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野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与创新

2021-09-10杜岩

摄影与摄像 2021年5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杜岩

最近几年,科学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进而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也有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但是想要达成更高的要求目标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拥有更加先进的设计理念,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视觉传达相关行业的发展的需求。文章主要研究了有关视觉传达设计更加先进的理念。

关键词:新媒体视野;视觉传达设计;表现与创新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各行各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要求各行各业的产品质量要过关、产品设计要合理、产品外观要漂亮,让人们感受到美的传达,这就要求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不断更新,因为人们对于审美是有疲劳的,一成不变的外观会使人们对这件物品失去购买欲望,只有不断的变化才能保持新鲜感,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需要不断的提高创作性和效率性,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视觉传达艺术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设计师将自己的设计想法通过实物传递给观众,主要传达方式有绘画、平面设计、立体设计、logo设计以及界面的排版布局等,通过这些方式向观众展现艺术设计,进而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望或消费行为。视觉传达艺术是围绕商业产生与发展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视觉语言的创新、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设计理念的创新等等[1]。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概念

有关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发展开端源于几十年前的一场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大会,在这场大会中人们主要进行的是有关大会的海报设计以及对参与大会举办的商家广告宣传牌的设计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就是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设计工作者通过视觉传播表达出想表达的含义,让人只通过观看某种展示就可以懂得设计者的思想。除此之外,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作品也是对人们审美能力的一种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比如电影、电视剧、图片、绘画作品以及歌剧等都是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视觉传达中的传达则是进行信息交换以及交流的一种形式,最简单的理解可以是通过视觉达成信息传递的目标,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传达或者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传达等[2]。在这个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在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理念中进行创新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人们学习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初级阶段,通过创新设计理念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大多数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对创新设计理念的掌握。长此以往,最终只会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真正被发掘。在现阶段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法改善原有设计思路,使设计内容得不到创新,导致在艺术设计时只会处于被动状态,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的设计理念状态,从而也对艺术设计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所以,需要将这些枯燥无味的艺术设计变得更生动具体,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另外,现如今很多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仍然使用单一的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思路如果不能被新兴设计理念取代掉,就无法从根本上来提高他们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也就无法真正推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

分析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视觉传达具备的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在设计艺术产品在进行视觉传达时,具备了非常明显的特征,科学运用多媒体工具,可以使传递的信息内容及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和丰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媒体方式相比,在視觉传达设计方面更具连结性、变异性及发散性特征。首先,连结性特征。在进行新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应做好连结、融合、互动工作,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相比,将以往静态艺术效果逐渐转变为动态艺术,更多的在艺术作品中融入了时间概念。新媒体艺术设计和传统艺术设计相比题材也存在着不同,设计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通过感官功能合理进行拓展和延伸。其次,变异性特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需要创新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优化设计流程、原则以及方法。然而,新媒体艺术在进行视觉传达时与传统设计存在相似情况,差异具体展现在视觉传播及显示方面,科学的选择形式与方法,不断优化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此外,具备了发散性特征。新媒体时代,不断拓展及延伸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视觉设计工作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为一体,科学运用网络技术和交互技术,增强了艺术设计中的主动性及交换性。新媒体艺术设计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实现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模式,凸显发散性特征[3]。

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措施

分析受众群体喜好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受众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别。传统的受众群体是大众,新媒体的受众群体是使用互联网的青年人。新媒体艺术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视觉传达设计要想在新媒体领域内实现发展,就必须深度剖析新媒体的特点,迎合其特征;否则就会导致视觉传达作品难以被受众群体认可。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视觉传达作品以供受众群体鉴赏。发布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类型,以了解受众群体的喜好,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并投票,根据投票数量的多少,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可以初步了解在新媒体背景下受众群体的偏爱,有利于后续设计工作的开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设计人员掌握当前新媒体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念,并将其作为设计的关键,使作品为受众群体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设计人员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同类型视觉传达设计进行分析,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具方向性(图1)。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冲击下,视觉传达设计应紧紧把握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时刻与新媒体艺术保持一致,以使视觉传达设计立于不败之地[4]。

提升设计视觉感受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先将作品印刷在纸上,然后再进行传播,如报纸、期刊、杂志等;在新媒体艺术的冲击下,这种视觉感受已经难以对新的受众产生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应将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感受作为作品设计的首要目标,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把握作品设计的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设计;以免导致作品与设计的初衷相违背,收不到传播主题的效果。由于基于新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改变了传播的媒介,传统的纸质传播变为网络传播,所以为了实现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感受的目标,设计人员可以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最终达到传播的效果。例如,采取动态设计的方法,使内容动起来,能够提高受众群体对视觉传达作品的兴趣。动态的作品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构思设计的内容,并对画面进行精心编排,合理规划作品的时间线和运动线,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动态运动过程更加流畅。

丰富设计素材

由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素材较为单一,所以经常会出现内容相似的情况,这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冲击下,视觉传达设计急需引入丰富的设计内容和素材,为视觉传达作品注入新鲜血液。设计人员应摒弃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积极引入现代因素,应用互联网技术查找社会热点作为设计的内容和素材;根据视觉传达设计的主题,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加强主题与热点内容和素材之间的联系,促使内容得到合理应用,实现作品的创新,使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冲击下依旧能够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图2)。设计人员在具备创新意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探索精神,不断尝试将新的内容和素材应用到作品中,摸索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规律,解放思想,提升综合素质。

遵循人本设计理念

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设计人员依旧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加强与受众群体之间的联系,提升视觉传达作品的质量,更好地为受众群体服务。如今,网络成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许多人都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开始被应用于网页的设计,提升网页带给人的感官冲击,增强网页的使用性能。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网页的设计内容、编辑、排版等都需要以使用者的体验为原则,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例如,设计人员应将功能键放置在网页的突出位置,并且在设计功能键时使用与网页主基调不同的颜色,能够促使受众者准确找到功能键,方便使用,设计人员应设计能够一键返回主界面的功能键,为受众者阅读网页信息内容提供方便。为了应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冲击,使网页的设计更加完美,网页设计人员应在网页中设计反馈界面,用于接收受众对网页设计的建议,依据建议对网页进行改进,以满足大多数受众群体的需要。

结语

綜上所述,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不断更新艺术学科专业和设计内容,使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具备了更加广阔发展空间。新媒体技术创新传统视觉艺术存在的不足,使艺术朝着超越时间、空间、影像经验等多个领域不断发展,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价值,从而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甜甜.视觉诗—中国古代诗歌的视觉化设计研究[D].郑州:郑州轻工业学院,2017.

[2]郝佳.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6(10):101.

[3]王华东.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现代交际,2019(18):117,116.

[4]曾筱晶.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9(09):143.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设计
浅析符号设计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字体设计研究
东北地区城市形象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新媒体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及其发展研究
新媒体设计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校教学思考
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探索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