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索
2021-09-10张雪峰李萌
张雪峰 李萌
摘 要:中学数学复习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安排合适的复习内容
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去组织学习和练习.
关键词:数学复习;集体备课;时间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5-0004-02
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在教学中,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去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组织和安排好集体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精心安排好习题课的教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习题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怎样进行习题课教学?怎样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把习题课教学功能切实发挥出来?这些都是数学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优选恰当的例题,进行适度的变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让习题教学功能发挥到最大.
例1 (问题信息源)如图1,已知扇形OPQ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π3的扇形,C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是扇形内接矩形.记∠COP=α,求当角α取何值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这是课本上一道例题,集体备课时,教师们集思广益,改变视角设计变式题:
变式1 已知扇形OPQ是半径为R,圆心角为π3的扇形.如图1,C是扇形弧上的点,ABCD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COP=α,矩形ABCD的面积记为S(α),求S(α)的最大值.
变式2 如图2,C,B是扇形弧上的两动点(PBEuclid ExtrazB@=QCEuclid ExtrazB@),ABCD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COB=θ,矩形ABCD的面积记为T(θ),求T(θ)的最大值.
变式3 要想在一块圆心角为θ(0<θ<π),半径为R的扇形铁板中截出一块面积最大的矩形ABCD,应怎样截取?并求出此时的矩形面积.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1)理解困难,对题意不理解或是不易发现隐含条件;(2)构造困难,不会将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信息,列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3)运算困难,速度慢而且准确率低,常常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4)判断困难,对概念理解不清,解题结果不会检验.究其原因,学生没有掌握题目本质,很多学生是“记题型,背套路”.所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挖掘题目内涵,以题目为载体构建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真正学以致用.
二、数学复习课的备课实践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 数学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对所学的某章或某节内容的概念、方法、思想的再理解和再提高,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再提升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数学复习课存在课堂形式單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数学复习课常常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以题海代复习,学生听得晕头转向;另一种是整理干巴巴的知识点,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因此集体备课时,需要在复习课的准度、深度和难度的定位上下足功夫,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1.研究学情,定位复习的“准度”
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第一步是要研究学情,弄清楚学生在学习一个阶段之后,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清楚问题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才能恰当地切入复习点,起到复习课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笔者所在的高三数学理科备课组,在进行“函数与导数”专题复习时,把学生平时遇到的问题一一归纳:
(1)函数与导数含了太多的知识点,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函数与不等式方程的基础知识、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等,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在脑子里是杂乱无章的,所以复习的第一步是整理知识点,将它们归纳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2)用导数求解切线问题,学生总是将“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与“曲线过某点的切线”混淆;
(3)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最值问题,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但碰到含参数的函数,学生还是会频频出错;(4)明确函数的极值与导数对应的方程f ′(x)=0的根之间的关系,即f ′(x0)=0是x0为极值点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这一步骤的检验常被学生忽略,导致结果错误;
(5)学生的分类讨论有待加强;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需大力培养;运算能力要高度重视.
2.钻研考纲,定位复习的“深度”
备课中,教师们要结合考纲,注重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清晰地把握重要知识的再现,一方面确定复习课的主线,一方面明确复习的深度.
在“函数与导数”专题复习中,通过集体商议,把这个专题细化为四个小专题:(1)导数的几何意义与切线问题(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问题);(2)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问题;(3)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分离参数将其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4)导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根据这四个小专题,将复习课的题型总结为:求切线方程、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着重是含参数的函数)、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用导数研究不等式、用导数研究方程、导数实际应用等六种类型.
数学复习课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生成教学资源,我们不能苛求一节复习课教学功能的全面性,但是我们追求复习课功能的最大化,将复习课的课程目标分解到各节数学课,实现复习课提炼与迁移的教学功能.
三、精选例题,定位复习的“难度”
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教材例题、习题的变式拓展,使问题深化,从中提炼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研究高考题的命题思路,准确把握复习的难度.例题的选择处理考虑知识点的覆盖面,考虑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参与度.
教师应改变对集体备课无所谓的想法,不能以应付的态度对待集体备课,而应该全身心地投入.集体备课是一个经验的交流、沟通和分享的过程,讨论交流、信息整合是建构主义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数学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学习,实现彼此专业知识和共同建构教师合作文化,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纳他人意见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例2 (高三周末练习)
已知对任意实数x,二次函数f(x)=ax2+bx+c恒非负,若a<b,则M=a+b+cb-a的最小值为.(这道填空题分值4分,但学生完成情况非常不好,平均得分1.87分,不少数学老师也觉得此题有难度)
鲍老师(高三年级备课组组长):学生对这道题感觉十分棘手,因为平时经常接触到的是已知两个变量来求某一函数的最值,而这道题涉及三个变量.第一步应该是减少变量个数,重新审视一下题目,我发现二次函数f(x)=ax2+bx+c恒非负,
这表明b>a>0和b2-4ac≤0,而由M=a+b+cb-a的特点,感觉消去c较为合理.
由条件知b>a>0且b2-4ac≤0,即c≥b24a,
得M=a+b+cb-a≥a+b+b24ab-a≥1+ba+b24a2ba-1.
令ba=t,t>1,则M≥
1+t+14t2t-1=t-14+94(t-1)+32≥2t-14·94(t-1)+32=3,当且仅当t=4,即b=4a,c=4a时,M取得最小值3.
在实际教学中,这种解法是常规解法,但计算量太大,我發现M=a+b+cb-a的分子恰好是由f(x)=ax2+bx+c的赋值而来的,于是尝试凑配,
因为f(x)非负,故M=a+b+cb-a=4a-2b+c+3(b-a)b-a=f(-2)b-a+3≥0+3=3,当且仅当f(-2)=0,即f(x)=a(x+2)2,也即b=4a,c=4a时,M取得最小值3.
通过挖掘隐含条件,给出更简洁更准确的解答,让所有教师眼前一亮.像这样教师积极参与,特别是青年教师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这在集体备课中要加以肯定和赞扬,只有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相互促进、知识互补,才能实实在在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通过集体备课为年轻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中老年教师在集体合作中吸纳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把生动的传统教学经历补充到了集体备课之中,从而达到促进教师的成长、个人资源的整合、资源共享的目的.
社会互依理论启发我们:教师团队合作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在相互交往中,汲取自身所需要的养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补充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相互的交流与互动,促使教师产生团体动力,发挥集体优势,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伟,罗朝举,陈峥嵘.“思意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学教研(数学),2020(11):24-29.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