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6-03-17胡静

考试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数学复习新课程

胡静

摘 要: 本文从剖析小学毕业班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入手,明确复习课的任务和功能,提出提高复习课实效的方法与策略: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教材、制订计划是有效复习的前提,灵活运用复习课课型是有效复习的关键,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毕业班复习课的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毕业班 数学复习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老师是否还注意到平日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中还有近1/4时间的教学内容——复习课,被我们忽略了。见到新课就细细品味,认真揣摩;不是新课就忘记了自己追求的一切,再一次把枯燥、繁琐、无味的训练带给学生,使学生有一种刚被阳光暖照,正慢慢享受之时却端来一碗碗“炒冷饭”,使学生倒了胃口,减少了热情。有的老师甚至把复习课等同于练习课,大量而单调的练习,使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低下。

对一线教师而言,怎样在数学复习课中,特别是毕业班近1/2复习内容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笔者综合了复习课教学观摩的感悟和多年毕业班的探索经验,从剖析小学毕业班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入手,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研究,谈谈组织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功能特点和基本方法策略等a一系列问题。

一、对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课时中占有不小的比例。根据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以及人的心理遗忘规律,复习课是学生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收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复习课成了简单空泛的重复,效率比较低下,主要表现为:

(一)复习与练习对等。教师总喜欢把复习课教学与练习课教学等同起来,其实不然,练习课教学通过练习重视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是针对某一内容而言;而复习课教学除了一定量的练习以外,更要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防止“冷饭重炒”现象的发生。

(二)复习目标、内容杂乱。教师在毕业班复习时往往把时间放在大量的基本概念、公式、定律等的简单回顾层面,即知识回忆阶段;而总复习中的知识的系统联系、横向沟通、纵向延伸,并没有很好联系起来,使之得到系统化、网络化。

(三)复习课形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在套用新授课,练习课的经验与模式组织复习课的教学。还有的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练习—核对—再练习—再核对”的教学方式。更有甚者,先安排半节课独立作业,再组织半节课讨论交流,或干脆安排独立作业。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埋怨“复习课没劲”,致使复习效果大打折扣。

(四)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复习内容、复习方法、作业分量、考试与评价等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学生没有商量选择、探索追究的余地,致使学生的复习处于被动、不情愿、不满或强制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只会抑制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为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得到主动发展。

二、明确复习课的任务和功能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系统梳理,夯实“双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具有以下功能:

(一)知识的再现巩固。复习课的教学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2学段的整个要求为目标,对学生六年的数学知识内化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及有效巩固。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

(二)知识系统的网络化。复习课应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易错点,让学生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会梳理整合,把握知识的横向联系及纵向发展,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三)学会方法适度拓展。复习的目的不仅是要使知识脉络化,还要在所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及适度地拓展延伸,达到学习知识方法的举一反三。

(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学生创新、探究、实践的能力。

三、提高复习课实效的方法与策略

(一)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教材、制订计划是有效复习的前提

1.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情况

奥苏伯尔说:“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才能有的放矢,复习效果事半功倍。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便于形成学习平台。如果大部分掌握不错,那就可以蜻蜓点水,反之就火候大一点。

2.掌握小学阶段全册教材的知识点及联系

了解小学六年的教材整个知识体系对梳理知识点至关重要,才能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只有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抓准基点展开梳理,才能有助于面向全体、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知识系统,才能走出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有种说法是“平时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要分析:(1)这些内容中包含哪些双基是以后学习所必需的(概念、法则、公式、思想方法),重难点关键是什么?(2)平时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掌握得如何,出现过哪些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原因是什么?(3)哪些学生哪些地方没掌握好,他们的困难在哪里?然后考虑:怎样在全面系统梳理知识的过程中突出重难点和关键、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弄清混淆和错误的原因,组织相应的练习,加深印象,考虑怎样与过去所学内容有机联系。

平时教学的知识点是分散的,总复习时很需要重组、再创造。复习时对教材的处理要基于教材、适当改变、二度开发。

毕业总复习的教材:本单元全面、系统地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数学知识,既是全册教材的一个重要单元,又是全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为第三学段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总复习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进行,前三部分先回忆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整理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再通过适量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必要的技能。第四部分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

3.制订充分、有层次的复习计划

在了解学生现在情况,抓好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是实施复习必备的载体。复习是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往往时间紧、任务重。小学数学的复习往往是粗放经营,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效果常常事倍功半。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搞好复习的前提,这样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章可循。

我建议复习计划要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双基”的复习,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网络,教学内容一要覆盖面要广,不要有所遗漏;二要对教材的挖掘要到位,不要过深,也不要过浅;三要做到面向绝大多数的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有全新的掌握。第二个阶段为专项训练,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技能,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专项解决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综合训练,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

(二)灵活运用复习课课型是有效复习的关键

1.“先研后教”式复习课

“先研”即在课前、课始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复习要求:一是在复习回忆相关的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整理;二是记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和问题。学生在“复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形成复习知识要点。“后教”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展示交流,生生互教,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有效达到复习目标。

“先研”,一是出示复习目标。在提出目标时要注意准确,不能混淆。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复习课上的“研”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不能“离标”,而应该有的放矢。二是回忆整理。如果是低年级,可让他们先看书本再回忆并说出来;像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可让学生提前预习,课上效率会更高。再让学生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把有关的知识点回忆并整理出来。回忆是在提取以往的旧知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强记忆知识的过程,也是相互启发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也许学生的回忆并不完善,甚至会出现偏差,这时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下进一步调整完善。

“后教”可分为两环节:(1)梳理形成系统。全班师生一起将小组整理的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知识的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求同),二是把各知识点分化归类开来(求异)。(2)沟通应用。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征,复习课将相关的知识前后沟通、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点的泛化。沟通时,既可由学生又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并解答。沟通不仅是为了知识的求同与求异,而且是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2.“评练结合”式复习课

复习课的本质就是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知识点和巩固练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便的常用方法。它主要可以分成三种模式:以理带练即先理后练(多用于概念多、几何图形的复习);理练结合即边理边练(多用于法则、定律等方面的复习);练为主理为辅,即先练后理(多用于计算、代数、统计方面的复习)。

我们应注意到,复习课中的练习与练习课或新授课中的练习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同。新授课中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刚学过的新知,目的是某个单一知识或技能的形成;练习课中的练习则是为了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更偏向于数学能力的形成与拓展;复习课上的练习重心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的练习应偏向于综合性较强的习题。

3.“综合应用”式复习课

新课程对于数学学习,更着重于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实践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这种类型的复习课一般围绕一个主题、以问题解决为手段,复习知识形成技能。它的模式是导入问题创设情境—探究解决问题过程—再现知识形成方法—知识应用和拓展。这种模式由于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应用性强,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较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爱好数学的积极情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总之,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毕业班的复习课还存在一些问题:复习课的练习选择、设计与教学组织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复习课上对于不同学习状况学生怎样因材施教?这些显然又是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过峰艳.小学数学复习课新模式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4).

猜你喜欢

数学复习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考全国卷背景下的数学复习策略刍议
小学数学复习课应渗透方法提高效率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运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复习效率的初步尝试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比较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搭建学习支架,引领举一反三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