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校实施体育个性化教学的相关探讨

2021-09-10张剑光

体育时空 2021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新课程标准

张剑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2-037-01

摘  要  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化教学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彰显学生的个性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教师需要摆脱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对学生的科学文化学习、自主学习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着眼于学生体育的参与积极性以及成长发展轨迹,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特点的分析及研究来更好地促进个性化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障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为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校体育  个性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教学策略的改革及创新,另一方面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个性化教学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保障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以此来彰显个性化教学的育人作用及价值。

一、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爱好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严格按照学生的特长、兴趣和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构建完善的教学框架和组织结构。其中学生潜能的挖掘以及优势发挥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最为关键,教师需要留心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及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主体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及联系。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来说,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动性,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学习工作中,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积极接受教师的引导。

二、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校实施体育个性化教学现状

个性化教学符合学科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有助于充分彰显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育人作用及优势,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充分,忽略了现代化育人理念的有效践行,没有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积极调整育人策略及手段。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比较片面,过于注重“一刀切”和“满堂灌”,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质来进行针对性调整,最终导致个性化教学无从谈起,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比较少,无法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教育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分析,如此所采取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以及选择的教育教学内容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点使得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对偏低。

三、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校实施体育个性化教学策略

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体育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深化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认知,抓住个性化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在全面调整以及改进的基础上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和精彩课堂,保障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的主动和积极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一)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彰显学生的主体差异性,保障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注意各种细节和影响因素,与学生做朋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及思路,关注不同议论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力争让学生放下心中的防备,自主自觉地完成不同的体育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教育改革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教师需要尽量避免“一刀切”和“满堂灌”式的教学,应以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为基础,关注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引导,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对学生更加自信。

(二)全面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及直接,为了让学生产生更多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及意愿,教师需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升级,抓住不同育人板块的重点以及难点。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适时适当地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习惯,让学生在终身体育意识的指导下自主自觉地参与不同的体育学习活动。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以及意识的培养也非常关键,体育教师需要放下自己的架子,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在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及手段的过程中保障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提升个人的身體素质。

四、结语

在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真实情况,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国如.江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调研[J].体育学刊,2009(06):75-78.

[2]张珂,张云,乔培基.普通高校个性化体育理论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体育理论课程开发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2):90-93.

西安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新课程标准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趣”说英语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个性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