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棒垒球运动普及途径分析

2021-09-10谢登洪

体育时空 2021年2期
关键词:普及途径

谢登洪

中图分类号:G8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1-041-02

摘  要  棒垒球是一项具有较强观赏性及趣味性的运动,对于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棒垒球是国外的一项运动,在我国尚未得到普及,因此为进一步提升该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充分发挥棒垒球运动的价值,本文就棒垒球运动的普及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  棒垒球  普及  途径

棒垒球在外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受到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棒垒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较低,整体的运动水平较低。棒垒球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运动形式,在培养运动者的合作能力、提升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促进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我国实现棒垒球的普及十分重要。

一、我国棒垒球的普及受到限制的原因

(一)教师资源的匮乏

在当前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对棒垒球的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不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源。学校中的体育课程大多为篮球课、足球课、体操课等,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棒垒球课程[1]。另外,大部分教师对该项运动缺乏了解,专业性较差,这都直接影响了棒垒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

(二)设备及资金不足

棒垒球运动的普及需要有相应的设备以及资金支持。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投资建设,在体育运动中的资金投资比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棒垒球运动普及的受限。

(三)对棒垒球缺乏全面的认识

由于棒垒球运动在我国普及程度较低,大部分人对于棒垒球运动缺乏全面的认识,常认为该运动具有较强的技巧性以及复杂的规则,因此不愿意接触这项运动。还有部分认为棒垒球运动属于富人运动,其需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支持,因此也很少愿意参与进来。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棒垒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地区分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及省份,棒垒球运动的普及程度比较高,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及省份,由于受到资金、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其普及的程度就比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棒垒球运动的普及。

二、棒垒球在我国普及的意义

(一)提升身体素质

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棒垒球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集中了抛掷、击打、奔跑等各种活动形式[2],且运动强度比较大,对于提升学生体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棒垒球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身体的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游戏与竞技的结合

棒垒球运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及竞技性。学生在参与棒垒球运动中既能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又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攻守双方的较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在竞技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棒垒球运动既是一项团体性运动,也是一项对个人能力展现的项目。在棒垒球运动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位置,攻守双方需要轮番上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己表现的认识而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就此进行自我改进,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

三、棒垒球运动普及途径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由于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达到完善的标准,这为棒垒球运动的普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棒垒球不同于其他运动,其相关设备的价格较高[4],部分学校缺乏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棒垒球课程。因此,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棒垒球运动普及的资金支持,在完善相应运动场所建设的同时,投入相应的棒垒球运动设备,从而满足棒垒球普及的物质基础。

(二)提升对棒垒球运动的宣传力度

为促进棒垒球在我国的普及,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棒垒球运动的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学校组织相应的棒垒球运动比赛,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关注,并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运动才能提供相应的平台[5]。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棒垒球运动的宣传工作,利用网络、电视广播、自媒体平台等对比赛进行转播和宣传,提升学生对棒垒球运动的兴趣,进而推动棒垒球运动的普及。

(三)开展棒垒球兴趣培训班

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更热衷于参加课外补习班等文化课的学习,或是是跆拳道、舞蹈等兴趣班。但是没有人会选择参与棒垒球培训,也很少有机构开设棒垒球兴趣培训班。这就使得学生缺少了对棒垒球了解的机会,同时难以引发家长对棒垒球运动的重视。因此,相关部门可以积极鼓励教育机构开设棒垒球培训班,对中小学生开展专业的、科学的棒垒球运动指导,从而提升棒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6]。对于开设棒垒球培训班的机构可以予以相应的补助,在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承担相应的宣传工作。

(四)提高学校对棒垒球运动的重视

要想提升棒垒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度,首先需要做好学校棒垒球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不断提升校领导对棒垒球运动的重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国家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越发重视,目的是为了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学校来说,需要校领导不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认识到棒垒球运动对学生提升锻炼、团结协作能力、凝聚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开设和相应的课程。

(五)提升棒垒球运动教师队伍素质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队伍中,大部分教师的体育专项为田径、足球或篮球等,专项为棒垒球的教师非常缺乏,师资力量不足极大限制了棒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普及。因此,需要加强对棒垒球师资队伍的培养,从而确保棒垒球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进行体育教师招聘时,可以对该专业人才有所偏重,吸引相关教育人才加入棒垒球体育教学工作中。此外,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训练,从而提升教师对棒垒球的认识和专业性。大部分体育教師都是体育专业出身,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棒垒球运动技巧、规则等进行掌握[7],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为促进棒垒球的普及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棒垒球运动对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资金、教师资源以及各方对棒垒球运动认识程度不高等原因,使棒垒球运动的普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充分发挥棒垒球运动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加大对棒垒球运动普及的资金支持、加强宣传并开设兴趣培训班,同时加强学校对棒垒球运动的重视,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以促进棒垒球运动在我国青年人群中的发展,从而实现棒垒球运动普及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鹏.新时代我国棒垒球运动SWOT分析及推广战略研究[J].武术研究,2020,5(06):141-144.

[2]刘尧,常茂.浅析小学开展软式棒垒球运动的实施策略——以保定市高新区小学软式棒垒球运动开展为例[J].新智慧,2019(22):30.

[3]李星.浅析天津体育学院大学生对棒垒球运动的认识[J].科技视界,2019(21):133+179.

[4]周谦,吴健,许静敏.软式棒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45-46.

[5]乔建梅.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09):87.

[6]冯展.关于我国中小学校开展软式垒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以南京市中小学为例[J].体育风尚,2019(07):224.

[7]徐震.开发棒垒球校本化课程促进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1):116-117.

广东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普及途径
规范普及礼仪有妙招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
当代诗词创作的普及和提高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