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美德教育模式探讨
2021-09-10秦迎张华刘国菊
秦迎 张华 刘国菊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是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学生的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美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解剖学;美德教育;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112-02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接触最早的专业基础课,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时间优势,这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随着社会医患关系矛盾的日渐突出,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医学课程教学亦是秉要执本。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这一项根本任务,强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正确思维、秉持反身而诚,在娓娓道来、谦和自重中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浸入式的中华美德教育。现以如何在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的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做如下阐述:
一、教学案例
1、在“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讲授中融入爱国爱民、敬业尽责的传统美德教育“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
戍边战士的铠甲已磨穿,仍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乡。同样,奋战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身上的防护服日日被汗水湿透,但他们无怨无悔,不战胜疫情决不回家。
在讲授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课程导入环节时,以2020年初的医务工作者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每一场灾难,都是对灵魂的洗礼,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一群90后孩子迅速成熟,奔赴战场,成为最美逆行者。看到他们义无反顾的身影,听到他们铿锵有力的战疫誓言,我们感动,我们流泪,我们骄傲,在我们的大脑皮质中,究竟哪些区域能让我们听到、看到、感觉到并作出反应呢?并在授课过程中列举我校优秀毕业参与抗击疫情的例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只要对国家有利,前线的医护人员从未退缩,牺牲也未尝不可。正是这样甘愿自我奉献的人,中国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战胜灾难。让学生能胸怀天下、爱国爱民、敬业尽责。
2、在“皮質区投射特点”的讲授中融入立志勤学、求索攻坚的传统美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春秋.孔子
人脑、宇宙、生命被称为自然科学三大谜。在所有动物中,人脑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进化最高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人脑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区的投射特点为什么是倒置的,交叉的?鼓励学生保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科学精神,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一颗好奇之心,立志求学、求索攻坚,为去除人类病痛而努力。通过国学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均不可偏废。
3、在“语言中枢”的讲授中融入良好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语言中枢包括了说话中枢、书写中枢、听话中枢和阅读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听、说、读、写四大功能。在新课导入环节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导入: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字是传承的工具。我们通过展示唐诗、宋词、书法等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文化自信。
4、在“端脑”的讲授中融入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孟子
通过王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例导入,启发学生思考该病与端脑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索端脑的形态和结构。让学生深刻理解“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含义。让学生在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能够耐心、详细的帮助周围的人答疑解惑,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也使学生知道并继承和发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爱老、助老社会责任。
二、创新点
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此,我们把解剖学教学不仅当做传授医学知识,也当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地。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人体解剖学专业课程相融合,在大学生心中及早播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持节、自强、厚仁,贵和、敦亲、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的种子,能够为后续人文素质培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倡导认识、珍爱、尊重、敬畏生命,其也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高度契合,(“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本质上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于其中,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使命感,培养出拥有医者仁心的医务工作者。
总结教学过程,我们以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自学能力、信息化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方向。在解剖学教学中有机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课题:“以医学绘图大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形态学课程群的实验构建
作者简介:秦迎,女,1977年4月生,汉,山东滕州,硕士,副教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基础医学。
通讯作者:刘国菊,教授,专业方向:基础医学。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基础部,济南 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