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展数字化经济模式转型创新研究

2021-09-10张煌强顾佩璇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广交会数字经济

张煌强 顾佩璇

摘 要:在数字经济逐渐崛起,全球进入新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化赋能会展行业的转型升级。我国互联网龙头企业腾讯作为技术服务商,由其连续三届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云会展落地,其既是全球风云变局下倒逼创新之举,亦是国家布局实施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成果,凸显“中国速度”。会展数字经济发展也成为城市间经济竞速的新赛场。

关键词:数字经济;会展数字化;云会展;腾讯;广交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9.02

1 宏观数字经济形势分析

数字经济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亟需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数字经济便承载了成为新的增长点的殷切期望。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指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6.2%。数字经济一词自2017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在2019年至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连年出现。尤其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内容较往年内涵演进更为深刻,在2020年“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基础上,新增“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府”等内容。在政府顶层设计的睿智導向下,挖掘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包括数字基建、云服务、物联网等,以及直接驱动对应实体经济发展的会展数字经济,将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乘风破浪。

数字经济的发展势头与其分量,从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可见一斑。放眼全球,产业变革、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20年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投资与创业生态系统,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占到全球电商交易总额40%以上”。在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波澜诡谲的全球形势下,加大非传统意义基建,发展包括会展数字经济在内的以数字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将助推我国在世界变革浪潮中行稳致远。

2 微观云会展数字化行业发展形势

2.1 内外多重作用驱动会展经济模式转型升级

云会展在危机中育新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被拖入停滞乃至倒退泥潭里的国家比比皆是。疫情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广深使得绝大多数需要在线下完成的行业面临冲击乃至颠覆,尤其是会展行业这样人员密集且来源广泛的行业,更是首当其冲,各类规模展会纷纷被取消。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传播技术迭代更新。处于蓬勃发展势头的技术进步驱动经济提速增档,为会展行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提供内核驱动力。

2.2 会展数字化经济模式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在这般风云变局中,腾讯云会展以破局者之姿出现,再次刷新世人对这家互联网企业的认知。2020年,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文简称广交会)以云会展形式成功举办,在其6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完全通过互联网在云端举办,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大型国际展会全面搬到线上举办。腾讯正是此届大会的技术服务商,提供包括平台研发、云资源支撑、整体技术支持等全方位技术服务。

广交会被视为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无论展会历史、规模、成交效果均为国内首屈一指。在仅仅两个月的筹备时间里,如何做到将拥有全球贸易盛会优质口碑的广交会全面搬到网络上,让用户漫步云端的体验比肩于往届置身实际场馆参观商谈,实现商户信息顺畅沟通交流,真正让会展发挥其核心作用,其难度之巨或许难有先例。这绝非简单照搬线下到线上,也不是直接做成电商、让大量商家置于网上直播带货,更不是通过塑造单纯的体验环境就能够实现的。国家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指出,“广交会是一个全新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再造”[1]一方面,大中型展会尤其是超大型展会“上云”,是对会展商业思维的革新与落地践行,需要打通信息匹配、展示、互动、洽谈磋商、翻译、签约等会展诸多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技术是云会展得以成功落地的关键支撑。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领头羊,亦是全球市值前十的企业巨头,20余年来在技术领域的积累以及已形成生态闭环的深耕沉淀,助力其把整个展会供应链的服务搬到云上。根据腾讯发布的云会展综合方案,将云端科技糅合进会展业,通过智慧场馆、线上助展、产业互联、供产对接这四大维度,同时联动腾讯丰富的产品、平台技术,充分输出腾讯的生态闭环、技术连接优势,联动使用微信(及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云、翻译君、企点等平台,为为期10天的广交会提供24小时全天候展示、供货与采购对接服务(包含专场对接互动)。

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2.5万家。腾讯云会展不仅能够容纳如此海量的会展商,解决往年线下广交会展位资源有限的问题,而且AR、VR等新技术打破物理空间壁垒,让用户仿若身临其境去感受产品。回顾往届广交会,观展者若想参观完全部的展位至少耗费约两天。而广交会“上云”后,促使交易效率得到相当程度提升——观展者可以凭喜好在云端上选择任意场馆或产品,包括语言选项也能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腾讯云会展还应用互联网领域当下及未来风口——直播平台相关技术解决了数字化展会的关键问题,即参展商家与客户的面谈磋商环节。比如腾讯实时音视频的应用,对音频、视频的实时性以及声音质量调试把控非常到位,保障了直播实现低延时以及可靠性,即使两个屏幕前的对话者可能物理距离跨越大半个地球,但远程对话的效果不逊于当面洽谈。广交会共计2.5万家参展商,腾讯云会展不仅为它们提供线上展示服务,还为它们提供全天候且单独的直播间,既可以面向全球的客户做推广宣传,也可以单独与意向客户线上会谈。直播间既有高度工业化、自动智能化的工厂车间,也有田间地头的“一线”生态。通过云直播连接全球,纷纭百态汇聚成“中国制造”。

用一组数字形容这届足以载入史册的云会展:此届广交会在10天内有2.5万家企业参展,展示16大类、50个展区、180万件商品,数万个直播间同时在线。

腾讯在会展数字经济领域的大展拳脚与其顶层设计及战略理念密不可分。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曾于2020年向两会提出《关于加快制定产业互联网国家战略壮大数字经济的建议》,指出“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一个以新基建为战略基石、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产业互联网为高级阶段的新时代。应把产业互联网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大潮中来谋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点推进,不断壮大我国的数字经济实力”[2]。正是在开阔、先进的顶层设计指导下,洞察、预判到互联网产业变革趋势乃至数字经济发展大方向的腾讯在及早着手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将国内互联网庞大市场多年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积极输出运用于对新事物的挑战当中,其前瞻性的布局与丰富的“武器库”为连续三届广交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127届广交会的大获成功推动第128届广交会继续完全“上云”。这两届展会注册观展的采购商数量均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甚至屡创新高,官网访问量以数千万次计,这也意味着云会展与往届实体展会相比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吸引力。随着第129届广交会于2021年4月15日—24日继续采取云会展形式举办,广交会第三次完全以云会展姿态落地。这也意味着会展数字化经济模式转型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云会展渐成常态之势。

