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个性化培养高职工科类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2021-09-10陈佳佳孔新海李义林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陈佳佳 孔新海 李义林

摘 要:高职工科类专业繁多,对数学知识需求不一,数学的个性化培养质量直接影响专业学生培养质量.通过对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工科数学教学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出目前高职院校工科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并从重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以及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对策并实施,以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5-0037-02

新经济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的职业能力扩展为综合性素质,高职工科类学生除了掌握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应用创新能力.学习数学的作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所以《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及效果非常重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学生数学基础较弱、学习态度较差等,使得《高等数学》的教学面临大难题.

为了解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工科类专业《高等数学》的基本教学情况,从生源质量、课程认识、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对工科类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共有16个选择题,1个开放式问答,采取网络答题的方式进行.

一、调查结果分析

1.数学基础较差

工科类专业学生大多来自于单招和对口中职.据统计,工科类生源单招占比达60%以上;同一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讲授难易程度难以把握.

2.学习惰性较强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学主体是老师.学生中学阶段学习属被动学习,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弱.加之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未调整好心态,自我管理能力差,缺乏学习目标.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浅薄,身边成功案例较少,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严重的惰性行为.

3.课时严重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特殊性,为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各二级学院减少公共基础课课时,加大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课程课时,希望学生短期内掌握技术,迅速上岗.由于教育部对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的教学时数有明确的要求,外语课因为考级需求而得到重视,而数学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遭到了忽视,使得该课程边缘化,课时不断减少,导致学生在认知上不够重视.该校工科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共4个学分,68个学时,开设在大一,而教学内容从函数到一元函数微积分,课时严重不足,导致教师忙于讲授知识点,很少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

4.考核方式单一

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学校考核方式一般采取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相结合的模式.所有工科类专业采用同一试卷考核,即要求所有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保持一致,削弱了高等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专业个性化培养無从谈起.

二、改革策略

综合分析结果,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现状,须以“素质教育”为准绳、秉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理念,多举措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工科数学的教学目标,健全考核方式,遵循课程标准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

1.完善教学目标

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数学的工具价值和素质价值的有机结合.

2.健全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对知识运用、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的考核.建议每个专业大类采用同一试卷,以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40%)+知识运用(30%)相结合方式,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作用.在知识运用部分,引入数学建模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3.优化教学内容

(1)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发掘典型的数学教学案例,突出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物理》需要微积分的知识,教学重点在微积分知识上;而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涉及统计学知识较多,教学重点在统计学知识上.

(2)拓展数学文化课程

数学的起源和发展,折射出社会的进步过程.教师结合工科专业特色,介绍数学发展的历程、数学家的经历、数学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死板的公式及定理,更要理解“实践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是实践的需要”,学会缜密的思维方式,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4.改进教学方法

(1)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培养自学能力.在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不仅要求大学生课堂上认真学习,更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知识,培养“会学习”的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

(2)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多组织教师交流,研讨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及平台提高教学技能.以曲边梯形面积的求法为例:借助MATLAB设计动画效果,演示以大化小—以直代曲—近似替代—无穷累加—求极限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矩形的面积之和无限接近于大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整个过程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实施

1.开展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学情,学校开学初对开设数学课程的工科类专业,以学院为单位,对学生进行一次普测.根据普测成绩分成A、B班(A班学生基础较好),从学院、专业、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结合对应的考核机制,让基础好的同学更有发展,让基础差的同学能达到专业基本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采取以讲促学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的方式,加强预习,加深理解.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以“够用”为度,将所学《高等数学》知识细分成多个任务点.学生以“自愿”为原则,组成若干小组.教师将任务点分发,让学生充分了解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的.学生利用大学慕课,精品在线课程等网络课程资源预习,制作讲解材料.课堂上学生讲解,教师答疑,逐步由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浅表学习转化为深入学习,提高主体意识,培养自学能力.

3.贯彻以赛促学

依托数学建模大赛,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数学建模是连接数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桥梁,此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数学建模竞赛既能训练学生在短时间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还能获得相应的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分层教学”解决了基础薄弱的学生的问题,提高了基础扎实的学生的积极性;“以讲促学”、“以赛促学”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经观察,学生的专注力比之前要集中得多,对知识的理解也深入得多,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但由于课时较少,而且参加数模竞赛的名额也有限,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但还未达到全覆盖.所以如何更大范围地推行“以讲促学”“以赛促学”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高职院校数学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导,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健全考核机制等多方面来进行数学专业个性化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永芳.高职建筑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2]叶永春.高职学生数学素养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9-41.

[3]姜勖.高职学生学习惰性的诱因、危害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11-113.

[4]周立新,李冬梅.新建應用型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46-49.

[5]赵瑞,曹靖.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工科数学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6(5):119-120.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