保健机构。根据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制更多治疗疾病的药物,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机构,为医院时刻提供各种药材的市场动态,发挥中医药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4 完善医疗健康和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将医保的付费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跨地区的网络付费方式,对医保实现智能监控,让医保健康服务高效率的进行。通过互联网规范医药电子监测系统,让各个医院对各种药品的数量和所处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形成高效的医药电子流通网络,通过互联网公开医药的价格和信息,制定完善的药品支付政策。

1.5 发展更多的健康服务新产业

大健康产业是与健康有关的产业集合体,具有两大分类:一种是以健康产品为主,另一种是以与健康有关的服务为主,这两种分类的根本都是为了健康。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近几年都在不断地稳步上升,当下大健康产业的核心服务是体检,体检中心不断增加,体检覆盖率不断扩大。国内和国际大健康产业都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涌现了一批新的与大健康有关的产业,大健康不仅要注重发展医疗服务产业,同时也要注重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要努力发展创新型的生物制药产业,同时要采取措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了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国家要努力建设更多的医学中心,为大健康服务提供强大的医疗支持。互联网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一些健康咨询等在线服务咨询业务不断产生。通过健康管理软件,帮助用户记录生理指标,并为用户提供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健身活动指导,最终科学有效地管理用户的健康;聘请专家为用户解决在线咨询的问题;网站也不断地为用户提供各种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引导用户去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多种产业的结合,有利于增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 “互联网+大健康”的现状

下一个超过互联网产业的一定是大健康产业,健康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了促进健康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就要努力提高医疗水平,为健康中国的诞生奠定基础。当“大健康”与“互联网”融合时,将会同时促进大健康与互联网的发展,大健康产业在未来将会不断崛起。但是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速度,我国没有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投入大量的资金,健康服务项目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2.1 国家政策对互联网与大健康融合的支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互联网医疗政策。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医疗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但是互联网与大健康的属性完全不同,仅仅靠出台政策来促进互联网与大健康的融合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2 资源分配对互联网与大健康的影响

目前,国家医疗资源发展不均,同时医疗资源也没有做到平均分配。在这次全国疫情的危机下,疫情重灾区没有足够的医疗救援人员,只能从不同地区调动医疗人员来援助重灾区的救援机构。互联网与医疗的融合,使得一部分的医疗活动可以通过线上完成,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效率。在这次新冠疫情背景下,医学院校需要培養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3 国家对互联网与大健康的投资占比

目前国家对互联网与大健康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加,我国的医疗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同时医疗设备也变得越来越先进,互联网平台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云计算。互联网与大健康的融合,促进我国的医疗技术不断地迈向世界顶尖水平。

3 以“互联网+大健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以互联网与大健康的融合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目前的医学状况与互联网的发展,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策略,来促进互联网与大健康融合的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家庭、个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政府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学校则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学习知识的平台。

3.1 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贡献

3.1.1 将“互联网+大健康”理念与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相结合

创新创业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让“互联网+大健康”与创新创业课程相结合,更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两者的结合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也促进了教学思想的改变。种种的改变,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医学学院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努力去探索和摸索新的知识,形成“医学+X”的专业建设架构。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指导,为学生不断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帮助学生成为创新创业人才。

3.1.2 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下,国家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发展型人才。为了让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就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高校的管理者也要高度重视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针对院校、专业特色,教职工特长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规划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并通过产学研结合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保障制度。

3.1.3 专业交叉与技术融合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动力

为了培养“互联网+大健康”的人才,很多院校采取专业交叉与技术融合的做法,将医学专业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医学技能的基础上,又掌握了相关的信息技术,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思想和技术保障。有的院校也将在课程中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升级改造,使之与时俱进甚至引领行业。上述做法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3.2 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贡献

3.2.1 企业要进行观念的转变

医药健康企业或从事医药健康领域的互联网企业要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断扩大自主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要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让创新型人才不断地带动企业的发展。企业要积极营造基于“互联网+大健康”的营商环境,尤其是企业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要注重选拔出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让每一位优秀的员工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2.2 不断激发创新能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要不断改进,只有不断进步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互联网+大健康”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时刻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不断地对企业员工提出学习的要求,将新技术、新发展通过多种形式传递给员工,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带领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3.3 “互联网+大健康”思想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互联网+大健康”的育人思维培养出来的创业人才,不仅拥有互联网的知识,而且还拥有对大健康产业的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能力,促进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网络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要想充分地发展网络经济就离不开互联网。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以“互联网+大健康”为指导思想,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创业人才。

4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模式的特点

4.1 准确了解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互联网对医疗健康在线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大数据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一个健全的医疗健康服务系统,有利于健康数据库的建立。目前我国的大健康医疗产业市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创业机会。“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可以从互联网技术拓展到大健康领域,也可以从大健康领域延伸至互联网技术,但其核心还是对于关键技术和核心服务的重组与改造。

4.2 努力解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目前,国家不断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且给大学生提供了与创业有关的知识和帮助,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创业当中,但是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对创业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盲目地进行创业,就会导致创业失败,造成创业资源的浪费。有的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没有能力去解决出现的复杂问题,导致创业在进行到一半时就难以进行下去。多数大学生创业没有系统的创业知识,缺乏有经验人员的指导,对项目的管理过程不到位,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创业的失败。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更加需要更多有经验的导师来带领学生学习创新创业。

4.3 学校要抓住“大健康”与互联网结合的优势,不断推进创新实践的发展

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地发挥学校的优势,引进更多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通过校企合作、技术合作等合作方式,最终形成多样化的创新模式。医学类院校可以结合本校医护类专业优势,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非医学类院校也可以从技术出发,寻求医疗资源与服务的对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通过进行校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形成。

5 结语

总之,以“互联网+大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出类拔萃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尊重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法,最终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创业型的专业人才。把互联网与大健康相融合来指导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断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社会大健康行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促进医疗和其他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互联网与大健康的有机融合,对社会的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王乐燕.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9):83-85.

刘京丽,祝恩智.大健康时代中医药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5):149-151.

吴金萍,张翠.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教育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2):26-28.

陈之秀.若泓科技铸就互联网+大健康生态品牌创新带动跨越式发展——若泓科技·众商互联零消费模式助力大众创业[J].食品界,2016(09):86-89.

大连医科大學中山学院  宋毅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大健康培养模式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首届贵州绿博会关注“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