从微观角度而言,落实到具体的外贸企业,在疫情倒逼创新的大背景下,云会展鞭策它们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要加快步伐,更要聚焦于新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品牌的培育,从而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第129届广交会专门设立的“乡村振兴”专区,帮助脱贫地区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也有利于帮助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这给予我们对云会展所具备的作用与内涵的更多启发,不仅要联通不同地区地域,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也需要思考如何做到更大限度地盘活内部存量、刺激外部需求。

2.3 会展数字经济发展成为城市间经济竞速新赛场

截至2020年末,我国已有31个省市均出台了数字经济专项政策。会展作为实体经济发展重要的展示窗口与宣传载体,会展数字化模式所具备的跨越地域空间与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的核心优势是契合地方发展尤其经济发展重要需求的。伴随着腾讯云会展在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以及深圳、浙江、福建、天津等一线地区的落地,超过100场遍布多个发达省份的大型云会展的举办,会展数字经济俨然成为经济竞速的新赛场。

2020年,上海市政府与我国互联网另一巨头企业阿里巴巴就云会展开展了深度合作,以上海为大本营共同建设“云展平台”。中国拥有世界前100名展会中的22席,其中半数均在上海,而且上海每年举办展会数量将近上千个,其在世界范围内亦是会展行业举办城市里的佼佼者。在如此重要的战略地区,“云展平台”的诞生吹响了城市间经济竞速新赛场的号角。它的缔造者们致力于将其打造为覆盖全国多个行业的云上会展第一平台的野心,也凸显出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企业的下场卡位竞争,标志着会展数字化经济的新风口已至。

又如江苏省政府及国家相关部委、科研机构联合阿里巴巴于2020年首次推出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云会展,打造3D“云上博览馆”,吸引逾3000家国内外的智能制造企业以及科研院校入驻。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云会展将持续为江苏制造企业服务。下场竞赛的不仅是数字经济占据领先地位的省市,而且逐渐可见国内越来越多的地区参与其中。

3 对会展数字化经济未来的思考

3.1 以全球新产业革命为大背景的发展前景

以近三届“云上”广交会为代表的云会展落地既是全球风云变局下倒逼创新之举,更是后疫情时期数字化赋能会展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以及国家布局实施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成果。疫情也进一步推动了各国对数字基建的重视与加速布局建设的步伐。展望未来,全球贸易通过线上联动的重要趋势已逐渐形成,这是全球产业革命的重要缩影之一。在会展数字化经济全球博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即使我国当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互联网硬件基础更为雄厚且孕育土壤更为悠久的全球群雄争霸,如何突围并占据有利优势地位,实现经贸强国战略目标的重大挑战,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更为迅捷的“中国速度”,需要品質更优更硬的“中国制造”。

3.2 好的产品是支撑会展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内核

虽然以腾讯云会展为代表的会展数字化模式颠覆了传统会展模式,呈现出具有一定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态势,但究其本质,它改变的主要是销售模式。良性的数字经济的支撑基础——产品依然与传统经济趋同。好的产品,才是驱动数字经济生生不息、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所在。不仅有新的销售模式“放大招”,更应有优质的、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践行“真招实干”。如何挖掘市场所需求的产品,加强产品制造工艺甚至打通产业链,建立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会展从业者,更是广大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3 实体展会仍具备不可替代的功效以及变革升级的可能性

实体展会仍具有数字化展会难以企及的功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比如实体展会对衣食住行等基础需求的带动,对当地的餐饮业、旅游业、交通等方面的刺激带动作用。云会展相当程度上削弱甚至湮没了这些与会展主业息息相关的附属利益链条上的收益。换言之,数字化展会无法完全取代实体展会。实体展会由于数字化展会蓬勃发展而受到的冲击,也将加速它在商业模式、营销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所打造的阿里云智能战略发展,先后与上海市、南宁市、厦门市合作建设“云展平台”,推出诸如上海云上车展、云上东博会、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云上投洽会”等云会展,配合当地实体展会探索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发展,甚至云会展采取全年在线的常态化运营模式,延伸出会展数字化经济新的发展模式,即线上与线下共存互进或互补,为线下作出时间、空间上的延伸,进一步创造利好商机。

参考文献

崔爽.商务部:打出政策“组合拳”,努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EB/OL].科技日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3581102452770017&wfr=spider&for=pc

王林.马化腾: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产业互联网建设[EB/OL].中国青年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065580765551224&wfr=spider&for=pc

郭海霞,邸嘉禹.互联网视角下会展场馆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商业,2018(30).

胡春琴.刍议会展经济特点及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J].商讯,2020(16).

张鑫.互联网时代会展营销的策略优化分析[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20(02).

聂菁.“互联网+”背景下会展业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9(12).

龚月.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2).

周景龙.以智能科技重构城市产业新会展生态[J].中国会展,2019(23).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张煌强  顾佩璇

猜你喜欢

广交会数字经济
第一个六月
中国筹备4月广交会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
广交会玩具精品秀
关注第105届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