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2021-09-10冷沈昕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小学音乐有效性

冷沈昕

摘要:随着教育部门的不断改革,小学音乐课堂教育也逐渐被重视。合唱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通过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演唱技巧,同时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不仅如此,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海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小学教育事业具有一定贡献。通过研究得出,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据此,本文分析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益。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很多学生家长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较为重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是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合唱教学,无法提高学生兴趣,从而导致音乐课堂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另外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堂上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让合唱教学发挥真实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合唱,增加小学生的互动性,培养他们团队精神,对和谐校园的发展十分有利。据此,本文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意义。随着教育部门的不断改革,多数家长以及学校开始注重对小学生的全面培养,在这其中,合唱教学十分重要。合唱教学不单单是一门音乐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既能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和兴趣爱好,又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合唱教学通过对小学生的团体训练,使其在合唱过程中互相合作,互相交流,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对音乐课堂的开展可以说非常重要。同时通过合唱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练习音准问题,并且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现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影响。另外,音乐本身极具艺术性,通过合唱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情操,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之所以开展音乐课堂课堂,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合唱教学作为音乐课堂中重要内容,具有一定作用。以上所述,就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想要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根本在于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学习兴趣。通过研究,多数学校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合唱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使其真正喜欢音乐,激发学生们的積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加大对学生的关注,结合实际,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进而改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教师产生信任,同时教师在合唱作品的选择上多听取一下学生们的想法,如此既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学校应多举行一些合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使其在比赛中培养自信心和表现力,同时对合唱引起兴趣,调动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合唱比赛中,另外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参赛曲目,并对其进行辅导,进而在学生参加比赛的时候进一步掌握合唱技巧,提高合唱能力。

(二)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学生能否在上课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有效的指导。首先,合唱是以群体形式存在的,合唱者要求声音统一、协调。为达到良好的合唱效果,教师的正确指导较为重要。如果教师的指导方法不合理,那么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种问题。所以在合唱教学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换气的节奏,通过缓慢呼吸和缓慢吸气、缓慢呼气快吸气等方法调整呼吸,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合唱作品。其次应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求全班同学在站立的时候使用腹部呼吸,并学会对气息进行控制。最后,就是要学生的音准问题和节奏,因为在合唱中音准出现问题,就会破坏整首作品的协调性。所以教师在这方面要加强训练,可以在合唱时,让学生互相监督,帮忙找出对方问题所在,从而对其进行改善,有利于合唱技巧的提升。

(三)有效利用乐器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背景下,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都过于传统,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學需求。合唱教学的开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教学手段过于陈旧会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乐器进行辅助教学,通过乐器展现出的不同音准对小学生进行音准训练,让每个声部派出代表进行演奏,利用不同乐器进行作品演奏,互相交流意见,更好的解决音准问题,例如钢琴、小提琴、口琴等乐器。让学生们对不同的音准有正确的掌握,并且对作品不同声部进行分开式反复练习,这样会加强音准的认识和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合唱中适当降低演唱难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完成演唱曲目。

三、结论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和音乐鉴赏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虽然当下,合唱教学已经较为广泛,不过在教学方法上还是过于传统,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合唱技巧,进行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合唱意识。

参考文献:

[1]朱金花.浅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20,(1):70-71.

[2]张晴晴.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1):110.doi:10.3969/j.issn.1671-4113.2018.11.101.

[3]范承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4):146.

[4]张静.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0):255.

[5]包丹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年轻人,2020,(9):177.doi:10.12214/j.1672-3872.2020.09.168.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  福建漳州  363400)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小学音乐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