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疏导联合乳房手法按摩对产妇母乳喂养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1-09-10曾晨静仇小燕宋佳冉蒋丽娟

医学前沿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母乳喂养产妇

曾晨静 仇小燕 宋佳冉 蒋丽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乳房手法按摩对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产妇98例为研究对象,49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9例行心理疏导+乳房手法按摩护理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产后心理健康,并观察母乳喂养情况。结果:①实验组干预后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产后母乳喂养指标(开始泌乳时间、产后2d泌乳量、7d内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及时予以产妇心理疏导及乳房手法按摩,可纠正其不健康心理状态,改善乳房泌乳条件,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妇;心理疏导;乳房手法按摩;心理健康;母乳喂养

生产是女性生命中的重大事件,其带来了新生喜悦的同时,也对产妇造成了一定应激。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产妇产后存在不同程度抑郁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影响母婴联结,甚至影响母乳分泌[1]。为了提高产妇产后恢复质量、为新生儿母乳喂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我院针对此类产妇制定了心理疏导联合乳房手法按摩护理方,现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产后所用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17例,年齡21-38岁,平均(29.2±6.5)岁;实验组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16例,年龄22-39岁,平均(29.8±6.8)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环境护理、饮食干预、新生儿抚触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予以心理疏导+乳房手法按摩,其中心理疏导如下:主动与产妇交流,引导产妇表述内心感受,了解其心理问题。根据产妇心理状态,予以个体化心理疏导:如许多家属将精力集中于新生儿照料上,产妇会产生不平衡心理,护理人员应做好家属工作,嘱咐其多关心、呵护产妇,增加日常交流频次,满足产妇情感需求,同时应鼓励产妇主动表达内心不满,切勿郁结于心。又如,本次研究对象大部分为初产妇,对育儿知识知之甚少,在照料新生儿期间难免会产生焦虑、不知所措等情绪,护理人员可主动向其分享育儿经验,或组建产后育儿群,让妈妈们互相交流,消除其恐慌心理。

乳房手法按摩操作如下:指导产妇取仰卧位,热敷乳房3min后,护理人员清洁双手后,用橄榄油均匀涂抹双手,予以手法按摩。首先,两手掌根环形按摩乳房边缘6min;两手从膻中横推乳房,推至乳房外侧时用手指向上拨动乳房,按摩6min;一手叠放于另一手背上,用掌根按照“膻中→玉堂→中庭”顺序进行直推,按摩6min。其次,取天溪穴、周荣穴、食窦穴等,用大拇指点按,同时用其他四指按揉神封穴、灵枢穴、神藏穴等,各穴位按摩1min左右。再次,两手掌根从乳房根部向上推动,推至乳头;双手握住乳房,各指由外向内抓,按摩10min。最后,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乳头,轻轻牵拉、捻转乳头,揉捏10min后,换另一侧。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健康观察: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2]评估产妇产后心理健康,该量表共10个项目,各项采用0-3级评分制,总分范围0-30分,13分为分界值,即评分≥13分,即可诊断为产后抑郁。

②母乳喂养观察:记录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8h泌乳量、产后7d纯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心理健康评估情况分析

干预前,两组产后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EPDS评分均下降,对照组下降程度明显较实验组小(P<0.05),见表1。

2.2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分析

对照组产后泌乳时间明显较实验组长,48h泌乳量及7d母乳喂养率明显较实验组少(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产科医护人员愈来愈重视产妇心理健康问题,我国政府并发布相关文件如《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11-2020)》、《妇幼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等,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必须要加强产妇孕产期心理健康管理[3]。我院积极影响政府号召,制定了针对性心理疏导计划,力求疏解产妇负面情绪,维护其身心健康。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干预后EPDS评分降至(6.21±3.06)分,明显较对照组(9.05±4.15)分低,证实了该护理方案的有效性。

另外,母乳喂养率低也是困扰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问题,王玉芳等[4]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予以乳房手法按摩可改善乳腺管血液循环,解除乳房萎缩、胀硬等问题,恢复乳腺正常泌乳、排乳功能,增加母乳喂养几率。我院应用该护理方法后,产妇泌乳时间明显缩短,泌乳量显著增多,母乳喂养率超过80%,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产后心理疏导有利于减轻产妇不良情绪,配合乳房手法按摩能促进产妇泌乳,增加母乳喂养机会,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晓. 心理疏导联合乳房手法按摩对产妇母乳喂养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 v.34(010):2407-2410.

[2]刘俊华. 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对产妇心理健康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026(005):679-682.

[3]赵慧. 手法按摩催乳配合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分析[J]. 罕少疾病杂志, 2019, 26(02):101-103.

[4]王玉芳, 沈润华, 张文华,等. 心理优化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妇哺乳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18): 74-76.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南京 210001)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母乳喂养产妇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健康月历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