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海螺

2021-09-10张文娟

新教师 2021年4期
关键词:张超海螺摊主

张文娟

微信里,提示学生张超发来7条信息。

有什么急事?我点开来看。原来是之前提到的海螺,他过年回老家一直惦记着,拍照发来让我看看。翻过来,倒过去,这一头,那一端,横着拍,竖着拍,一个海螺被多维展示,像是精心展出的孤品。

好漂亮的海螺!顶端又尖又小,形似袖珍宝塔,微微透着青色;中部突然胀大,接近米白色,犹如鼓起的帐篷,保护曾经的宿主。壳的外壁均匀突起,一棱一棱很有质感,带着或深或浅的褐纹,逐条旋向海螺的尾部。从一半卷起一半洞开的螺口,能看到光滑的内部,泛着蜡质的光泽,似有彩色浮光闪动。

张超是我带的第二届学生,教他的时候我大概20岁。算来已过了18年,但海螺依然有着簇新的模样,我想这不仅缘于海螺本身的特质,还缘于海螺主人的珍视,让我得以再次见到它。

那一年,学校组织教师去青岛游玩。在一处景点,导游给出一个小时,让大家自由活动。我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独自一人顺着长廊奔跑,节省时间多看看风景。跑到海边时,路旁摆着一个箩筐,里面是各式各样的海螺——集市上难得一见的大海螺。

“买些海螺吧!”摊主推销。

“海螺里有声!”不等我回答,摊主继续游说,“对着它吹一下,你能听到大海的声音!”

我心念一动,拿起一个海螺,深吸一口气,对着螺口用力一吹,赶紧凑近耳朵。呼——一阵风声清晰地传来,由强渐弱如浪花般推远,若有若无的尾音,久久盘旋在耳际。

哦,大海的声音,我把大海带回家!好吧,我承认,我被摊主诗意的话打动。

我蹲下来,伴着清新的海风,在箩筐里翻翻找找,选了十几个大海螺。海螺极占空间,鼓鼓囊囊一大包。于是,那一趟再不敢买别的,护着一包海螺回到了学校。后来,它们去哪儿了,它们是什么样,我全然不记得,消失在岁月的变迁里。

直到一个月前,张超偶然得知我微信,揭开了海螺消失之谜:“您教我们的时候,若是哪个学生有进步,您就会送点礼物。您送我的海螺,到今天还在呢!”呵呵,这确实像我的风格,为了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礼物要不停地变换花样,大概在宿舍里左转右转,无奈打起海螺的主意——虽然是我的心头好啊!

接下来,我收到了世上最动听的情话——“老师,您说海螺里能听到大海的声音,这个海螺陪我度过了很多年对大海的幻想!”我的心倏然一震,我送给学生的不单单是海螺,还送给他们一个美丽的童话,装点了乡村孩子贫瘠的童年。这儿与大海相隔千里,外加经济条件有限,大海对学生来说,一直都是书上静止的画面。海螺,牵起学生与大海的一根线,从这根线上意外传来大海的消息。

大约是在某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高举着一个漂亮的海螺,神叨叨地向学生忽悠:“这是海螺呀,吹一口气,紧贴耳朵,你能听到大海的声音!”学生的眼睛刷的亮了,轮流上台来听大海的声音。“真的耶,真的耶!”学生交头接耳,意犹未尽,眼前出现湛蓝深邃的大海,浪潮奔涌着、贯通着、喧哗着……

“噔噔噔噔——送给你了!”眼看时机成熟,我大声哼着颁奖音乐,郑重送给憨厚的张超,为他一直以来的努力。学生的眼睛刷地红了,这便是我颁奖的目的——瞧吧,你们好好努力,也能把大海带回家!当时的我,远没有料到张超心中滔天的喜悦,远没有料到海螺产生的阵阵余波。

张超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我状态并不好。教了20多年的书,热情在冷却,激情在消退,诗情早已荡然无存。坦率地说,时间改变了我的模样,变得麻木、急躁而又功利。与其说是当初的我温暖着孩子们,不如说是长大的孩子们温暖着我,让我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缘分。我们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孩子们渴望被关注、被肯定、被善待,我们要在他们的心田播种美好与希望。分数很重要,考核很重要,评比很重要,都会湮没在尘埃里,被大浪淘沙了无痕迹。最终留下的,一定是人与人的情意,犹如沙砾中璀璨的珍珠,闪耀在各自的心靈深处,温暖、成就了彼此的生命。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太白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猜你喜欢

张超海螺摊主
添零和抹零
海螺与鲸鱼
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